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面值計算公式

  債券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而債券面值要怎麼計算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關於債券面值

  債券面值是指債券發行時所設定的票面金額,它代表著發行人借入並承諾於未來債券到期日,償付給債券持有人的金額。

  由於貼息債券的購買價低於債券面值,此外,債券發行有溢價發行和折價發行,因此,債券面值和投資債券的本金不一定相等。

  債券面值首先要規定票面價值的幣種。一般來說,在國內發行的債券通常以本國本位貨幣作為面值的計量單位;在國際金融市場籌資,則通常以債券發行地所在國家或地區的貨幣或以國際上通用的貨幣為計量標準。此外,還要根據債券的發行物件、市場資金供給情況及債券發行費用等因素,確定債券的票面金額。

  債券收益率計算方法

  1、債券收益率=***到期本息和-發行價格/發行價格*償還期限****100%

  2、由於債券持有人可能在債務償還期內轉讓債券,因此,債券的收益率還可以分為債券出售者的收益率、債券購買者的收益率和債券持有期間的收益率。各自的計算公式如下:  債券出售者的收益率=***賣出價格-發行價格+持有期間的利息/發行價格*持有年限****100%

  3、債券購買者的收益率=***到期本息和-買入價格/買入價格*剩餘期限****100%

  4、債券持有期間的收益率=***賣出價格-買入價格+持有期間的利息/買入價格*持有年限****100%

  5、如某人於1995年1月1日以102元的價格購買了一張面值為100元、利率為10%、每年1月日支付一次利息的1991年發行5年期國庫券,並持有到1996年1月1日到期,則:債券購買者收益率=[***100+100*10%-102***/102*1]*100%=7.8%

  6、債券出售者的收益率=***102-100+100*10%*4/100*4****100%=10.5%

  7、再如某人於1993年1月1日以120元的價格購買了面值為100元、利率為10%、每年1月1日支付一次利息的1992年發行的10年期國庫券,並持有到1998年1月1日以140元的價格賣出,則債券持有期間的收益率=***140-120+100*10%*5/120*5****100%=11.7%。

  債券具有的特徵

  1、期限性

  債券是一種有約定期限的有價證券。債券代表了債權債務關係,要有確定的還本付息日。當債券到期時,債務人就要償還本金。

  2、流動性

  流動性是指債券可以在證券市場上轉讓流通。債券具有流動性,持券人需要現金時可以在證券市場上隨時賣出或者到銀行以債券作為抵押品取得抵押借款。債券的流動性一般僅次於儲蓄存款。

  3、收益性

  收益性是指債券持有人可以定期從債券發行者那裡獲得固定的債券利息。債券的利率通常高於存款利率。債券的收益率並不完全等同於債券的票面利率,而主要取決於債券的買賣價格。

  4、安全性

  債券的安全性,表現在債券持有人到期能無條件地收回本金。各種債券在發行時都要規定一定的歸還條件,只有滿足一定的歸還條件才會有人購買。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債券的發行者都要經過嚴格審查,只有信譽較高的籌資人才被批准發行債券,而且公司發行債券大多需要擔保。當發行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要優先償還債券持有者的債券。因此,債券的安全性還是有保障的,比其他的證券投資風險要小得多。

  債券的安全性,是指債券在市場上能抵禦價格下降的效能,一般是指其不跌破發行價的能力。債券在發行時都承諾到期償還本息,所以其安全性一般都較高。有些債券雖然流動性不高,但其安全性較好,因為它們經過較長的一段時間後就可以收取現金或不受損失地出售。雖然如此,債券也有可能遭受不履行債務的風險及市場風險。前一種風險是指債券的發行人不能充分和按時支付利息或償付本金的風險,這種風險主要決定於發行者的資信程度。一般來說,政府的資信程度最高,其次為金融公司和企業。市場風險是指債券的市場價格隨資本市場的利率上漲而下跌,因為債券的價格是與市場利率呈反方向變動的。當利率下跌時,債券的市場價格便上漲;而當利率上升時,債券的市場價格就下跌。而債券距離到期日越遠,其價格受利率變動的影響越大。

  5、自主性

  債券具有自主性,企業通過發行債券籌集到的資金是向社會公眾的借款,債券的持有者只對發行企業擁有債權,而不能像股票那樣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另外,企業通過發行債券而籌集的資金,可以根據其自身生產經營的需要自由運用,不像銀行借款那樣有規定用途,其資金的使用情況要接受銀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