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出事故後第一件事要做什麼
交通事故每天都在發生,每一起交通事故付出的都是血的代價,那麼,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開車出事故後第一件事要做的事項一、肇事者一方應如何處理
1、停車確認受害者狀況並救護受害者。若事故發生傷亡時,應立即採取救護措施,必要時應立即送附近醫院檢查搶救或撥打120,使受害者最快得到救助。
2、迅速報警。無論是肇事者自己還是委託他人報警都要說清楚:交通事故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死傷人數及受傷者的傷勢;損壞的物品及其損壞程度;就該事故已採取的措施。
3、嚴防再次事故的發生。發生事故後,要持續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並在來車方向50米以外的地方設定警告標誌,以免其他車輛再次碰撞。對油箱破裂、燃油溢位的現場,要嚴禁煙火,以免造成火災,擴大事故後果。
4、保護事故的現場。除搶救傷者外,其他現場車輛應保持發生事故後的原樣,必須移動時應標明位置,便於交通事故處理機關人員勘查現場,查明事故真實情況。
5.收集必要的證據並通知保險公司。交通事故發生後,肇事者收集以下證據:受害者情況、現場情況目擊者情況等。機動車一般都有保險,要進行第一時間備案。
開車出事故後第一件事要做的事項二、受害者一方如何處理
1、確認肇事者並馬上報警,確保事故能夠及時得到處理,如果自己有受傷情況儘快撥打120,使自己得到救助,在接受相關治療後向有關部門報告
2、保護現場,收集材料。注意檢視周圍的情況,看看交通訊號燈的情況並檢視是否有目擊者能為自己作證。
3、如果肇事者要逃逸,記住肇事車輛的應立即記錄車輛號牌、車型、顏色等特特徵。
開車出事故後第一件事要做的事項三、其他相關人員如何處理
1、發生交通事故後,過往車輛的駕駛員和行人都有義務報案和協助報案。事故發生地附近有執勤交通警察的,可以向其報案。
2、現場工作人員,要看現場散落物等情況,確定現場範圍,進行封閉保護,不準車輛和行人進入;遇有下雨、下雪、颳風等自然現象,對現場可以造成破壞時可用席子、塑料布等將現場上的屍體、血跡、車痕、制動印痕和其他三落物等遮蓋起來。搶救傷者時,必須移動車輛或其他物品,也必須作出標記,以證明現場的變動情況。
交通事故本身的發生就是一次傷害,誰都不願意看見二次傷害的發生。中顧法律網律師希望通過這些平常的措施來提醒所有交通事故的當事者,希望他們在遇到交通事故的那一刻,採取正確適當的措施來避免二次傷害的發生。
交通事故高發的時段
午間:上午11時至下午1時。經過上午的勞累,人的大腦神經已趨疲勞,反應靈敏度減弱。加上有的長途車司機急於趕路,把本該吃飯的時間一拖再拖,有的乾脆每天只吃早、晚兩頓飯,中午時飢腸轆轆,腹中空空,手腳疲軟,極易出現意外。而午餐後人體內大量血液作用於胃腸等消化器官,腦部供血相對減少,因此會出現短暫的睏倦感和注意力分散。這段時間千萬不要急於加班開疲勞車。
黃昏:據不完全統計,每天17時至19時發生的交通事故約佔全部事故的1/4,因此尤需小心。黃昏時分光線由陰轉暗,司機容易出現視覺障礙,導致判斷失誤,措施不當。加上經過一天的旅途勞頓後,會出現眼乾、喉燥、頭暈目眩、耳鳴、出虛汗、打哈欠等一系列疲倦症狀。此時如不停車休息,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另外,行人在行走時也由於出現視覺障礙而導致觀察不清,躲讓過往車輛判斷不準,加之回家心切,行走速度快,也極易造成交通事故。
午夜:午夜1時至凌晨3時,萬物處於“休眠狀態”,使駕駛員容易產生道路“空曠”的感覺,於是便天馬行空,超速駕駛,結果常有長途駕駛員把車撞到路邊的樹上、建築物上還渾然不覺。而且這段時間人的生理節律處於大腦反應遲鈍、血壓降低、手足血管神經僵硬麻痺的狀態。由於極度疲勞,心臟功能不好的人還容易誘發心臟驟停、心肌梗塞和腦血栓等,這些都潛伏著交通事故的危機。
猜你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