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鸚鵡分辨公母的竅門有哪些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去飼養虎皮鸚鵡,因為其可愛的外觀使得人們很喜歡它,那麼該怎麼去分辨虎皮鸚鵡的雄雌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虎皮鸚鵡分辨公母的竅門,希望能幫到你。

  虎皮鸚鵡分辨公母的竅門

  竅門一:觀察鼻子處的蠟膜顏色

  虎皮鸚鵡鼻子部位的蠟膜顏色能夠反映出它們的性別、年齡等資訊,對於年幼的虎皮鸚鵡而言,雌性鸚鵡的蠟膜基本上是白色的,鼻孔周圍可能會帶有淺淡的粉色,而不具有這個特徵的就是雄性了。對於成年的虎皮鸚鵡來說,未發情或者剛發情的雌性鸚鵡的蠟膜呈現白色或者是薑黃色,而已經發情的則呈現褐色,未發情的雄性虎皮鸚鵡的蠟膜通常是暗淡的藍色或是藍色。

  竅門二:觀察體型

  公的虎皮鸚鵡的體型比較瘦小,眼睛很小,羽毛緊密,好動,喜歡蹦來蹦去的,而母的虎皮鸚鵡就顯得胖胖的,圓圓的,眼睛較大,羽毛鬆弛,但是它們不愛動,看上去很呆板。

  竅門三:觀察站立姿勢

  公的虎皮鸚鵡的站姿是挺胸抬頭,很有風度和氣勢的,帶有明顯的雄性特徵,而母的虎皮鸚鵡更喜歡趴著,即使站起來,也給人一種很溫順的感覺,就像小鳥依人的女生一樣。

  竅門四:觀察頭部的形狀

  公鸚鵡的頭型是背兒頭,頭又尖又小,而母鸚鵡的頭部扁平,圓潤,比公鸚鵡的頭部略大一些。

  竅門五:觀察尾巴的形狀

  如果尾巴呈現明顯的V字形,那它就是隻公鸚鵡,如果尾巴是W形狀,它就是母的虎皮鸚鵡。

  竅門六:觀察啃咬程度

  公的虎皮鸚鵡更喜歡啃咬,啃咬的程度也較大,而母的虎皮鸚鵡則表示十分喜歡啃咬,它們看上去更慵懶一些。

  如何調教虎皮鸚鵡的雛鳥

  1、調教從幼鳥起

  15日齡左右的雛鳥為最佳選擇。雛鳥清晨食慾較旺盛這個時候調教比較好。給雛鳥餵食的飼料以蛋小米為主,由主人親自餵食時間久了就會對主人有親切感以利日後的調教培養。

  2、家中所產雛鳥

  雛鳥和成鳥的分離時間要注意,以傍晚為宜,雛鳥即使一夜不進食也不會餓。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主人在調教鳥的時一定要有耐心前5天最為關鍵,如果鳥不適合應及時送回母鳥身邊。

  3、單隻飼養條件

  不推薦單隻飼養因為對虎皮鸚鵡的壽命有影響。虎皮鸚鵡的嘴巴有力並帶鉤,且喜歡啃咬東西應選擇耐啃咬的金屬絲籠。需要注意的是虎皮鸚鵡十分好動,必須要將容器牢牢固定住。

  虎皮鸚鵡的簡介

  1、特徵以及品種

  屬鸚鵡科原產澳洲南部,頭和背上羽毛呈黃色且有黑色條紋像虎皮,稱虎皮鸚鵡。體長約20釐米,頭部呈圓,喙部有鉤曲,腿較短,有兩腳趾向前,兩腳趾向後,易於攀樹、攀物。

  2、鳥喙性別辨識

  鳥喙上部鼻孔周圍有一層蠟,大部分性別可以由蠟的顏色來分辨,一般來說雄鳥幼鳥期蠟為淺藍綠色,成年後蠟變為藍白,而雌鳥幼鳥期蠟呈淺藍,成年後與面板色和白色相近。

  3、骨盆分辨雌雄

  不是所有的虎皮鸚鵡都可用蠟辨別,另一種辨別法是把鳥輕輕抓在手裡,用手指觸控骨盆部分。一般而且雌鳥骨盆間的縫隙比雄鳥大。這種辦法也適用於很多種鳥類的性別鑑定。

  4、鳥巢規格介紹

  標準長25釐米,寬約15釐米,高為15釐米長方形箱狀。鳥巢開直徑5釐米的口進出,鳥巢分內室和外室,室內用來產卵和孵蛋,外室是方便雄鳥給雌鳥餵食和不驚擾雛鳥。

  5、選擇餵養飼料

  虎皮鸚鵡相對金絲雀,畫眉等好伺候,主要飼料有穀子、葵花籽等。穀子算是虎皮鸚鵡的主食,如同人類的米飯一般。虎皮鸚鵡對葵花籽的喜愛如同人對生猛海鮮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