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金錢觀初三作文範文

  君子愛財取之以道,那麼你的金錢觀是怎樣的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同學們參考。

  我的金錢觀初三作文篇一:

  人們都喜歡金錢,所以大家都拼命工作去掙錢。但有些人不務正業,卻去偷、去搶別人的錢財。但是偷了搶了別人的東西,最終還是會被警方捉拿歸案而落入法網的。就算僥倖沒有被捉住,但你在花費偷搶來的錢財的時候,如果尚有一點人性的話,你自己心裡也會感到難為情,感到不安。如果你花完了錢難道又去偷、去搶不成?這樣下去早晚會被警方捉住的,最終會受到法律的懲罰。我奉勸這些人要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用自己的勞動和汗水來獲得自己的錢財。

  錢是人們生存的經濟基礎,因為錢可以買到任何生活用品。正因為這樣現在上班的人們大多數是衝錢而來的。為生計所迫,如果沒有工錢或報酬誰還會來工作呢?據我在新聞裡所知,有些工廠有時好幾個月不發工資,害得工人們大清早就堵在工廠的門口討個說法。依我看來,那些工廠如果沒有充足資本,沒有誠信,就不要開張、招工了。現在搞得眾怒難息,又如何收場呢?

  金錢不是萬能的,因為它也有買不到的東西。像時間或者說光陰,就是再多的錢也難買到。有些人不珍惜時間,浪費了光陰。我真想說兩句名言來奉勸他們。一句是針對時間的:“珍惜時間就是愛惜生命。”雖然我忘記了這是誰說的,但我覺得很有道理。另外一句是針對光陰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話更是十分清楚的說明了金錢和光陰的關係了。因為光陰作為時間過去了就過去了,永不復回。就如你現在長大了,你能用金錢買光陰並讓光陰把你送回小時候嗎?

  錢不是萬能的,比如就買不到時間;但沒有錢又是萬萬不能的,因為人們要用金錢獲得生存。所以我們要正確對待金錢,做金錢的主人,不做金錢的奴隸!

  我的金錢觀初三作文篇二:

  從小媽媽沒有給過我零用錢,有什麼需要,總是向媽媽拿,所以我對金錢沒有很清楚的概念。

  初一時,在一次考試中我進入紅榜,排在全校第四十八名,因此拿到兩百元獎學金。我非常高興,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賺到的錢。回家後,出於習慣,將錢交給媽媽,想不到她竟叫我自己存起來。在一次春遊,我將這二百元花到剩下不到五十元。看到這辛苦得來的錢剩下這麼一點,覺得十分可惜,一來因為是自己第一 次賺的,二來是因為下次拿到錢還不知要多久。自從這次之後,我學會珍惜金錢,並擁有良好的儲蓄習慣。

  前不久,我的一位同學去魔術道具專賣店買了一個“十元”,其實是把一個十元切成一半,讓別人以為是用牙齒咬出來的。當他拿給我看後,便要我猜猜看一個 “十元”要多少錢,我從五十元開始猜,一直猜到兩百元,沒有一個正確,後來他才公佈答案:“六百元!”天呀!為了一個“十元”,他居然花了六百元。事後我 覺得他花這些錢很不值得。

  我想應該有很多人聽過這個故事:有個富翁有一大堆金子,他每天都會把金子拿出來看一看。有天,他的金子被偷走了,他十分傷心,朋友建議他說:“你可以找一堆石頭,每天都把它們拿出來,像看金子一樣看一看。”看在旁人眼裡,富翁的那些金子,就如同石頭一樣,無法發揮作用,對生活毫無幫助,沒有什麼價值。

  我始終認為,把錢花在“需要”的地方,對錢適當的管理,養成儲蓄的習慣,遇到要花錢時不要捨不得,就是正確的金錢觀。對我來說,錢,夠用就好。

  我的金錢觀初三作文篇三:

  金錢是什麼?上了政治課以後我知道,金錢就是貨幣。貨幣為何物?就是一般等價物。說到底金錢還是一種商品,只不過這種商品比較特殊,人們可用這種商品去換其他商品。由此金錢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誰只要持有了金錢,就可以換到一切他想要的東西。所以那麼多人爭著搶著要金錢。

  在我的眼中金錢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符號,它本身並不能代表什麼,可是它背後的價值卻遠遠不止於此。到底是誰賦予了它如此高的價值?是我們自己嗎?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呢?我帶著這些疑問走進了政治課本。

  金錢很重要,如果沒有了金錢,整個社會將會陷入一片混亂。因此首先我們要重視金錢,要重視其內在的價值,不要只是簡單的把它當作是一種工具而不加以愛護,肆意損壞,甚至是鄙夷不屑。有這麼一種人,自以為很清高,整天將“我視金錢如糞土”之類的話掛在嘴邊,好像從內心裡鄙視金錢一樣。對於這種人,我只能送給他三個字:假清高。人生活在這個社會,必定得和錢打交道。你說等你快餓死的時候你還會張著嘴巴嚷嚷諸如“視金錢如糞土”之類的話嗎?肯定早就求人家給你飯吃了。所以不要過分鄙視金錢。

  相反,另一種人,將金錢看的太重。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葛朗苔,臨死了還捨不得點兩根蠟燭。這或許是個極端的例子,但也反映出有人將金錢看的太重。金錢固然好,可太多的金錢就是負擔,就是煩惱。你說你整天揹負著金錢的枷鎖生活,還能快樂嗎?還能幸福嗎?

  那究竟該怎樣看待金錢?我們先來看看偉人們是怎麼做的。大總統孫中山一生與無數金錢打交道,他的遺產只有價值兩千元的書和一所五間房的住宅;為支援馬克思從事理論研究,恩格斯長期忍受“鬼商業”的折磨,幾十年間,他對馬克思的資助不下拾萬英鎊,書寫了一個偉大的友情神話;諾貝爾一生致力於科學研究,家道幾起幾落。死後,他以千萬美圓的家資獎勵那些對人類有特殊貢獻的精英們。與諾貝爾精神相比,不菲的獎金又算得了什麼?當代首富比爾·蓋茨,擁有數百億美元巨資,卻從不亂花錢。為了少付幾美元的停車費,他寧肯繞道而行。他直言“要物有所值”,並宣稱:六十歲以後把全部財產捐給社會,開始新的生活。

  偉人的金錢觀,我覺得應該辨證的去看待金錢,既不能太鄙視也不能太重視,以一顆平常心去看待金錢,你會覺得其實金錢也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