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相關近代史
春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那麼,近代的春節發展到什麼地步了呢?下面,小編為你介紹一下春節的近代史,歡迎閱讀。
春節的近代史
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開始採用公曆***陽曆***計年,遂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稱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歲時節日,亦被稱為“傳統節日”。
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宣佈廢除舊曆改用陽曆***即公曆***,用民國紀年。並決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為民國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稱元旦。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袁世凱將元旦定義為西曆1月1日,將春節定義為農曆正月初一。中國國民黨曾試圖廢除春節,但不被中國人接受,後以失敗告終。
1928年5月7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呈國民政府,要求“實行廢除舊曆,普用國曆”。
1930年,政府重申:“移置廢歷新年休假日期及各種禮儀點綴娛樂等於國曆新年:***一***凡各地人民應將廢歷新年放假日數及廢歷新年前後所沿用之各種禮儀娛樂點綴,如賀年、團拜、祀祖、春宴、觀燈、扎彩、貼春聯等一律移置國曆新年前後舉行;***二***由黨政機關積極施行,並先期佈告人民一體遵照辦理,廢歷新年不許放假,亦不得假藉其他名義放假。”
1934年,國民政府停止了強制廢除陰曆,要求“對於舊曆年關,除公務機關,民間習俗不宜過於干涉”。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為了區分陽曆和陰曆兩個“年”,又因一年24節氣的“立春”恰在農曆年的前後,故把陽曆一月一日稱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正式改稱“春節”。
1949年12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政府規定每年春節放假三天。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過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漢族、滿族和朝鮮族過春節的風俗習慣差不多,全家團圓,人們吃年糕、水餃以及各種豐盛的飯菜、張燈結綵,燃放鞭炮,並互相祝福。
2015年6月23日,美國紐約市長比爾·德布拉西奧宣佈,紐約市公立學校將從2016年開始春節放假一天。
春節的基本介紹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是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
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結束,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漢武帝時期之前,各朝各代春節的日期並不一致,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曆***農曆***正月為歲首,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開始採用公曆計年,遂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稱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
春節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重要載體,蘊含著中華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結晶,凝聚著華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託,傳承著中國人的社會倫理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