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美食好去處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成都小吃幾乎成了成都美食的全部,從各色小面到抄手餃子,從醃滷燜燉到涼拌冷食,從鍋煎蜜餞到糕點湯圓,從蒸煮烘烤到油酥油炸,凡此種種,都是不講究造型排場,卻能滿足饕餮之心的食物,幾天下來,不抓緊吃你就只能遺憾擦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1.肥腸粉
會吃的四川人會吃肥腸,被一些人認為“有點臭”的肥腸在川人手底下一倒騰,變得香味十足。成都大街小巷也總有肥腸粉的身影,就跟北京的小腸滷煮一樣,肥腸粉裡的硬貨不止是肥腸,是以肥腸為主的豬雜,配了上等的紅薯粉,濃濃的老湯煮好,辣椒油伺候好,再來點醋,差不多了。
地道吃法:酸辣才是一碗肥腸粉應該具備的素質;白味的也能做得出色,就是不太容易;肥腸粉和鍋盔是標配,金黃酥香的軍屯鍋盔搭上酸辣肥腸粉,才算功德圓滿。
2.冰粉
四川的涼粉有很多,黃涼粉、白涼粉、煮涼粉、豌豆涼粉、傷心涼粉,我們就簡單說一下滿街賣的那個冰粉。它其實就是一種甜品,粉+紅糖,也許還有花生米、葡萄乾。一般來說,天熱的時候,還有吃了辣的時候,用來降火不錯。
地道吃法:吃火鍋的時候可以來一份。火鍋店裡的冰粉性質比較穩定,口感也佳,紅糖熬得恰到好處是關鍵,一般來說比較難判斷,全憑舌頭。
3.蛋烘糕
蛋烘糕這個東西好不好吃要問學生,學生的答案都是“很好吃”,因為它價格便宜,內容豐富,放學的路上吃兩個特別贊,感覺自己萌萌噠……說了半天,蛋烘糕其實就是雞蛋、發酵過的麵粉加適量紅糖調勻,在專門的蛋烘鍋上開始烙,翻面的時候,開始加你選的餡料,有白糖芝麻、奶油、巧克力、肉鬆、土豆絲等等等等,不起眼但真的很好吃。
地道吃法:建議點一個甜的,一個鹹的,推薦芝麻白糖和鮮肉榨菜,個人覺得通常的餡料都不膩,都好吃。
4.鍾水餃
鍾水餃的創始人叫鍾少白,受歡迎的是紅油版。說是水餃卻不帶湯,放眼望去,只有一汪紅油,所以蒼蠅館子裡也叫“紅油水餃”。上面至少會澆三種油:紅油、芝麻油、紅醬油。這紅醬油是用紅糖水和醬油按比例調出來的。煮好的餃子淋上“三油”,再撒點鹽、味精、蒜泥……第二次光聞著味兒,就能激動地咽口水。
地道吃法:因為特製的紅醬油總帶點甜,所以不要跟老闆強調“不放糖”,因為做不到;鍾水餃的核心口感實際上是“蒜泥味”,如果吃不了大蒜還是別勉強嘗試;千萬別倒醋,否則味兒全變了。
5.鍋盔
鍋盔在四川是一種類似夾饃的東西,胚子分為白麵鍋盔、軍屯鍋盔、南部鍋盔。白麵的不用提;軍屯是最常見的,又叫“酥鍋盔”,是一種街邊常賣的直接將肉和在面裡現烤的鍋盔,也有椒鹽的。南部鍋盔中數鍋盔涼粉最為驚豔,見過一家小店用酥油和麵胚現烤,夾上麻辣涼粉,至今都特別懷念。
地道吃法:街邊的鍋盔別看不上,看著油吃著香;去景區可選夫妻肺片作白麵鍋盔的菜碼,一舉兩得;好吃的涼粉鍋盔,胚和料都是尤物,可以先吃一口快掉出來的涼粉,趁胚子還酥脆時咬一口嚐鮮,最後慢慢拿下。
6.棒棒雞
棒棒雞於我們的印象就是街邊無數的棒棒雞連鎖店,想滷味、冷盤的熟食連鎖,有雞肉和各種雞的零件可選,還有豆乾、筍尖等等,現稱現拌,真空的可以勉強帶回老家。棒棒雞屬於“怪味”,麻、辣、酸、甜、鮮、鹹、香全都具備,又是典型的四川複合風味。
地道吃法:拌好的棒棒雞可以泡的時間久一點再吃,更入味;最受歡迎的是雞肉、雞爪、耳片、肺片、兔丁等。
7.麻辣兔頭
本來我不吃兔,可去了趟成都從此就破了功。外地萌妹子們的驚聲尖叫都阻擋不了本地萌妹子啃兔頭的腳步。賣兔頭且好吃的店有許多,成都人就像吃零嘴一樣買來就啃,並親切地稱之為“啃兔兒腦殼”。成都人啃兔兒腦殼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當時流行吃麻辣兔丁,兔頭無處擱置,不知道是誰用各種香料拿來滷兔頭,從此造就了美食界一大神話。
地道吃法:首先,挑大的;接下來給大家一個“猙獰”的小竅門,首先把同情心放在旁邊;雙手舉起兔頭於胸前,把上下顎一掰兩半;先吃舌頭,再吮一下下顎,吃乾淨周圍的肉,下半部分搞定;然後吃眼睛,再啃肉最多的臉頰;最後吃腦花,可以吸,也可以動用筷子或指頭。
8.擔擔麵
擔擔麵各地有賣,但奇怪的是變化不是一星半點兒,所以當你去成都的蒼蠅館子叫了一碗擔擔麵後,你會被重新整理認知:擔擔麵怎麼是乾的?沒錯,去四川點的擔擔麵都不帶湯,它就是一碗小面,上面撒點肉末雜醬,湯另乘。因為過去都是挑著擔子賣,所以得名擔擔麵,最早由一名叫作陳包包的自貢小販發明。
地道吃法:沒什麼特別注意的,吃就是,喜歡酸的可澆點醋,不過四川的醋比較淡,有時候倒上一大股也沒啥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