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麼做家務更輕鬆更快速

  做家務活是家庭中重要的事情也是很麻煩的事情,那麼在幹家務活的時候怎麼才可以又幹淨又快速的做好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如何做家務更輕鬆更快速,希望能幫到你。

  如何做家務更輕鬆更快速

  1、主動與被動

  主動區域是家裡每天都會碰觸的空間,包括***通道,抽屜和視線高度架子和櫥櫃。被動的區域在家裡常用的空間越少,包括客房、車庫或地下室,非常高和非常低的貨架上,角落壁櫥深處。

  2、開放儲存

  每個家庭都可以使用開放和封閉的組合儲存。但是你開放儲存應該在視覺上賞心悅目。在客廳裡,這是一個書本的好去處。同樣在廚房,它㛑可以將你的水杯之類的瓶瓶罐罐變成一幅美麗的畫面。

  3 、方便尋找

  當你希望能夠看到你收納櫃裡的東西,那麼清晰的容器是理想的選擇,可以控制鬆散物品整齊劃一。如果你使用不透明的容器,確保標籤清楚。

  4、使用易清理的

  玩具毫無疑問是孩子童年時最重要的東西,但是也毋庸置疑是最難收集的一項,我們可以利用一些方便整理清潔的東西來收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使用這樣的小籃子分門別類的收納,簡單的分類系統,便能讓家裡整齊許多。

  5、分組整理

  衣櫃及收納櫃裡可以採用分組整理的辦法,只需要一些簡易的收納箱就變的方便許多。

  同時不要忘記了在家裡準備一些急救的物品,方便在受傷時候使用,放在小箱子裡十分實用哦。

  6、玄關處理

  在玄關做一些設計,可以允許臨時物品的隨機放置,保證物品不被隨手亂丟,保持房間的整潔。例如設定幾個收納籃,小架子和一些掛鉤。

  7、抽屜細分

  抽屜裡,往往是儲存小物品的地方,可以將抽屜內的物品細分。例如廚房餐具,辦公用品,小而有用的家居用品,和日常必需品等。

  8、垂直儲存

  在空間不夠的時候,可以考慮拓展縱向空間,用架子增加內閣容量。

  9、選擇合適的容器

  當你發現你的一些最珍貴的物品——例如,舊的家庭照片,結婚禮服等物品被毀於儲存不當,是不是十分的心碎和懊惱。

  通過選擇合適的儲存容器可以避免這類事情的發生,照片和紙紀念品應存放在無酸的容器裡,紡織品應儲存在透氣儲存盒或袋內,選擇好合適的儲存容器才能夠長久儲存。

  10、低儲存重物

  重物保持在或低於腰部高度的位置,包括盒子,廚房裝置和一些其他物品。這個尤為重要,因為相信你也不想讓重物降落在別人的頭上。

  讓孩子做家務的方法

  一、物質獎勵。

  比如用家務換零花錢。這種做法極其有爭議性,有利有弊。有利的是,你用物質獎勵讓孩子知道什麼行為被你認可,小孩可以藉此形成不勞則無獲的意識。另外,小孩也需要一些零花錢,家長卡得太緊,會限制以後的財務管理能力。因此,用家務換零花錢的辦法,並非完全不可取,關鍵還是看家長怎麼引導。比如我上面說的一些朋友,對孩子必須做的事情***保持自己房間整潔***,是不給零花錢的。而對一些特殊專案,如洗窗戶,或是家裡“公共場所”的清潔,則與零花錢掛鉤。另外,如Fran說的那樣,要想借家務換零錢的辦法來鼓勵勞動意識,最好不要讓孩子要錢的時候才找你做家務,而是設立一個賬戶,形成一定的延緩效應,這更有利於理財訓練。

  二、行為獎懲。

  有些家庭在行為和結果之間建立關聯,藉此鼓勵小孩從事家務活動。比如Leah說的做完了家務才可以去逛商場、游泳,Cherisse說的完成了家務才可以和朋友去玩,屬於行為主義說的正向鞏固。而Jon的做法是,孩子不完成某事,就take privileges away。謂privilege,就是孩子享受的一些並非其權利的東西:吃喝住行這都是他們的權利,是必須的,而玩遊戲、給他們手機,則屬於“優待”***privilege***。孩子沒有做什麼事,把這些優待拿走,也是良好訓練,屬於“反向鞏固”, 同樣可以雕塑孩子熱愛勞動的行為。

  三、內在激勵。

  2015年,布朗大學的一份簡報指出,美國現在越來越多的大人,回到家裡感覺的壓力和負擔遠超過工作場所,家務的分擔,是很多成人的壓力源,也是很多矛盾的觸發點。作者強調,家長的側重點,應把家務勞動向著“照顧家人”的方向去引導,而不僅僅視其為差事和負擔。換言之,讓孩子做家務,是讓其有意識地去照顧自己,也通過分擔家人的家務,關心、照顧他們。這是儘量利用孩子人性優點來做事,強化他們的內心激勵。因此,應該在孩子完成家務之後,感謝、鼓勵他們對父母、兄弟姐妹的關心和照料。千萬不要吹毛求疵,說這不好那不好,這會形成一種精神懲罰,讓孩子認為不作為可能還簡單一些。另外一種內在激勵,是儘量一家人一起完成家務,甚至在做家務的時候開啟音樂,讓其變成非常快樂的家庭活動。

  孩子做家務的好處

  1.幫助孩子練習動作技能

  不同的家務可運動到不同的部位,疊衣服可練習到小肌肉,擦地板則可運用到大肌肉。

  2.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做家務看起來似乎只是簡單的重複性動作,但讓孩子先從和自己相關的事情做起,再擴充套件到其他家人,從小學著為家中盡一份心力,便可培養出責任感。因為家務本就是家中每個人的共同責任,整理自己的東西更是責無旁貸,大家生活在一起,自然都有責任參與整理和打掃。

  3.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孩子還能獲得自信心和成就感。雖然年紀還小,不能做得很完美,但在練習的過程中,孩子會發現自己有能力完成很多事,所以從中獲得自信。

  4.培養孩子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剛開始學習做家務,一定有做不好的時候,但是媽媽不需要著急,在練習過程中,孩子會觀察媽媽的做法,媽媽也可一步一步地進行示範講解,讓孩子通過模仿媽媽的動作來完成家務,這樣能讓孩子思考“怎麼做才能做得好”,進而學習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5.讓孩子練習分類與收納。

  家務中除了常見的打掃、清潔外,也包含了許多收納整理的部分,這個部分可讓孩子練習分類與配對等收納能力。例如襪子手套要一對一對地折在一起,還要將衣、襪、裙、褲等衣服根據屬性放進不同的抽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