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大學生文明禮儀

  作為當代大學生,文明禮儀非常重要。標誌著我們的言行之舉。講究文明,塑造禮儀之風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禮儀的修養要從小節抓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來鑄就自身完美的一面,然而大學生應該如何修養呢?主要是理論聯絡實際,營造良好的氛圍;其次不斷灌輸禮儀思想,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隨著當今社會的不斷髮展與進步,文明禮儀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禮儀,說到底就是尊重,一種尊重別人,也是尊重自己的素質體現。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做任何事情,都應有一定之規。在大學裡也開設了大學生禮儀這門選修課。其中老師講了社交禮儀,我收穫的是課本知識以外的一種成長,是自身修養的昇華。 目前,內在素質、外在素養的好壞,將直接關係到人在社會中的發展和成功,加強文明行為養成教育既是我們弘揚傳統美德的需要,也是學生身心發展的必然。文明行為的養成必須從學生中抓起。一是從理論到實際,將學到的知識足用到現實生活中,營造良好的氛圍;二是通過灌輸禮儀思想,樹立同學們的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因此,老師用行為教學引導同學去學習,並且通過一邊教學,一邊知道我們該怎麼做,讓我深刻體會到禮儀的重要性。

  關於文明禮儀、站姿、握手、微笑、遞名片等一系列在日常的交往中經常碰到的細節問題中感受禮儀的真諦。首先理論聯絡實際,課本上關於禮儀的知識,說實話,我們大學生學的也不少,但是真正將“禮儀”這一詞還用到生活中的屈指可數。文明禮儀是傳承文明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當今世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合作日漸頻繁、密切。在各項活動與事業交往與合作過程中,人們的禮儀是否周全,不僅顯示其修養、素質的形象,而且直接影響到事業、業務的成功。包括中國一直都在追求一種“充滿友愛、真誠、理解、互助的溫馨和諧空間”,因此,我國目前正在進行兩個文明建設,正努力躋身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 文明禮儀是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進入大學我曾經也問過自己“我會好好學習嗎?”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至今我很清晰,因為一直以來我都聽說,想找一份好的工作不是靠一張文憑就可以通過的,關鍵是看人的能力,所以我才會猶豫不前。但是今天我想說成績很重要,但是能力也是重點。作為大學生我們要注重禮儀的培養, 從而提高各種能力如:人際交往能力、學習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因為每個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各種社會關係之中,所以處理好我們的各種關係尤為重要。在大學校園裡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形成一種團結友愛、朝氣蓬勃的環境。

  大學生文明禮儀是怎樣的

  一、禮儀的含義和和重要性

  禮儀是對禮節、禮貌和儀式的統稱。

  1、禮貌是指人們在相互交往過程中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為規範。

  2、 禮節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交際場合中相互表示尊敬、祝頌、問候、致意、哀悼、慰問以及給予必要協助和照料的慣用形式。如:握手、鞠躬、擁抱、接吻、致意、微笑等都屬於禮節。不同民族、國家有不同禮節,禮節也隨時代發展面發展。

  3﹑ 儀式是一種正式的禮節形式,是指為表示禮貌和尊重在一定場合舉行的、具有專門程式、規範化的活動。

  禮儀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非常崇尚禮儀,孔夫子曾說過:“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須從學禮開始。在現代社會,雖然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綜合國力所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但在評價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時,通常是從這個國家、這個民族人們的言行舉止、文明習慣所體現的公民素質與精神面貌入手的。因為,從國家和民族的角度講,禮儀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社會風貌、道德水準、文明程度、公民素質的重要標誌。從個體的角度說,禮儀是一個人思想覺悟、道德修養、精神面貌和文化教養的綜合反映。通過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對禮儀運用的程度,可以察知其教養的高低、文明的程度和道德的水準。可見,禮儀學習對形成文明有禮、道德高尚的高素質人才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大學生禮儀失範的原因

  近年來, 大學生禮儀失範的現象日益突出,認真剖析其產生的根源,我們以為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 家庭教育的偏失

  當代大學生其父輩母輩, 不少人都有過一段蹉跎歲月,由此他們把全身心的愛傾注在子女身上, 望子成龍, 望女成鳳, 在教育方式上, 缺乏理性和正確的導向, 將孩子視為掌上明珠, 百般呵護, 使孩子逐漸養成“以我為中心”的意識, 同禮儀的核心思想——尊重、關愛他人、嚴於律己是格格不入, 從而使其在思想品格上過早地出現某種缺陷, 形成一種對禮儀的抵制性; 在一些獨生子女家庭中,當孩子被當作“小皇帝”供養的時候, 上述狀況更為嚴重。在教育內容上, 則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與盲目性, 急功近利。家長們主要想的是如何使孩子進重點小學、升重點中學、考入重點大學, 放鬆乃至放棄了孩子家庭教育中禮儀這個重要內容。

  2. 學校教育的欠缺

  在我國片面追求升學率尚未得到徹底改造的大背景下中小學領導與教師們主要想的是如何提高學生的應試水平,不斷提高升學率。由於學生課餘時間基本都用在學習書本知識上, 與他人、社會缺乏必要的、充分的交往與接觸, 所以禮儀修養的不足難以暴露於世, 自然也就不易引起人們的注意。當他們步入開放的大學生活階段, 其缺乏禮儀教養而留下的隱患, 在某些不良社會風氣的誘導下, 就可能轉化成為現實的失禮行為, 甚至一失足而留下千古恨。

  3. 社會的負面影響

  由於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一些傳統的思想觀念正受到形形色色“新思潮”、“新事物”的挑戰,倫理、道德領域出現了某些紊亂, 社會上存在的各種不道德的、不文明、有失禮儀的現象無不對正處於各種觀念初步形成時期的大學生帶來消極影響。大學生們對傳統的社會倫理價值標準的認同度普遍降低, 表現出反社會規範行為, 如違紀行為的泛化, 酗酒打架屢見不鮮, 對順手牽羊的偷盜行為不以為然, 等等, 傳統的道德思想和現代生活方式的交叉並存, 使大學生群體感到無所適從。更重要的是青年人還缺乏對新舊觀念整合的能力和經驗, 不能有效地運用自我防衛機制, 這樣必然會導致他們道德困惑、認

  知失調和心態失衡。同時, 也存在著大學生的一些禮儀行為在一些缺乏禮儀規範的社交中暫時吃虧, 或被認為犯傻而不被理解。如, 一些大學生抱怨在公車上主動讓座, 常被另眼相看, 因此, 即使讓座, 也要看人, 要麼就不讓。這種情況在很大程度影響大學生禮儀修養的積極性。

  4. 自身修養的不足

  當今社會是一個高度重視形象的時代, 當代大學生對自身形象非常關注, 他們強化各種能力的培養, 追求時髦得體的著裝, 但卻沒有認識到用符合禮儀要求的方式表達自己更為重要, 因而放鬆了對禮儀的修養。有的大學生雖然認識到了禮儀的重要性或對禮儀知識有一定的甚至較高的認識, 但缺乏在實踐中的規範訓練和持之以恆的培養,使之成為個人的禮儀習慣, 因此也時常出現失禮的言行。甚至還存在一些錯誤認識: 以為身著奇裝異服就是追求“酷”, 平時故意講髒話, 覺得才夠“爽”, 把講文明禮貌看成是“小兒科行為”, 為朋友兩肋插刀才是“大俠”風範等等。這也是大學生禮儀失範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禮儀的功能

  1. 禮儀教育是培養大學生道德素質的起點。禮儀本身是一種既具有內在道德要求,又具有外在表現形式的行為規範。謙恭的態度、文明禮貌的語言、優雅得體的舉止等方面表現出來的,是人的內在文化修養、道德品質、精神氣質和思想境界等。沒有內在的修養,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內在的良好道德品質、文化修養只有通過一定的外在形式表現出來,才能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具有實際的意義和作用,離開了一定的外在表現形式的抽象道德理論和思想是空洞和無用的。所以禮儀教育是培養大學生高尚道德品質的和道德情操的起點。沒有對禮儀的正確認識,對禮儀精神內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就不可能產生積極的道德情感和正確的道德判斷能力。

  2. 禮儀學習能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