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叫什麼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疆土遼闊,皆是地理風情。關注世界地理知識,有助於我們增長見識,瞭解不同國家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情懷。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嗎?下面學習吧小編將為你一一解答。

  一、地理概況

  馬來群島,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稱東南亞島嶼區,也叫南洋群島。它位於亞洲東南部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遼闊的海域上,由蘇門答臘島、加裡曼丹島、爪哇島、菲律賓群島等2萬多個島嶼組成,沿赤道延伸6100公里,南北最大寬度3500公里,總面積約243萬平方公里,約佔世界島嶼面積的20%。群島上的國家有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東馬來西亞***、東帝汶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大部分地區***。新幾內亞島有時不納入馬來群島。

  二、形成原因

  馬來群島位於三大板塊交界處,根據板塊的運動方向,馬來群島中的菲律賓群島及其外側海溝是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相撞形成的,馬來群島中的大巽他群島和努沙登加拉群島及其外側的深海溝則是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相撞形成的。

  三、人文信仰

  馬來群島的居民多信仰伊斯蘭教。也信仰佛教和回教。馬來人***Malays***居住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汶萊和其他國家仍以馬來人為族稱的居民。多為新馬來人的後裔,社會、經濟和文化比較發達。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些馬來人之間也開始出現差異,各具民族特點。馬來西亞的馬來人,自稱馬來由人。主要分佈在馬來半島中南部和沙撈越地區。多混有華人、印度人、泰人和阿拉伯人的血統。使用馬來語,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有多種方言。原用阿拉伯字母文字,後改用拉丁字母。原信印度教、佛教和萬物有靈,15世紀末大多改信伊斯蘭教,屬遜尼派。有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家庭組織除南部森美蘭州母系制佔優勢外,一般都為雙系制。馬來人以農業為主,種水稻、橡膠、椰子、咖啡、金雞納樹和油棕等,有卓越的蔬菜栽培技術。漁業和航海業發達。

  三、氣候環境

  馬來群島的氣候分屬於兩種型別。印度尼西亞群島主要是赤道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是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但由於受位置***分居南北半球***和地形等因素的影響,內部氣候仍有差異。另一方面,印度尼西亞群島的氣候介於亞、澳兩大陸氣候之間,亦兼有熱帶季風氣候的特色,這是印度尼西亞群島氣候與非洲和南美大陸赤道多雨氣候的不同之處。菲律賓群島屬於典型的海洋性熱帶季風氣候,全年炎熱、溼潤,年分二季,隨著季風方向的更換,雨量的季節分配和空間分佈發生變化,此外,強大臺風的頻繁出現是菲律賓群島氣候的重要特徵之一。除菲律賓北部外,各島都在赤道10℃以內,平均氣溫21度,年降水量從8100毫米至500毫米不等,大部分地區越過2000毫米。

  四、自然資源

  森林資源豐富,為當地提供貴重木材。石油為主要礦產,在蘇門答臘、印尼婆羅洲、汶萊、巴布亞等地開採。印尼新及***Singkep***島、邦加島、勿里洞島的錫產量約為世界產量10%。婆羅洲和廖內***Riau***有鋁土礦,西里伯斯發現鎳礦,菲律賓有金、鉻、鐵、錳和銅。煤儲量有限,然而水力資源豐富,但未充分開發。馬來群島的動植物群非常豐富且種類各異。除菲律賓北部以外,各島都在赤道10℃以內,平均氣溫21℃,年降雨量從8100毫米至500毫米不等,大部分地區超過2000毫米。

  五、糧食作物

  馬來群島緯度較低,赤道橫貫中部,炎熱多雨的氣候與肥沃的火山土壤為熱帶經濟作物提供了適宜的生長環境。島上是世界熱帶經濟作物的主要產區。農村和農業經濟佔壓倒優勢,農村居民絕大多數為定居耕種者,主要糧食作物為水稻,也有玉蜀黍、甘薯或木薯,以及商品作物,如橡膠、菸葉、糖、椰乾、胡椒、奎寧、肉豆蔻、木棉、西谷米、馬尼拉麻等。

  六、民族人口

  馬來群島國家多為南島語系的民族屬於蒙古人種南方亞種***混有澳大利亞棕色人種的蒙古人種***,馬來群島的居民多信仰伊斯蘭教。也信仰佛教。人口超過3億,人口密度最高的島為爪哇島。 主要民族是馬來人。廣義上的馬來人指分佈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各島國的民族。屬蒙古人種馬來型別。通用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諸語言。其民族來源,尚無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