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重陽節的來歷
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又稱老人節。你知道嗎?今天陽光網小編特意準備了一些,希望你能喜歡。
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
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誌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隱退,《夏小正》稱“九月內火”,“大火”星的退隱,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為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座標,同時使將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產生莫名的恐懼,火神的休眠意味著漫漫長冬的到來,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出現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還是可以從後世的重陽節儀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痕。如江南部分地區有重陽祭灶的習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見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絲馬跡。古人長將重陽與上巳或寒食、九月九與三月三作為對應的春秋大節。漢劉歆《西京雜記》稱:“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與重陽的對應,是以“大火”出沒為依據的。
隨著人們謀生技術的進步,人們對時間有了新的認識,“火歷”讓位於一般曆法。九月祭火的儀式衰亡,但人們對九月因陽氣的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侯變化仍然有著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舊傳城,雖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釋。
重陽在民眾生活中成為夏冬交接的時間界標。如果說上巳、寒食是人們渡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遊的春節,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陽“辭青”。重陽節俗就圍繞著人們的這一時季感受展開。
重陽節吃的東西
吃餈耙
吃餈耙,是我國西南地區重陽佳節的又一食俗。餈耙分為軟甜、硬鹹兩種。其做法是將洗淨的糯米下到開水鍋裡,一沸即撈,上籠蒸熟,再放臼裡搗爛,揉搓成團即可。食用時,把芝麻炒熟,搗成細末,把餈耙團搓成條,揪成小塊,拌上芝麻、白糖等。其味香甜適口,稱為“軟餈耙”***溫食最佳***。硬餈耙又稱“油餈耙”,做法是糯米蒸熟後不搗爛,放在案上搓成團,擀開後放些食鹽和花椒粉做成“餡芯”,再卷條切片,再入油鍋中炸制,成色金黃美觀,鹹麻香脆,回味無窮。
吃柿子
柿子
吃柿子食俗,在我國民間還有一種傳說。據《奇園奇所奇》中介紹:有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城私訪,這一天正值重陽節。他已經一天未食,感到飢餓口渴,當行至剩柴村時,只見家家牆倒樹凋,均為兵火所燒,朱元璋暗自悲嘆,舉目環視,唯有東北隅有一樹柿子正熟,遂採摘食之,約食了10枚便飽腹,又惆悵久之而去。乙未夏,太祖攻採石***今安徽馬鞍山市採石磯***,取太平***今安徽太平縣***,道經於此,柿樹猶存,便將以前微服私訪在此食柿的事告於侍臣,並下旨:“封柿為凌霜侯,令天下人在重陽節均食柿子,以示紀念。
牛肉麵
全國各地重陽節也有吃牛肉的習俗。作為溫性食品老年人在秋季食用正當時。營養師告訴大家,新鮮的牛羊肉為溫性食品,在秋季食用比較容易被人體吸收,滿足人們“貼秋膘”過寒冬的願望。
重陽節祝福語
1.九月九好兆頭,送一罈吉祥酒;喝一口解憂愁,喝兩口幸福留。喝三口健康夠,喝四口鈔票厚。喝完酒園中走,賞秋菊叢中游。祝幸福長久久,重陽節樂悠悠!
2.九月重陽,北雁南飛,遊子思鄉,登高望遠,遍插茱萸。重陽節到了,我希望在外的遊子事事平安,也給遠方的爸媽報個平安。
3.為答謝各位親友對本人的支援,特在此佳節舉行大派送活動,凡在本人心中具有一定地位的朋友將獲得價值一毛的簡訊一條。祝:重陽節快樂!
4.人生苦短,珍惜時間!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想爬山就爬山,想唱歌就唱歌!九月九特別溫馨祝福,願你人生得意須盡歡!
5.床前明月光,祝福要成行,安康福送到,收到就收藏。順心如意來,留下就吉祥。重陽節快到了,願你的生活甜甜美美,事業圓圓滿滿,提前祝你節日快樂。
6.藍天作信封,白雲作信紙,流星是我的特快專遞。送你清風讓你心曠神怡,送你細雨洗去你疲憊的汗跡,送你彩虹通向夢想之旅,祝你重陽節快樂!
7.歲月流逝,流不走我心中的你!將萬千思念託付那吉祥鳥,帶去我深深的問候;時間阻擋不了那份執著,不管未來之路多麼崎嶇,今天給你送上重陽祝福!
8.重陽佳節到,團聚多歡笑,祝福跟著來,按時作報告:老人身體越發好,妻子身材更苗條,孩子學習上層樓,自己財源滾滾到!
9.重陽節,也是老人的節日,爸媽,我在遠方為你們祈禱,祝您們長命百歲,身體康健!
10.歲月匆匆,帶不走偶想你的情愫!簡訊閃閃,傳遞著偶對你的思念!將萬千祝福託付那吉祥鳥,滿載深深的問候:重陽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