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交際禮儀
的一種內在修養和外在表現,是一種被認可的處世行為和規範準則,也是一種展示個人魅力與素養的智慧。作為大學生,更應該注重和掌握日常生活中的交際與禮儀,做一個有氣質有涵養的人。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準備了,希望能夠幫到你哦!
個擁有五千年曆史的中華民族,歷來以“禮儀之邦”著稱。教育家,思想家都十分重視禮儀的教育和修養,把禮儀教育視作“修身,起家,治國,平天下”的一項重要內容,予以倡導和實施。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對周禮進行改造,將“德”和“禮”密切地結合在一起,提出了與之相適應的禮儀和道德規範,流傳千年,至今還被世人尊崇,成為中華人民不朽的的靈魂。
交際禮儀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儀態禮儀,交際禮儀,求職禮儀,職場禮儀等等,每一方面都是一門值得學習和掌握的學問。交際與禮儀不僅對於個人來說是其內在涵養與素質的體現,更能折射出一個國家的教育程度和道德水平。特別是對於越來越注重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發展的當代社會,交際禮儀的教育和學習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最近聚焦全球的日本地震為例,百年未遇的大地震,摧毀了日本人民的家園,卻始終摧不毀他們的意志和精神。公路上,避難的人群自覺地走在街道兩旁的綠化帶裡,以保證交通的暢通;學校和公園裡,露天場地上雖擠滿了避難的人群,卻依然是井然有序,絲毫沒有喧譁吵鬧,哭嚎哀叫,撤離後地上沒有一片廢紙或是垃圾;面臨令人恐懼至極的核洩漏,50名愛國將士含淚保護核電站附近的人民撤離,自己堅守在死亡之地,在控制核洩漏進一步嚴重的同時,等待著兩週後的死亡,這該是怎樣的一個民族,該是怎樣令人震撼的民族底蘊!與之相比,我國發生在08年的汶川大地震,雖然也有數
不盡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永遠地刻在了中華史冊上,但仍抹不去夾雜在其中的些許汙點。“範跑跑”事件,讓無數人為之憤慨,作為一名教書育人的老師,在地震來時,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安危,為保命而丟下絲毫沒有地震意識的學生,之後在受到嚴厲斥責時仍沒有覺悟到自己的錯誤和羞恥;露天的避難場所上,哀嚎哭叫響徹天空,撤離之後,垃圾滿地,喝了一半的礦泉水瓶到處亂扔,沒吃完的饅頭遍地都是,這該是一個自古以來便崇尚節儉的國家做出來的嗎,這該是一個禮儀之邦擁有的品質嗎?拋開歷史偏見,作為一名中國人,在兩個場景的鮮明對比之後,都不禁會為日本人的民族精神和品質所折服,同時也強烈地感覺到,我國的精神文明水平有待加強。、
做一個有氣質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和掌握日常交際與禮儀,提升自我品位,提高自我修養。注重服飾顏色款式搭配得當,穿著場合適當,如在工作時穿職業裝以示個人敬業與嚴謹的態度,在交際場合要注重打造自我形象,以示尊重他人;待人要講禮貌,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說髒話,不對他人品頭論足,同時虛心接受他人的批評與建議;為人大度,學會寬容,不對小事耿耿於懷,時刻謹記他人的好,忘記他人對自己造成的傷害;學會調節,保持微笑,每天給自己一個好心情,認真並且高質量地完成自己該做的事情;謙虛謹慎,真誠待人,同時在適當的場合要敢於表現自己,做一個有自信的人。
以求職為例。找工作第一步便是面試。在面試前的準備過程中,不僅要做到合理的著裝,更要理解關於應聘公司的資料,在面試前提前到達面試地點,這些都是作為面試者要掌握的基本面試準則。在面試過程中,講話要做到落落大方,同時,肢體語言也是至關重要的求職手段,如手勢,目光,身姿,面部表情,服飾等等,通過儀表,姿態,神情,動作來傳遞資訊,它們在交談中往往起著無聲勝有聲的效果,是職業形象的更高境界。形體語言對面試的成敗非常關鍵,有時一個眼神或是收拾都會影響到整體評分。比如面部表情的適當微笑,
就顯示一個人的樂觀,豁達,自信;服飾的大方得體,不俗不妖,能反映出大學生的風華正茂,有知識,有修養,有活力,它可以在招聘者嚴重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從而增強求職競爭能力;保持微笑,給招聘者最好的第一印象,因為微笑最能賦予人好感,增強友善和溝通,愉悅心情,從而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綜上所述,可見交際禮儀無論是對個人或是國家來講都是一項艱鉅而又急切的任務,作為即將踏入社會的大學生,學好禮儀,更是對其一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交際禮儀是大學生適應現代資訊社會的需要。現代資訊社會飛速發展的傳播溝通技術和手段日益改變著人們傳統的交往觀念和交往行為, 尤其是人的交往範圍已逐步從人際溝通擴充套件為公眾溝通, 從面對面的近距離溝通發展到遠端溝通, 從慢節奏、低頻率的溝通變為快節奏、高頻率的溝通。這種現代資訊社會的人際溝通變化, 對人類社會交往的內容和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次,加強禮儀教育是大學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的需要。一個知書不達禮、知識水準和道德水準嚴重不協調的學生, 不可能成為優秀人才。目前, 許多高校存在著這樣的現象: 學生接受的是高層次教育, 而其實際行為卻連基本道德水平也達不到, 其中相當一部分與缺乏必要的禮儀教育有關。禮儀是一種非法律社會規範*** 社會規範包括法律規範和非法律規範兩大類別*** , 主要包括道德規範、宗教規範、習俗、共同生活準則等, 是調整社會成員行為的基本準則。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禮儀教育, 使其掌握基本的行為準則, 不僅可以豐富禮儀知識, 掌握符合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的禮儀規範, 懂得在實際生活中按照禮儀規範表現自己的行為, 而且可以做到把內在的道德品質和外在的禮儀形式有機地統一起來, 成為名副其實的、有較高道德素養的現代文明人。再次,加強禮儀教育是大學生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需要。大學期間能否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對大學生的成長和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心理學家約 翰·戈特曼的研究結果
顯示, 那些懂得以適當的方式解決身邊問題和處理生活中煩心事的孩子, 其身心更加健康, 而且更會關心他人, 更富有同情心, 朋友更多, 學習成績更好。戴 爾·卡耐基的《成功之路》及吉米·道南與約翰·麥克斯韋爾合著的《成功的策略》都匯出同一條公式: 個人成功=15%的專業技能+85%的人際關係和處世技巧。因此, 通過人際交往 活動, 在交往中獲得友誼, 是大學生適應新的生活環境的迫切需要, 是從“ 依賴於人”的人發展成“ 獨立”的人的迫切需要, 也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成功地走向社會的迫切需要。 大學生如能掌握基本禮儀規範及知識, 掌握基本的交往技巧, 遵循相互尊重、誠信真摯、言行適度、平等友愛等原則, 就能很快與交往物件建立起和諧、良好的人際關係。最後,加強禮儀教育是強化大學生文明行為, 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禮儀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教育體系中最基礎的內容。講文明、講禮貌是人們精神文明程度的最具體表現。一個人的言談、舉止、儀表和服飾都能反映出他的思想修養、文明教育程度。
“不積矽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任何事情都是一點一滴積累而來,經驗如此,日常行為亦是如此。所以,我們要秉著“勿以善小而不為”的準則,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禮儀的培養與形成,努力做到舉止得體,言行恰當,文明高雅,做一個有氣質有涵養的優秀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