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太極腰腿基本功

  不瞭解的人還以為太極拳術不善用腿法,殊不知太極拳式中凡虛步之處均含有腿法,而太極拳的奧妙正在於此,只有學練到相當程度後才能瞭解。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中國功夫有言:“內煉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為什麼武術功夫特別強調抻筋拔骨?

  骨是人之架,筋是骨之束。筋縮而骨節黏,筋拔而骨節開,筋萎縮則骨質鬆。筋又靠氣血營衛,靠神經調理,靠血液供養。支撐人體之骨架有72節。 在72節中負荷最重的是膝關節,其次是踝關節,還有腕關節。當然,其他各關節並非不重要。所以,抻筋拔骨,拉長四肢,腰腿基本功是學武中重要的必修課程。

  通過抻筋功夫,把身體韌帶拉長,可使筋有彈性、骨質強壯、肌肉有力。我國武術中無論何門何派,都須求腰腿靈活、虛實分明、步法穩健而無浮漂之 弊。所以練少林拳者,在初學時必先學習基本功,要使腰腿柔和靈活、穩實有力,作為練拳術及器械的基礎功夫。少林派如此,太極拳其實也不例外。武術的基本功 就如同蓋樓房必須有深厚的基礎。

  練習拳術之初,也同練習其他體育專案一樣,先應做些準備活動,使身體微微發熱、血氣和順。雖然各門各家要求不同,但準備活動總不外是抻筋劈 叉、彎腰踢腿、轉臂擴胸等等動作。練習腿部的柔韌性是初學武術的人的必修之課,有必要把自己的兩條腿練得“軟”一些,為自身創造好條件,以便以後容易完成 劈叉、高舉腿、二起腳、旋風腳等比較難的動作。把腿練“軟”,要軟中有硬,用武術的術語說就是要“柔韌”。

  一、練基本功注意事項和訓練步驟

  練習腿部柔韌性的方法,首先是“抻筋”,然後再用壓、耗、踢等多種方法,其實重要的是每天能堅持。

  1 練時可穿布底鞋或軟膠底而沒有後跟的鞋,衣服以寬鬆式、中國製式最為適宜,運動服也可。

  2 練習時間與方向:早不朝東,晚不向西,午不朝南,永不向北。時間以早上和晚上為宜,午後也可以。5時至7時、15時至16時、21時至22時為最佳練習時間。如有其他情況也可自行安排。

  3 年齡與功夫進度:成年者,侶歲以上萬不可強化激烈進行,更需長久堅持。少年若10歲上下者,正是練習基本功的好時候,但應該注意方式方 法,不可稍加勉強,當漸漸從事。此時正處於生長髮育期,尤需注意勿使過急。這種柔韌性功夫,女子比男子易成且見效快。功夫進度要依據自我抻筋時疼痛感的大 小掌握好分寸,切記“疼長,麻抽,酸別練”。

  4 特別提示注意以下兩點:

  1抻筋的過程需要忍耐力和持續性,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如果7天擱下不練抻筋,前面抻出來的筋就會又縮回去,等於沒練。

  2抻筋動作“突擊猛進”有危險性,抻筋進度必定要符合人體生理效能和科學性。本人見過多例用力過猛導致腰及腿部筋肌撕裂落下殘疾的,所以千萬不可急功近利。
 

  5 “抻筋耗腿”的步驟:

  一般“抻筋耗腿”,是用一條腿支撐身體的重量,另一條腿伸直,腳跟擱放在一定的高度上,然後通過上體前俯或兩手向下壓膝的動作,拉長被壓腿的踝、膝、髖各關節的韌帶及腿部後側的肌群。

  還有更好的一種方法。我10歲開始抻筋,一直就用這個方法,很方便。這個方法是藉助樓梯的第一級臺階,或是藉助馬路牙子的垂直面,將一條腿蹲 下,另一條腿伸直將腳跟蹬住垂直面,腳底後跟注意不可離開垂直面,身體慢慢站起來,通過上體前俯或兩手摸住前腿膝蓋,拉長被壓腿的韌帶及腰部、腿部後側的 肌群。

  然後,再逐步進行以下步驟:

  1預備式。

  2站起身。

  3先用上肢胳膊肘尖接觸到腳尖,保持住。

  4再用頭部前額接觸到腳尖,保持住。

  5再用鼻子尖接觸到腳尖,保持住。

  6最後,用下巴尖接觸到腳尖,保持住。

  這樣左右腿反覆地抻筋耗腿,每天每次左右腿各要抻、耗15分鐘。這樣抻筋至頂級,少年需要一年,成年人則需要兩三年的不懈努力,逐步達到提高 腿部柔韌性的目的。為了避免肌肉和韌帶的拉傷,千萬不可急於求成。在“抻筋耗腿”之前,要做好準備活動,可先跑跑步、做做放鬆,再開始做此項功課。

  6 踢腿訓練

  古人言:“打拳不遛腿,必定是個冒失鬼。”要先抻筋,再遛腿,又稱“踢腿”。“踢腿”也是武術基本功的內容之一。無論是初練武術者,還是有較 長習武年限者,都必須堅持練習。“遛腿”的內容包括正踢腿、斜踢腿十字腿、側踢腿、裡合腿、外擺腿、後撩腿倒踢紫金冠,以及其他多種腿部的活動方 法。最後再從事拳腳及器械的套路活動,同時更應抱著愉快輕鬆的情緒來從事鍛鍊,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二、腰腿基本功也是太極拳的必修課

  內家拳的功夫要想提高,就必須在抻筋拔骨上下工夫。傳統拳術攻防之道對人體“外形”最基本的要求是“柔弱無骨”,只有自身外形達到“柔若無 骨”,才能適應拳術攻防較技時“隨其變化而用招法”的法則。老子《道德經》中說:“骨弱筋柔而握固。”“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只有自身形體達到 “柔弱無骨”的至柔藝境,才能有“柔曲”的走化,才能達到攻擊時率直的內氣之至剛之用,才能有“黏走相生,化打合一”的功夫之虛靈妙境。傳統拳術的精髓即 在此。拳諺說:“形體應當似水流。”要想提高拳藝特別是內家拳的功夫,必須在抻筋拔骨上下工夫。

  現今,人們都認為太極拳無腰無腿,更無初步入門奠基的方法,此種認識是錯誤的。現在學練太極拳者都在走“捷徑”而不願下苦功,初學者一開始就練太極拳套路,傳授者自己都沒有練過基本功,學員們就更不知道什麼是基本功了,結果就這樣把中國武術的基礎功夫遺失乾淨了。

  前輩習練太極拳者,在練拳之初必先習練腰腿的柔韌性及馬步站樁、川步站樁、蹬腿、踹腿等法,使腰腿靈活、穩實有勁,再由、捋、擠、按等單式, 練到腰身腿腳一致,前進、後退、閃避、升降隨心所欲,然後再練太極拳術。實際上,太極拳一招一式都以腰腿為主動,無腰腿功夫就難把動作做得自然和姿勢正 確、圓轉到位、形神合一,更難懂勁。譬如發勁,手的黏拿只是輔助,其主動樞紐在腰在腿。拳經講:一巧破千斤。化勁亦然。如僅以手化,既費力又遲鈍,終不如 用腰腿靈巧。拳諺有言:“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今多有練此拳術不精者,須知多是沒有注重練習腰腿之原故。

  在傳統太極拳架勢中明顯露出形的腿法只有6種,即左右分腿、踢腿、蹬腿、飛腳、單擺蓮腿及雙擺蓮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