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評委的評判誤區

  一場辯論賽的輸贏是評委說了算的,那麼評委在辯論賽上是公平的嗎?他們是如何評判輸贏的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評委在辯論賽中的評判誤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立論中心主義

  此類評委認為,立論是辯論賽唯一的判準。

  立論是辯論賽的核心麼?這個說法各異,但立論中心主義是絕對錯誤的。很簡單,辯論辯論,指的是“辯駁+論證”。先不說立論和論證還不是一回事,如果只看立論就能評勝負,那麼還需要辯論賽幹什麼?只要兩個隊伍準備一定時間各自提交一份報告即可。可惜辯論賽不是學術討論,“交鋒”是辯論賽不可或缺的要素。

  這裡補充一點,陳詞和立論不是一個概念。我之前當評委的時候經常被輸了的隊伍堵住,問我:“學長你自己也說我們的一辯稿更好,為什麼卻說我們的立論不好啊?”怎麼說呢,你們的學長學姐沒告訴你們麼,立論是一個體系,是整場比賽整個隊伍打出來的一個完整的框架,是辯論隊在評委心中所展現出的對辯題的願景。但一辯稿只是一篇稿子啊,這只是一個基本的概括。比如一個論點在一辯稿提出了但是後來沒有展開,我自然就預設這個論點無效。

  所以,立論中心主義無視了“辯”的意義和魅力,是不可取的。但我從不否認立論的意義,我個人一直把立論放在第一位階。

  2、邏輯中心主義

  此類評委認為,辯論賽最重要的就是邏輯,一支隊伍即便場面再一邊倒,實證再詳實,只要邏輯上被對方擋住了,就該判負。

  邏輯是辯論賽的核心麼?在我看來這個觀點太扯淡了,但偏偏這個理念流傳甚遠、流行很廣。邏輯和語言一樣,都是辯論賽的基礎要素,也是辯手的基本功。我們為什麼要提倡辯手要講邏輯,不是因為邏輯本身是辯論賽的核心,而是因為大部分的辯手邏輯實在是太差了。大家翻開微博和人人就可以發現,許多根本很扯淡、毫不符合邏輯的謠言卻會被廣泛轉載,其中不乏很多辯手。這種邏輯基本功的缺失帶來了場上各種迴圈論證、雙重標準,甚至還有人在華語主頁到處宣傳“包辯題”是一種聰明的技巧。

  這裡打一個比方吧,好理解一些,題目是網路實名制。

  反:“網路實名制將會造成很大的成本,每天幾千億組資料要更新,這無論對於任何網站來說都是極大的負擔。”

  正:“這是由於技術不夠完善造成的,只要完善了就OK了。”

  反:“網路實名制將可能帶來更嚴重的安全問題,在韓國就出現了黑客攻擊,導致千萬使用者資料外洩。”

  正:“這是由於技術不夠完善造成的,只要完善了就OK了。”

  反:“可是黑客的技術能力也在進步呀,你的技術完善了,黑客又會研究更高階的破解手法....”

  正:“這還是由於技術不夠完善造成的,只要完善了就OK了。”

  反:“......”

  這是我親眼所見的一場比賽,反方場面一邊倒,實證也更詳實,配合也更到位,但還是正方贏了。評委賽後說:“你們看反方拿正方的邏輯毫無辦法啊!”

  是啊,如果我要論證你不是男人,不管你拿出什麼證據我都說這些是偽造的,你也會拿我沒辦法的。

  邏輯確實是辯論之骨,沒有骨架支撐不起一個人。但你看一個姑娘美不美,難道是看她X光片下面的骷髏照麼?顯然不是吧!

  3、深度中心主義

  這是立論中心主義的衍生,這部分評委認為魔障一般認為“既然辯手應該追求真理,那麼辯論賽就應該有深度,沒深度打再好也判負,因為辯手不應該淺薄”。這些評委心中的辯論觀念是“辯論是為了追求真理”,對這個觀念我就不展開了,僅討論這種評判。

  於是我們看到在一些奇葩的辯題之下,很多隊伍抽完籤就可以滾蛋了,因為很多立場註定了不可能挖出多少深度。

  EX:笑比哭難/哭比笑難不是娛樂賽,是一場正式比賽的題目

  其實有點經驗的就知道,正方立場一下子就可以挖掘出我們要樂觀豁達,而不是消極避讓;反方立場天然就只能說到當今社會壓力大要發洩但出於世故,卻發洩不出來,只能把淚水嚥下去。

  在反方把正方碾壓到話都說不出來之後,幾個評委說:“反方這種價值觀太沒深度了,只講了哭本身。而正方從笑挖掘出了豁達的心態,體現了積極的心態,更有深度,所以應該是正方獲勝。”

  深度中心主義的錯誤在於,由於辯題和立場的差異性,辯論隊所能選擇的策略本就是不同的,不可以同一標準來衡量。這就好比我們拍戰爭題材很容易拍出人文高度,但如果要你拍宿舍生活紀錄片,一般都是拍舍友情,非要拍出人文高度恐怕只會讓人噁心。

  辯論賽要義在說服,如果一個隊伍能簡單易懂地讓大家都相信他們的立場,請不要因為他們“沒深度”而否決他們一星期的努力。

  4、操作中心主義

  這常出現在一些大二的評委之中,他們對於辯論有了一些想法但還不深刻,對技巧有了一些掌握但還不熟練,因此更看重操作和攻防。要注意這本身沒什麼問題,有問題的是以操作為中心。

  與立論中心主義相對應的,許多辯手評委在評判的時候對於操作達到了迷信的程度。即使一個隊伍胡說八道,但只要他們質詢夠嫻熟、戰場推進夠順暢,在這些評委手下就能獲得勝利。不過批判前先表明一下態度,我對操作一直非常重視,我認為對於立論的展開和論證與磨合一個完善的立論同樣重要。如果你辛苦準備了一個星期,但最後只打出來了10%的準備,最後輸了你能怪誰呢?但,操作很重要不代表操作應該成為中心啊....

  當然如果確實是碾壓一邊倒,我也傾向於即便這支隊伍內容上有些瑕疵也獲勝攻擊辯題&論證偏題的除外。但一兩場比賽如此無妨,長期如此,操作至上的評委會導致辯手不那麼重視對論點的挖掘,這就非常危險了。

  還有一種隊伍,在前幾年被大陸辯手廣泛稱之為“技術流”,講究“立論是無所謂的,只要能操作就行”。於是我們經常在這些隊伍的比賽中看到各種無理的迴避與強推,甚至不惜動用詭辯和偽證,但這種隊伍卻還常能取得場面的優勢。我個人認為,評委們應該把此類毫無溝通誠意的隊伍滅絕在襁褓裡。

  5、無視辯題不平衡

  我們都知道跳水等體育專案有一個難度係數,如果一個動作很簡單,難度係數2,你拿了10分最後總分就是20。如果一個動作很難,難度係數是3,你拿了8分,最後總分就是24。

  不然,伏明霞她們會什麼都選最高難度的動作呢?

  辯論也是這樣,由於主辦方的疏忽,經常可以遇到很多明顯不平衡的辯題,如果評委對場上雙方依舊以同一標準衡量,那麼就會造成事實上的不公平。但很多低年級評委通常會無視題目的區別,而在事後被詢問的時候感慨說:“誰讓你們抽到了這個立場呢?”

  6、其他

  還有一類評委,是帶著觀點進入評判之中,他們會認為正方就應該這麼打,反方就應該那麼打,然後以此作為判決。

  當然還有其他各種奇葩的,比如:

  有的評委只看場面熱鬧不熱鬧....

  有的評委只看聲音好聽不好聽....

  有的評委只看雙方風度....

  有的評委只看姑娘漂亮不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