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尊敬長輩的禮儀

  長輩指的就是輩分比我們大的,那麼你們知道注意尊敬長輩嗎?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1***、在家裡,要主動關心問候,早上要向長輩問好,晚上要向長輩問安,長輩外出或下班也要問候,當長輩生病的時候,在端藥送水的同時,要時時加以勸慰和問候,過新年和母親節,父親節,要向長輩問候和祝福。

  ***2***、聽從父母的教誨,孝和順總是相聯絡的,沒有順也就沒有孝,孝敬長輩就應該聽長輩的教誨,不要隨意頂撞,有不同想法應和父母商量,要講道理,

  ***3***、關心父母健康,當父母勞累時,孩子應主動請父母休息,當父母生病時,要主動照顧,煎藥,喂藥,問寒問暖。多說寬慰話和隨同就醫,長輩生病後要主動關心,對父母的病痛要體貼入微,講話態度,語調,方式,都要親切和藹,儘可能在精神上消除父母的痛苦和不安,

  ***4***、理解長輩,俗話說:“樹老根多,人才話多”,老人年紀大,說話比較囉嗦,有些事翻來覆去的要說好幾遍,我們應該充分理解這種生理現象,而不應該厭煩嫌棄老人囉嗦,不應該粗暴的打斷老人的絮語,更不能對他們的嘮叨不理不踩。

  ***5***、要為父母分擔憂慮,孝敬是一種前進的動力,孝敬長輩就應該嚴格要求自已,體諒父母的艱辛,為父母分憂解難,儘可能的少讓父母為自已操心,自已要刻苦學習,努力求知,讓父母少為自已的學習擔心,應當自已照顧好自已。離家外出時要注意安全,主動向父母彙報情況,有孝心的孩子要有禮貌,在父母面前不能無大沒小。不給父母增加任何的額外負擔。

  ***6***、多做家務勞動,父母養育了你,就應該多做事,這是每個晚輩都必須做到的,家中的事也就是自已的事,家裡的事要主動幹,更不能去強調父母自已的事情自已幹。

  ***7***、不給父母添亂,懂事的孩子是不給父母增加麻煩的,更不要讓父母為自已操心擔心,更不能讓父母補救自已在社會上造成的過失。

  ***8***、照顧長輩時要注意態度,老人年紀大了,動著緩慢,走動不便,要給予特殊的照顧,給他們盛飯挾菜,有空多賠他們說話解悶,買他們喜歡吃的食品,對父母要孝順體貼,要言辭溫婉,不頂撞父母,遇事要與父母商量,即使受了委屈也要心平氣和的解釋,而不要以父母為敵。

  ***9***、進父母房間要先敲門,經允許才能進入,不能隨意翻動父母的私人物品,外出或回家要打招呼,出門必敬告去向,回家必面見父母,父母召喚,應立即答應並前去承命。

  ***10***、體諒父母,要寬厚待人,包括自已的父母,當我們受到父母的懲罰或錯怪時,當我們的要求招到父母的否定和拒絕時,我們應冷靜的想一想,理解父母,體諒父母,受到父母懲罰時,首先態度要端正,不頂撞,爭辯,賭氣,使性子。受到父母錯怪時,要耐心的把父母說的話聽完,不要讓為自已沒錯,就頂撞父母,要心平氣和的作解釋說明,當父母瞭解了真相後,氣也就消了,當你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時,首先要想想自已的要求是否合理,如果使父母為難,這就是你的不對。

  幼兒尊敬長輩的禮儀

  一、使用禮貌用語

  家長教育幼兒要尊敬長輩,稱呼長輩必須用尊稱“您”或“您們”,回家和離家的時候要與長輩打招呼。

  二、聽從教導

  家長教育幼兒要尊敬長輩,聽從教導,要信任長輩,對長輩有安全感,相信長輩說的話、做的事都是為了自己好,不會害孩子,因此,孩子要聽家長的話,不要頂嘴,不要數落長輩的不是。

  三、體貼長輩

  家長教育幼兒要尊敬長輩,體貼長輩,有長輩陪伴身邊時應請長輩先行,回家了問候長輩辛苦了,給長輩捶背、搬椅子坐、端茶喝,幫助爸媽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到附近商店買東西、掃地、拖地、擇菜、擺桌椅、擺碗筷、丟垃圾等。

  四、理解長輩

  家長教育幼兒要尊敬長輩,理解長輩,知道人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要感恩長輩的辛勞付出,要以寬容的心對待長輩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