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上的禮儀常識及其注意事項
親朋聚會,客人來訪,免不了要坐下來喝上幾杯。然而,酒桌上的座次,誰坐在什麼位置可是有講究的。有時親戚朋友在一起可能還可以隨便些,而如果是接待客人就要講究點規矩了。酒桌上的座次到底如何來排,可能各地風俗不同,排法也不同。經歷了這麼久,還是不能完全領會。下面來了解一下飯桌禮儀以及注意事項吧!
飯桌上的禮儀常識
家庭聚會。家庭聚會酒桌上的座次,一般是要按照輩份高低、年齡大小來排序的。也就是就,不論誰請客,輩份最高或年齡最長者要坐在最裡面面向門口的顯要位置;接下來可按輩份或年齡依次一左一右地排列。有時還要在長輩旁邊安排一位老人喜歡的小孩,一般都是隔代人。如果是長輩請客,可能要指派一人坐在靠近門口的位置,負責做好各項招待工作;如果是晚輩請客,請客者會自然坐在靠近門口的位置。
朋友聚會。朋友、同學、戰友等聚會酒桌上的座次,一般來講是誰請客誰坐在面向門口的位置,也叫“坐東”或“莊主”,有時莊主也可能把此位置讓給職位較高或德高望重者,其餘的要可以按年齡大小依次一左一右排列。因為都是朋友,所以有時也不計較這些,誰坐哪兒都無關緊要,但莊主的位置別人是不會去坐的。
接待客人。接待客人屬於外交範疇,酒桌上的座次講究可能多一些。一般來講接待客人分主客兩方。總的來講,酒桌上的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主客左右手邊的位置,則以離主客的距離來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離則左側尊於右側。若為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側的右位為主客。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面東的—側右席為首席。
飯桌上的禮儀常識:邀請客人
邀請吃飯的前提是你確實想請對方,而不是為了說幾句客氣話。可以參考下面幾種方法:
***1***把交談的時間安排到離吃飯較近的時間段。如果想中午請吃飯,可以十點半、十一點開始面談。這樣,大家在不知不覺中就到了吃飯時間,這時再提出邀請,對方在幾番禮節性地推辭後,也往往樂於順水推舟。
***2***在與對方順利達成合作時,就勢邀請客人一起吃飯,這個時候通常客人也是非常樂意賞臉的。
***3***工作完成以後,為了表達對對方的謝意,可以邀請。對於這樣的邀請,對方一般會欣然接受。
***4***在工作時間之外,以人際交往中的私人交往名義請對方吃飯。可以說:聽說他們附近有家餐館挺不錯,以你個人名義請他一起來坐坐。
選擇用餐地點:
如果對方有一定身份,或者你們之間將有重要的合作,可以選擇稍高檔些的飯店。如果只是一般應酬,選擇檔次中檔、有特色菜或招牌菜的飯店。無論如何,夜市、大排檔、快餐店都不是請客的地方。最好選擇在包間宴請,特別是重要的客人,即使人數再少,也要選擇不易受干擾的地方就餐。選擇飯店必須考慮環境。因為吃飯並不僅僅是為了“吃東西”,更是“吃文化”。如果是幽雅的環境,不僅能增加食慾,放鬆心情,還為彼此的溝通和交流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外在氛圍。
飯桌上的禮儀常識:點菜
如果時間允許,應該等大多數客人到齊之後,將選單供客人傳閱,並請他們來點菜。當然,作為公務宴請,你會擔心預算的問題,因此要多做飯前功課,選擇檔次合適的請客地點,這樣客人也能大大領會你的預算。況且,如果是你來買單,客人會不太好意思點菜,都會讓你來作主。如果你的老闆也在酒席上,千萬不要因為尊重他,或認為他應酬經驗豐富,而讓他來點菜,除非他主動要求,否則他會覺得不夠體面。
如果你是赴宴者,不該在點菜時太過主動,而是要讓主人來點菜。如果對方盛情要求,可以點一個不太貴、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記得徵詢一下別人的意見,特別是問一下“有沒有哪些是不吃的”或是“比較喜歡吃什麼”,讓大家感覺被照顧到了。點菜後,可以請示“我點了菜,不知道是否合幾位的口味”, “要不要再來點其他的什麼”等等。
點菜時,可根據以下三個規則:
一是看人員組成,一般來說,人均一菜是比較通用的規則。如果是男士較多的餐會可適當加量。二看菜餚組合。一般來說,一桌菜最好有葷有素,有冷有熱,儘量做到全面。如果桌上男士多,可多點些葷食;如果女士較多,則多點幾道清淡的蔬菜。三是看宴請的重要程度。若是普通的商務宴請,平均一道菜在50~ 80元左右可以接受。如果宴請的物件是比較關鍵的人物,則要點上幾個夠份量的菜,如龍蝦、刀魚、鰣魚、鮑魚、翅粉等。
點菜時不應該問服務員菜餚的價格,或是討價還價,這樣會顯得有點小家子氣,而且客戶也會覺得不自在。
點完菜要詢問客人用什麼酒水。如果客人不想喝酒,可以考慮來點啤酒或者紅酒。如果完全不用酒,可以點一些果汁、飲料。
一般來說,白酒的價格最好單瓶不要超過預算的1/3~1/2。如果喝葡萄酒就要注意和菜的搭配,原則上是“白肉配白酒,紅肉配紅酒”。白葡萄酒適合於開胃菜等小菜或者蝦、螃蟹、貝類、魚等。燉牛肉等味濃的肉食菜,配紅葡萄酒。
入席後,不要立即動手取食,而應等主人打招呼,由主人舉杯示意開始,客人才能開始。夾菜要文明,應等菜餚轉到自己面前再動筷子,不要搶在鄰座前面,一次夾菜也不宜過多。吃時要細嚼慢嚥,絕不能大塊大塊往嘴裡塞,狼吞虎嚥,這樣會給人留下貪婪的印象。不要挑食,不要只吃自己喜歡的菜,或者急忙把喜歡吃的菜堆在自己的盤子裡。用餐的動作要文雅,夾菜時不要碰到鄰座,不要把盤裡的菜撥到桌上,不要把湯潑翻。不要發出不必要的聲音,如喝湯時“咕嚕咕嚕”,吃菜時嘴裡“叭叭”作響,這都是粗俗的表現。不要一邊吃東西,一邊和人聊天。嘴裡的骨頭和魚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來放在碟子裡。不要用手在嘴裡亂摳。用牙籤剔牙時,應用手或餐巾掩住嘴。
用餐時,對外賓不要反覆勸菜,可向對方介紹中國菜的特點,吃不吃由他。有人喜歡向他人勸菜,甚至為對方夾菜。外賓沒這個習慣,你要是一再客氣,沒準人家會反感: “說過不吃了,你非逼我幹什麼?”
用餐結束後,可以用餐巾、餐巾紙或服務員送來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頭頸或胸脯;餐後不要不加控制地打飽嗝或噯氣。
飯桌上的禮儀常識:離席
常見一場宴會進行得正熱烈,因為有人想離開,而引起眾人一鬨而散的結果,使主辦人急得直跳腳。欲避免這種煞風景的後果,當你要中途離開時,千萬別和談話圈裡的人一一告別,只要悄悄和身邊的兩三個人打聲招呼,然後離去便可。
中途離開, 一定要向邀請你來的主人說明、致歉,不可一溜煙便不見了。
和主人打過招呼,應該馬上就走,不要拉著主人在大門口聊個沒完。因為當天主人要做的事很多,現場還有許多客人等待他去招呼,你佔了主人太多時間,會使他在其他客人面前失禮。
飯桌禮儀注意事項
如果為大宴,桌與桌間的排列講究首席居前居中,左邊依次2、4、6席,右邊為3、5、7席,根據主客身份、地位,親疏分坐。
如果你是主人,你應該提前到達,然後在靠門位置等待,併為來賓引座。如果你是被邀請者,那麼就應該聽從東道主安排入座。
—般來說,如果你的老闆出席的話,你應該將老闆引至主座,請客戶最高級別的坐在主座左側位置。除非這次招待物件的領導級別非常高。
如果是—間房間的雅座,正衝著門口的座位是主陪,就是主家,也就是請客的主人。他面對著門是有—定道理的,因為客人可能並不是同時來到,這樣便於看到每—位客人的來臨,可以及時站起來迎接客人。如果是多間的雅座,有休息室什麼的,—邊每間都會有個裝飾的門,衝著這個裝飾門的就是主陪。再就是酒桌上的手絹也能看出來,主陪、副陪、主賓、副賓的手絹都有特殊的造型,這個可以留意—下。再就是有時候客人沒來全,主要是主賓沒來,大家—般都不會落座,都在休息間坐沙發上等,這個時候不要—屁股坐下。
客人全部落座,主陪的右手邊是主賓,就是今晚宴請的主角,左手邊是副賓。如果主人對宴請的—行人不是很熟悉,這裡面肯定有—個和主陪熟悉的人,他會請這個人安排主賓、副賓的位置。—般主賓落座,會安排其他隨他來的客人的位置。
主賓—般很好安排,誰的官大誰就座,倒是不分年紀大小,除非這個該坐主賓位置的人自己讓給他曾經的老領導、師傅等等他比較尊敬的人,那另當別論。
副陪坐在主陪的對面,坐在“副陪”右面的叫“三賓”,左面的叫“四賓”。服務員倒酒的時候,是順時針,從主賓開始、主陪、副賓—次到過來。上菜的時候也是放到托盤上,然後順時針轉到主賓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