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半島是
半島是指陸地一半伸入海洋或湖泊,一半同大陸相連的地貌狀態,它的其餘三面被水包圍。什麼?下面讓小編告訴你,請認真瀏覽哦哦。
阿拉伯半島
阿拉伯半島***阿拉伯文:شبه الجزيرة العربية***位於亞洲,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和科威特、約旦、伊拉克、以色列位於阿拉伯半島上。其中以沙烏地阿拉伯為最大。它從中東向東南方伸入印度洋。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向西它與非洲的邊界是蘇伊士運河、紅海和曼德海峽。向南它伸入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向東它與伊朗隔波斯灣和阿曼灣相望。
阿拉伯半島是伊斯蘭教的誕生地。伊斯蘭教的創教人穆罕默德在這裡出生和生活。半島上的麥加是伊斯蘭教的聖地。
常年受副高壓帶及信風帶控制,幾乎整個半島都是熱帶沙漠氣候區並有面積較大的無流區。半島沿波斯灣周圍有大量石油儲藏,給阿拉伯半島上臨波斯灣的國家帶來了巨大的財富。
阿拉伯半島***阿拉伯文:شبه الجزيرة العربية***位於亞洲,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和科威特、約旦、伊拉克、以色列等國位於阿拉伯半島上。其中以沙烏地阿拉伯為最大。它從中東向東南方伸入印度洋。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向西它與非洲的邊界是蘇伊士運河、紅海和曼德海峽。向南它伸入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向東它與伊朗隔波斯灣和阿曼灣相望。常年受副高壓帶及信風帶控制,幾乎整個半島都是熱帶沙漠氣候區並有面積較大的無流區。半島沿波斯灣周圍有大量石油儲藏,給阿拉伯半島上臨波斯灣的國家帶來了巨大的財富。
阿拉伯半島是伊斯蘭教的誕生地。伊斯蘭教的創教人穆罕默德在這裡出生和生活。半島上的麥加是伊斯蘭教的聖地。以阿拉伯半島為中心的阿拉伯帝國曾橫跨歐、亞、非大陸。21世紀阿拉伯半島上所有國家都以伊斯蘭教為國教。每年,世界各地有不少伊斯蘭教徒前往沙烏地阿拉伯西部的麥加和麥地那朝覲。
簡介
半島南靠阿拉伯海,東臨波斯灣、阿曼灣,北面以阿拉伯河口-亞喀巴灣頂端為界,與亞洲大陸主體部分相連,位於印度洋板塊。半島南北長約2240千米,東西寬約1200-1900千米,總面積達322萬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半島。
最大的為沙烏地阿拉伯,按國土的大小依次為葉門、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科威特、卡達和巴林。人口約3213.8萬***1990年***。沙烏地阿拉伯的領土佔了半島的75%。阿拉伯半島常年受副高及信風帶控制,非常乾燥,幾乎整個半島都是
阿拉伯半島熱帶沙漠氣候區並有面積較大的無流區,該區有七個無流國。農耕時只能用地下水。炎熱乾燥的氣候形成了大片沙漠,沙漠面積約佔總面積的1\3。半島南部的魯卜哈里沙漠達65萬平方千米。
半島上農產品很少,人民主要以牧業為生,多數放養駱駝。當地出產的阿拉伯馬和阿拉伯駱駝在世界上很有名。阿拉伯半島及附近的海灣中蘊藏著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島上許多國家都以此為經濟支柱。沙烏地阿拉伯是世界上生產石油最多的國家,石油工業的產值佔國民經濟總產值的80%以上,被稱為"石油王國"。
自然地理
阿拉伯半島位於亞洲西南,東臨海灣及阿曼灣,西傍紅海,南瀕阿拉伯海和亞丁灣,
亞丁灣西北界敘利亞沙漠,北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面積320多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與印度半島、中南半島並稱亞洲三大半島。東臨波斯灣、阿曼灣,南臨亞丁灣和阿拉伯海,西隔紅海與非洲大陸相望,北與亞洲大陸的分界大致在西起紅海東北部的亞喀巴灣北端東至波斯灣的阿拉伯河口一線。南北長2240千米,東西寬1200-1900千米,面積322萬平方千米,海拔1200-2500米。是古老平坦臺地式高原。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除西南端海拔2700-3200米的葉門高地外,僅在西南和東南部有小部分山地。
其中,西岸南段的希賈茲山脈高1500米,山峰多為死火山錐,最高峰哈杜爾舒艾卜峰海拔3760米。中部為廣闊的沙漠,面積約120萬平方千米,約佔半島面積的40%,較大的沙漠自北向南依次為大內夫得沙漠,代赫納沙漠和魯卜哈利沙漠。其中以魯卜哈利沙漠為最大,面積65萬平方千米。阿拉伯半島為一遼闊高原,三面是深溝切割的陡峭山脈,從紅海向東北地勢逐漸下降,直到波斯灣沿岸的東部低地,最高峰納比艾舒卜峰***An-Nabi Shuayb***高3760米,位於葉門沙那西北約32千米處。阿拉伯半島
阿拉伯半島地圖西部較高,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呈階梯狀。西部為希賈茲***漢志***--阿西爾高原;南段的希賈茲山脈海拔3000米左右;中部為納季德***內志***高原;東部是平原。半島西南角土地肥沃,宜於耕種。葉門氣候宜人,物產豐富,農業發達,素有"阿拉伯樂園"之稱。半島內的平原和部分高原被沙礫覆蓋,沙漠約佔全部面積的1/3。
無常年河流,雨季和山洪暴發時,山谷積水成河,天晴則乾涸無水。半島地處熱帶和亞熱帶,西部高原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東南部沿海地區有部分高地屬於薩瓦納氣候***熱帶稀樹林草原氣候***。其他廣大地區為熱帶沙漠氣候,普遍酷熱乾燥,四季氣候及晝夜溫差顯著,夏季白天最高氣溫達60℃左右,烈日炎炎,熱浪滾滾,酷熱難忍。降水量較少,西部沿海地區和山區,年平均降水量達500-1000毫米,西北部平均降水量為25-400毫米,阿拉伯高原年平均降水量低於100毫米以下,沿海地區降水在10月至次年5月之間。大部分地區冬季刮乾旱熱風。風源來自西亞南部和北非的熱帶氣團,常使氣溫在幾小時內上升20℃以上,給農作物生長和居民生活帶來嚴重危害。農田灌溉和居民飲水主要靠地下水。
阿拉伯半島緊接亞非兩洲,地當交通要衝,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半島西南的葉門曾是東西方海上貿易的樞紐。半島兩側的紅海和海灣,連通埃及和肥沃新月地帶,形成一條重要的東西交通的天然走廊。
歷史文化
自從伊斯蘭教在7世紀初的25年內興起,以及阿拉伯穆斯林以歷史上偉大帝國之一的創始者出現以後,穆斯林自己及與其有關係的民族便使用"Arab"一語來指稱所有具阿拉伯血統的人。而"Arabia"一詞或其阿拉伯語名稱"Jazirat Al-Arab"則用來指整個阿拉伯半島。但該地區的界定即使在伊斯蘭文獻中也不是完全一致的。
狹義地說,它所指的地區遠遠小於整個半島;而在古希臘和拉丁文獻中──以及後來的某些文獻中──"Arabia"一詞還包括敘利亞沙漠和約旦沙漠,以及幼發拉底河下游以西的伊拉克沙漠。同樣,"阿拉伯人"至少在伊斯蘭時代以前主要包括阿拉伯半島中部和北部的部落民。阿拉伯文化是閃米特文明的一個分支,由於這個原因,同時也由於它在一定的時期內受到閃米特姊妹文化的影響,有時很難確定什麼是阿拉伯所特有的文化。
因為有一條重要的通商路線經過它的側面,阿拉伯人沿其邊界同埃及、希臘-羅馬和印度-波斯文明接觸。土耳其人統治講阿拉伯語各國時所產生的影響較小,而佔壓倒優勢的西歐文化遲至殖民地時代才滲入阿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