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焦的知識

  攝影入門,關於對焦那些事快來了解一下吧

  5招選好對焦位置

  要想拍出好照片,選擇對焦位置是關鍵。拍攝不同的場景、不同的景深,或者營造不同的意境,都需要選擇不同的對焦位置。

  1

  要拍出整體清晰的泛焦效果

  當拍攝整體畫面都清楚的風光照片時,除了縮小光圈、採用廣角焦距拍攝外,其物件位置一般都選擇畫面的前1/3 處,因為對焦點後的景深是之前的兩倍。各種光圈和焦段組合都可以使用這個法則。同時要記住,光圈越小,焦距越短,距離被攝物體越遠,景深就越大。

  2

  慢速快門拍攝流水時

  使用慢速快門拍攝流水時,應該將焦點對準在靜止的物件上,例如,旁邊的植物、岩石等,從而使整個場景在經過長時間曝光後,形成鮮明的動靜對比。

  3

  沒有清晰的對焦範圍時

  如果所拍攝的畫面沒有具體的對焦範圍,則可以將對焦位置選在靠近自己的畫面1/3 處。

  4

  當主體未能成功對焦時

  當主體不能成功對焦時,可以尋找相同距離的物件進行對焦。只要在不改變光圈、焦距及拍攝距離的情況下,保證對焦物件和主體處在相同的距離,那麼便可以保證主體的清晰度。

  5

  近景和遠景距離大時

  當近景和遠景距離大時,應將對焦位置選擇在近景上。通常近景會比較大

  和搶眼,所以,最好能保持清晰,因此,應優先對焦。

  10個使用手動對焦的理由

  好機友攝影 2015-03-12

  自動對焦***AF*** 現在是數碼相機的基本配備吧?甚至有些相機,會標榜自己是全球***自動***對焦最快,但其實這技術只是發明了半個世紀 ***參考***,在以前人們都是手動對焦 ***MF*** 的。不過顯然這是很好的發明,所以大多數人大多數情況都用自動對焦,方便嘛,然而自動對焦絕不是萬能,下面是我們給廣大攝影愛好者的建議,以下有10個情況,你應該使用手動對焦。

  1. 光線不足

  在光線不足的時候,如果你繼續使用自動對焦的話,那麼你會發現,你的自動對焦功能幾乎失效了,不管是使用什麼測光方式,在弱光環境下,手動對焦會讓你很好的避免這種情況。

  2. 對比度不夠

  即使光線充足,但如果拍攝如一幅淨色的牆壁,自動對焦就會失效,這個時候你可能要把鏡頭擰開,用其他東西來對焦,半按快門回來再拍攝,又或是手動對焦。

  3. 拍攝野生動物

  不少野生動物的耳朵都非常靈敏,自動對焦那do的一聲,往往足夠嚇跑牠們,而何況在不少野外環境,可能樹木之類干擾太多,往往要數次對焦才能夠成功,do來do去不跑才怪。

  4. 拍攝風景

  拍攝風景時,不少人都希望能拍出整體風景都清晰的畫面,因此會收細光圈,製造較深的景深,而當中「超焦距」更是一個有效方法,但如果用了自動對焦則會改變了對焦。關於「超焦距」請參考這裡。

  5. 拍制HDR

  拍制HDR,其實就是結合幾張除了曝光之外,其他完全相同的照片,如果用了自動對焦,則每張相之間可能會在對焦點上有所不同,導致拍制失敗。

  6. 高速動作

  在拍攝高速移動的物件時,自動對焦會嘗試跟隨主體的距離變動,但大多情況都失效。

  7. 隔著玻璃拍攝

  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應該隔著玻璃拍攝,但有時例如乘搭飛機,或是參觀水族館,都有這個需要。那麼換做手動對焦,避免對焦於玻璃上的汙跡,或是玻璃上的倒影吧。

  8. 拍攝人像

  人像攝影往往最重要的就是拍攝眼睛,但配合大多數人都會使用的大光圈淺景深,如果自動對焦在眼睫毛或是鼻尖上的話,眼睛就會變得模糊,破壞靈氣了。

  9. 微距攝影

  由於景深太淺了,這個對相機來說自動對焦變得很困難,甚至隨時亂來,手動對焦可幫助你控制影像。

  10. 進行三分法構圖

  很多相機預設了對焦在中間,因此在進行三分法構圖時,便不容易正確對焦,這個要留意了

  無論如何,自動對焦的確是非常方便,但我們都該學習手動對焦,在適當的情況下就能夠有效控制影像,而且據說,熟練的話,手動對焦是可以比自動對焦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