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烏塔讀後感

  烏塔是語文課本的一篇文章。讀完這篇課文,小學生都有什麼讀後感要寫?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假期閒著沒事,翻開上四年級的語文書。我的眼睛停留在《烏塔》這篇文章上,便寫下了這篇讀後感。

  我認為烏塔比我快樂,她小小年紀就可以單獨在歐洲旅遊,見到非常多美麗的景色。我只在課本看過威尼斯、埃菲爾鐵塔,我多麼想像烏塔一樣親自去看看啊!就因為烏塔見多識廣,所以我覺得她比我快樂多了!

  當然,中國和外國的家長有很多的不同。我非常向往外國孩子們的生活方式,我羨慕烏塔有朋友式的爸爸媽媽。因為他們給孩子很多自由的活動空間,不像我的父母總是不準這個,不準那個,從小就把我嚴嚴實實地包管起來,沒有給我希望得到的自由空間。我就像溫室裡的一顆小草,不經風雨,不見彩虹。而中國的家長卻認為他們非常體貼孩子,他們不準孩子們做冒險的事,是出自於對我們的愛,他們以豐富的經驗來告誡我們,以防我們做錯事、走彎路。但我覺得愛的方式有很多種,愛的最高境界是理解和支援。烏塔的父母就支援她做她喜歡做的事,這樣的愛是最崇高的!

  我想把自己和烏塔做個比較,我認為烏塔比我的生活更豐富多彩!它能夠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旅遊的快樂、打工掙錢的快樂。而我呢,整天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唉!沒辦法,正如我老媽所說,我的任務就是學習!烏塔是快樂、自由飛翔於藍天之間的蒼鷹,我只是在籠中在待飛的小鳥!

  父母們啊!讓你的孩子們有很強的獨立生活的能力吧。不是溺愛,而是支援孩子們做他們喜歡做的事情,是給他們自由的空間!

  初二:秦於洋

  篇二

  烏塔,僅僅是一個14歲的小姑娘,卻自己一個人遊歷歐洲!這對於沒有出過遠門的孩子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

  在中國幾乎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要是真有一箇中國孩子要外出旅遊,即使自己願意,可是,他的父母一定是一千一萬個不同意。怕孩子遇到危險啦,又怕孩子餓肚子啦……。總覺得孩子永遠長不大,把他們當成心肝寶貝兒來看待,含在嘴裡怕化,抱在手上怕掉。

  現在的中國孩子,在家裡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人百般呵護,什麼事都不讓做,而文中的烏塔卻大不一樣。

  烏塔是德國漢堡人,與作者在羅馬的旅館裡見了面,作者對烏塔的獨自旅行感到驚訝。烏塔說她用三年的時間來準備旅行,在家早就設計了旅行路線和日程,她還在假日外出掙錢,讀了許多與要旅行的國家有關的書籍。

  烏塔是剛出生的小鷹,被老鷹拋下了山崖,歷經磨難,終於成了搏擊長空的雄鷹。我們是剛出生的小雞,被母雞緊緊地護在胸下。希望父母開啟逆愛之鎖,給我們一份真正的自由,能在蔚藍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篇三

  今天我讀了《烏塔》這篇課文,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烏塔是一個年僅14歲的德國小姑娘,她居然獨自一人遊遍歐洲,真是了不起!她的行為令人十分敬佩。

  烏塔為了旅遊歐洲,做了三年的準備工作,她在家裡就了旅遊路線和日程,收集了歐洲各國的旅遊指南,每到一地她總要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為了掙旅費,她每個週末都要去幫餐館或者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帶小孩......總而言之,烏塔是一個具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小姑娘。

  看到烏塔,我就想起了我們中國的少年兒童。我們雖然學習成績不錯,但是在獨立性方面和外國小朋友相比,差距真是太遠了。平時,我們在家裡就像“小皇帝”、“小公主”,總是依賴父母,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而且上學、放學都要家長陪同,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就變成了溫室裡的花朵,花盆裡的蒼松,怎麼經得起風吹雨打呢?我多麼希望我們中國的家長,鬆開你們的“手”,讓我們到生活的風雨中去磨鍊自己,讓我們在磨礪中去生活,磨礪中去成長,使我們越來越堅強。而我們學習烏塔並不是要模仿她獨自外出旅遊,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賴思想,培養自己獨立生活能力和自主的精神。

  我們雖然從電視和書本瞭解了一些知識,看到了世界的樣子,但僅僅從電視和書本上得到的知識是不完美的,必須要有親身的經歷,親身的體會,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美麗,生活的精彩,才能真正地去了解世界,感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