保定自駕遊攻略_保定自駕遊攻略大全
保定市位於華北平原中部、河北省中部,與北京、天津構成黃金三角,保定是京津冀地區中心城市之一,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之稱。下面小編整理了一份詳細的保定自駕遊攻略,供大家出遊參考。
保定自駕遊線路
保定二日遊
D1清西陵→直隸總督署→古蓮花池
D2.白洋澱
第1天: 上午從保定乘車到易縣清西陵,車程2個小時左右,然後參觀永福寺、崇陵***光緒墓地宮***等,一般參觀2-3個景點。下午乘中巴回到保定。
第2天: 上午乘車到白洋澱,以自選快艇、畫舫大船、手划船開始湖澱半日遊。湖中有九龍潭、聖水峪、鴛鴦島、雁翎隊抗日群塑,途中,還可安排大家到漁民家中選購正宗的白洋澱鹹鴨蛋。下午返回保定城。
保定三日遊
D1:清西陵→直隸總督署→古蓮花池
D2:蓮花飄香→蘆葦飄絮的白洋澱
D3:百里太行之白石山,或革命勝地狼牙山,或北方最大的瀑布群——天橋瀑布群
保定旅遊景點
***一***白洋澱
白洋澱位於保定市東約45公里,是華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河澱相連、溝壑縱橫,葦田星羅棋佈,成為中國特有的一處自然水景區風光。白洋澱是一個頗有特色的旅遊區。白洋澱被36個村莊和12萬畝蘆蕩分割成大小不同的146個澱泊,最大的2萬多畝,最小的180畝,由3700多條溝濠、河道,把這些澱泊串聯成一座巨大的水上迷宮。白洋澱水域遼闊,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河北省避暑勝地。這裡四季景色分明,水光天色,美不勝收。
***二***野三坡
野三坡是一處新興旅遊區,位於河北省淶水縣境內,總面積達600多平方公里,是國家級重點名勝風景區,風景以天然的山水泉洞、林木花草為主。這裡距北京僅100公里,是近年來京城郊外遊的熱點。野三坡主要包括6個景區:百里峽、拒馬河、佛洞塔、白草畔原始森林、龍門峽和金華山景區。百里峽景區全長105華里,由三條幽深的峽谷:
海棠峽、蠍子溝、十懸峽組成,峽谷中最窄的地方不足10米,兩側陡峭的絕壁直插雲天,十分幽深、神祕。峽谷中還有各種不同的石景和溶岩景觀,在北谷內分佈有“一線天”、“龍潭映月”、“摩耳崖”、“鐵頭崖”、“老虎嘴”、“回頭觀音”、“上天橋”、“下天橋”等68個景點,是我國北方罕見的幽谷。拒馬河景區環境清幽,氣候涼爽,河水異常清澈,兩岸有不少奇峰怪石。在炎熱的夏季可順流泛舟,飽覽兩岸風光。景區內建有度假村,是消暑避暑的勝地。佛洞塔景區,是因其山峰形狀似塔、洞中有佛而得名。白草畔原始森林景區,因遍山生長的野草而得名。這裡山勢剛勁挺拔,泉水清澈,十餘萬畝天然林地密密匝匝,鬱鬱蔥蔥。龍門峽景區有明代大龍門城堡、蔡樹庵長城和摩崖石刻。金華山景區有一望無際的林海,飛流而下的瀑布,高聳入雲的千年銀杏,風格別緻的古建築清禪寺。野三坡風景區內還興建有少數民族村寨,到這裡可以領略到各個民族不同的風俗。
***三***狼牙山
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縣西部的太行山東麓,距縣城45公里,因其奇峰林立,崢嶸險峻,狀若狼牙而得名。以八路軍五勇士浴血抗擊日寇捨身跳崖而聞名於世。其實,狼牙山還是一座雄險奇偉,景色秀麗的名山。早在兩千年前的戰國時期,“狼山競秀”就是當時燕國十景之一。
***四***直隸總督署
古城保定的直隸總督署位於河北省保定市裕華路,是清代直隸總督的辦公處所,是直隸省的最高軍政機關,是我國現存的唯一一座最完整的清代省級衙署。這座衙署啟用於雍正七年***1729年***,直到清亡後廢止,歷經182年,可謂是清王朝歷史的縮影,歷史內涵十分豐富,有“一座總督衙署,半部清史寫照”之稱。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城保定的直隸總督署位於河北省保定市裕華路,是清代直隸總督的辦公處所,是直隸省的最高軍政機關,是我國現存的唯一一座最完整的清代省級衙署。這座衙署啟用於雍正七年***1729年***,直到清亡後廢止,歷經182年,可謂是清王朝歷史的縮影,歷史內涵十分豐富,有“一座總督衙署,半部清史寫照”之稱。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古蓮花池
古蓮花池,地處河北保定市內鬧市區,是保定古城八景之一,稱“漣漪夏豔”。古蓮花池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國十大名園之一。古蓮池不僅以“林泉幽邃,雲物蒼然”聞名,更因與蓮池書院同處一址而聲名遠播。總面積為2.4萬平方米,其中池水面積7900平方米。池水以中心島為界分為南北兩塘,蜿蜒曲折的東西二渠將兩塘溝通一體。南塘呈半月形,外圍峭壁環峙,松柏滴翠。北塘呈不規則矩形,四周玉石堆岸,楊柳垂絲。水心亭居其中。蓮池自古就環水置景,以水為勝,因荷得名。園中諸景建制小巧玲瓏,優雅別緻,拙中見巧,樸中有奇,彙集了中國南北古建築園林風格的精華。蓮池實為我國北方古代園林明珠,前人曾用“幾疑城市有蓬萊”形容她,有"城市蓬萊"、"小西湖"的美譽。
保定特產介紹
1.驢肉火燒
驢肉火燒起源於明朝初期。朱棣起兵到保定府徐水縣漕河,眼看著兵馬勞頓。士兵出了個主意,要他效仿古人殺馬吃。
有俗語說“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馬肉纖維比較粗,不是特別好吃。但是飢不擇食,就把馬肉煮熟了夾著當地做的火燒吃了。哪知味道還很不錯。於是後來當地老百姓也開始殺馬做“馬肉火燒”,而且馬肉火燒因為曾經被皇上吃過而聲名大振。
但戰爭需要馬,馬成了戰略物資,不適合再做“馬肉火燒”,於是就出現了比馬肉細膩,而且純瘦不肥的替代品——驢肉火燒。
2.大慈閣素面
大慈閣以“市閣凌霄”之美譽成為保定的象徵,故有“不到大慈閣,何曾到保定”之說,大慈閣自古為佛教聖地,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慈閣素面始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原出自大慈閣禪院齋堂。大慈閣素面屬於佛素,即寺廟的素齋,重本色、原味、善巧。
佛素戒葷腥。葷,是指蔥、蒜、韭菜等;腥,是指有生命的雞、鴨、魚、蛋等。不食葷是為“淨身心”,不食腥是出於 “慈悲心”。
世界五大長壽區和中國十大長壽之鄉的飲食都是以米、面、豆類、薯類為主,以蔬菜水果為輔。佛家的素食文化,實乃長壽飲食之文化。
3.大慈閣醬菜
大慈閣醬菜始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為傳統工藝醬制,做工精細、用料考究。大慈閣醬菜購進原料,務求精良,不惜重價。如收購小紅蘿蔔,論個給價,但必須保持嫩脆。收購韭菜花,則要鮮嫩的純花,不帶花籽、花鈴。但收購價格往往要高於普通韭菜花的一倍。這樣的原料製成的成品,質優則無柴,食之無渣滓。
大慈閣醬菜營養豐富、脆爽可口。品種有大慈閣醬包瓜、大慈閣醬八寶菜、大慈閣醬黃瓜、大慈閣醬子蘿、大慈閣醬地露、大慈閣醬五香疙瘩頭、大慈閣醬花生仁等三十個品種。
4.大慈閣糕點
大慈閣糕點始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大慈閣糕點雖歷史久遠、世代相傳、味美色佳、獨具風味,但在歷史上最初只有皇帝、大臣、大慈閣僧眾等少數人才能享用。
大慈閣糕點有外用糕點、內用糕點兩大類,講究現吃現烤,味美色佳、獨具風味。
外用糕點主要用於進貢、饋贈、恩賞等。
內用糕點分為應時糕點、常年糕點、到門糕點、宴席糕點、節用糕點五類,各類皆獨具特色。
大慈閣糕點是歷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是古城保定飲食文化中的奇葩!
5.白運章包子
白運章包子是在1919年白運章,以自己的名子命名的。
白運章包子曾與天津狗不理包子並列被譽為名優產品,受到省市領導的題詞表彰,並獲得百年老字號。其特點是餡大皮薄,口感好,用料講究,風味獨特,是老保定包子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