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與期貨交易有什麼區別

  股票與期貨交易的區別:證券交易的獲利是來自於企業的收益,超越企業收益的東西必然還給市場,所以企業每年的增長就是我們的增長。對於優秀的企業,它必然年複合增長超過15%,如果是成長中的優秀企業,這個數字更高,即使放在一個較長時期,也可以達到25%。所以,巴菲特的年複合22%左右這個數字是很絢麗。

  期貨交易中,先看下指數期貨,因為指數是所有企業增長的體現,我們可以把它等值於GDP增長,結論是指數期貨如果按投資角度進行,年增長不會超過GDP增長率,在10%左右。再看下商品期貨,它是由少數幾十種主要商品組成,商品價格反映的是供需關係。一般而言,從人類的發展看,由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會盡力滿足需求的增長,商品價格應該是逐漸下降的,即使是所謂不可再生資源,如石油,人們也會找到替代產品,因此從長期講,價格是不可能上升的,當然由於替代過程的漫長,價格會顯現一段時期的上漲。那麼長期看,商品價格的上漲,只能是通貨膨脹的結果。

  所以,商品期貨的收益是來自於通貨膨脹,絕大多數商品價格都是這個結論,也許有例外也只能是極少數。通貨膨脹率的年增長是多少呢?好象合理派說是不超過5%,美國曆史上通脹率最高的時候大約是20%,撒切爾夫人上臺前英國的通脹率也非常高,不過這麼嚴重的通脹率是不太可能維持很長時間的。所以通脹率能夠長期維持在10-15%已經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水平。

  結論就是商品期貨如果按投資角度進行,3倍槓桿下長期年通脹率5%,每年的收益不會超過15%。對比一下,很明顯,對優秀企業做投資的收益,將遠遠超過按投資法做期貨交易的收益。接下來就可以明確,在期貨交易中應該完全採用投機法,低槓桿的投機法。

  相關知識閱讀:

  股票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或投資者公開或私下發行的、用以證明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並根據持有人所持有的股份數享有權益和承擔義務。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每一股同類型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即“同股同權”。股票可以公開上市,也可以不上市。在股票市場上,股票是投資和投機的物件。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股票的基本簡介

  股票是股份制企業所有者擁有公司資產和權益的憑證。上市的股票稱流通股,可在股票交易所***即二級市場***自由買賣。非上市的股票沒有進入股票交易所,因此不能自由買賣,稱非上市流通股。

  股票持有人享有多種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的權利、參與公司重大決策的權利、投票表決的權利、收取股息和分享紅利的權利等。此外,公司一旦破產清算,股東享有法定程式的被賠償權利。與此同時,股東也要承擔公司運作中的所有風險。如果是上市公司,股東還要承擔有時與公司運作沒有密切關係的市場風險,其中包括股票市場、資本市場、金融市場等。[2]

  基本作用

  股票上市後,上市公司就成為投資大眾的投資物件,因而容易吸收投資大眾的儲蓄資金,擴大了籌備資金的來源。股票上市後,上市公司的股權就分散在千千萬萬個大小不一的投資者手中,這種股權分散化能有效地避免公司被少數股東單獨支配的危險,賦予公司更大的經營自由度。股票交易所對上市公司股票行情及定期會計表冊的公告,起了一種廣告作用,有效地擴大了上市公司的知名度、信譽。

  相關特徵

  股票投資是一種沒有期限的長期投資。股票一經買入,只要在股票發行公司存在,任何股票持有者都不能退股,即不能向股票發行公司要求抽回本金。同樣,股票持有者的股東身份和股東權益就不能改變,但他可以通過股票交易市場將股票賣出,使股份轉讓給其他投資者,以收回自己原來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