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的景點介紹

  不知道大家知道寧夏有多少個景點,小編倒是知道一些,藉此給大家說說,為大家以後到寧夏遊玩時做準備。、

  沙坡頭

  看過《爸爸去哪兒》的你一定對中衛沙坡頭印象深刻,沙坡頭位於中衛市區西20公里處的騰格裡沙漠南緣、黃河北岸。古時稱沙陀,元代名為沙山。乾隆年間因在黃河北岸形成了一個寬約2000米、高約100餘米的大沙堤而得名沙陀頭,訛音為沙坡頭。沙坡高150米,傾斜60度。每當天氣晴朗、氣溫升高時,人坐在沙頂上傾側下滑,沙坡內便發出一種"嗡嗡"的轟鳴聲,猶如金鐘長嗚,悠揚巨集亮,故得"沙坡嗚鍾"之景勝,是中國四大響沙。

  鳴翠湖

  鳴翠湖、閱海分別位於銀川的東側和北側,被稱之為銀川的"前廳"和"後花園"。來自國內林學、地學、生態等領域多名專家組成的考察組一致認為,鳴翠湖和閱海溼地承載了古老的黃灌文化,體現了塞上江南水鄉文明的特色;既有顯著的溼地生態特徵和生態過程,溼地景觀完整,生物多樣性豐富,又是我國西部地區鳥類遷徙的中轉站之一,作為乾旱地區存在的溼地景觀,具有長期穩定的補水來源;獨特而豐富的溼地人文旅遊資源,奠定了建設溼地公園的基礎。同時,專家建議在規劃和建設中,要遵循"生態優先、最小干預、適度利用與持續發展"的原則,嚴格進行環境影響評估;設立絕對生態保護區、鳥類繁殖期禁遊區等。

  寺口子風景區

  寺口子風景區位於中衛市宣和鎮南20千米,距銀川市170千米,是寧夏十佳景區之一。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地理位置優越,人文景觀豐富,自然風光獨秀,有"歷史博物館"之稱。寺口子有奇險雄美的"寺口大峽谷"、"靈仙谷",怪石嶙峋的"石匣子"。

  海原清真大寺

  海原清真大寺是海原縣最古老的一座伊斯蘭教寺院,始建於明神宗萬曆年間,距今已有四百二十多年的歷史。寺院座落在海原縣城內西北側,即大寺巷內,是該縣穆斯林宗教活動的中心場所。海原清真大寺經多次重修擴建而成,佔地面積為4100平方米,內有建築面積1025平方米,修建經堂和大殿460平方米。式樣採用中國宮殿式和阿拉伯建築藝術相結合,經堂五間,大殿七間,為磚木結構。

  賀蘭山沙湖

  沙湖是國家首批5A級景區,中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年接待遊客百萬人次,因其獨特優美的自然景觀而被選為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中國十大魅力休閒旅遊湖泊之一,中國十大魅力溼地之一。沙湖地處賀蘭山下、黃河岸邊,距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38公里,景區總面積為80.10平方公里,22.52平方公里的沙漠與45平方公里的水域毗鄰而居,構成了西部罕有的沙漠溼地特色景觀。因其融江南水鄉之秀麗與塞北大漠之雄渾為一體,被譽為“塞上明珠”。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約30公里的賀蘭山東麓。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寢,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被世人譽為"神祕的奇蹟"、"東方金字塔"。西夏陵規模巨集偉,佈局嚴整。每座帝陵,都是獨立完整的建築群體,坐北向南,呈縱長方形,規模同明十三陵相當。目前可供參觀的有"昊王陵"和"雙陵"兩處景區。為再現當年神韻,陵區現已設定了聲光裝置。每當夜幕降臨,萬籟俱寂,從地上射出的燈光呈黃、藍兩色照在陵臺、角樓、神牆上,宛若神話世界。遊客可乘坐馬車從東面進入陵區,遊覽陵園遺址,觀看"西夏王"等介紹西夏曆史的鐳射影片。

  賀蘭山

  賀蘭山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山勢雄偉,若群馬奔騰。因岳飛《滿江紅》而聞名天下。賀蘭山脈主要景點有賀蘭山岩畫、滾鐘口、三關口、拜寺口、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另外觀賞賀蘭雪也是賀蘭山旅遊一大特色。從銀川向西遙望,賀蘭山巍然屹立,層巒疊嶂,綿延起伏,橫亙與沙漠與綠洲之間。賀蘭山位於寧夏和內蒙古交界處,是寧夏平原西部屏障,巍峨壯麗,樹木蔥鬱。

  六盤山

  六盤山是我國最年輕的山脈之一,它以磅礴的雄姿,橫貫陝甘寧三省區,既是關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又是北方重要的分水嶺,黃河水系的涇河、清水河、葫蘆河均發源於此。六盤山歷來有"春去秋來無盛夏"之說,主峰米缸山海拔2942米,登上主峰遠眺,朝霧迷漫,雲海蒼茫。日出雲開,只見重巒疊嶂,層出不窮。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要景點有野荷谷、小南川、涼殿峽、植物園、二龍河等。

  野荷谷

  野荷谷又名荷花苑,是條南北走向的峽谷,雖長不過6千米,寬不過六七米,但景色奇異,風光佳秀。幽幽曲谷,峰峰對峙,蒼松蔽天,野荷掩道。叢叢松柏貼身竄於絕壁,紅白樺木裸體懸于山崖。谷底水面清泓,綠葉黃花,蒼翠芳菲。崎嶇小道在野荷中延伸。長長峽谷猶如碧翠長廊,彩色畫屏,滿峽的陶醉,滿峽的清香。

  二龍河

  傳說老龍王盤踞龍潭時,派他的兩個兒子在這裡的河邊安營紮寨、鎮扼咽喉,故名二龍河。兩側奇峰幽谷,間有松林華蓋,綠草如茵,鳥語花香,流水潺潺。中部黃河沖積平原——衛寧平原得黃河灌溉之利,土地肥沃,物產豐饒,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