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學習有哪些心得體會

  初中政治怎樣才能學好它呢?有些人可能會說:“只要死記硬背就可以了”。事實證明並不是這樣!為此,小編給大家整理學習初中政治的心得體會,一起來看看。

  初中政治學習心得體會

  一:如何預習

  具體的方法有三: 1 找難點、抓重點; 2 聯絡實際提問題; 3 做好預習筆記。

  政治一節課學習一框內容,你就利用 10 分鐘時間看一看,找出幾個不懂的問題,就算達到預習的目的。

  二:如何聽課

  1.政治老師講了好多有趣的事,但考試有不考,我應該怎麼辦?

  老師講有趣的事,第一是為了調動大家的學習興趣,第二是為了說明政治上的原理。學習政治主要目的也不是為了考試,而是要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道德品質,從而促使個性的全面發展。因此,在課堂中,不能因為與考試直接相關的內容就認真地聽,而與考試相對較遠的內容就不聽,要重視課堂學習的體驗過程。

  2.老師上課的節奏很快,我不知他上到哪裡了,應怎麼辦?

  老師上課不可能適應每一個學生的聽課習慣。如果你跟不上老師的上課節奏,說明你對教材內容比較生疏,因此,務必做好預習工作,通過預習,明確了上課內容,即使老師上課節奏快,也是能跟上他的思維。

  3.黑板上有板書,課件上又有內容,我課堂筆記得如何記?

  有利於解決疑惑問題的資訊必須要記,一堂課主要的知識點也要記,還有一些資訊是教材中沒有的,要儘量記。課堂筆記是預習筆記的完善與補充,要在預習筆記中留出一些空白處,就是為了記下上課中所得的重要資訊。有時教師上課節奏快,資訊量也大,那就要學習記下關鍵詞、記下思路。等課後再去整理。

  4.提高聽課的效果要處理哪些關係?

  要處理有趣與無趣的關係,一堂課不可能 45 分鐘都有趣,有趣的內容要聽,無趣的內容也要努力地去聽。要處理好聽課與筆記的關係,一邊聽一邊記下重要資訊,不要只聽不寫,也不要只抄寫板書,不聽老師講解。要處理好白板與黑板的關係,它們本是相輔相存的關係,而主導這些板書內容的根據主要是教材。因此,不要只看白板生動有趣的內容不記黑板中的板書內容。

  三、如何記筆記

  1、如果我把重點內容全背下來,可以不記筆記嗎?

  要提高學習效果,必須轉變死記硬的學習方法,要多思考、多積累,同時也要勤做筆記

  2.筆記具體記有哪些內容?

  第一,是預習階段的預習筆記,主要對重點與難點知識及時勾畫。

  第二,聽課階段的聽課筆記,把教師在上課中呈現的一些新資訊記錄下來。

  第三,就是複習階段的筆記整理,畫一畫單元知識框架圖,列一列相同類的題目,比一比易混淆的概念與原理。

  3.筆記什麼作用?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筆記最基本的作用就是保留資訊、強化記憶。預習筆記有收集學習素材的環節,則可以積累資料,擴充新知,獲得許多新知識。課堂筆記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記筆記能提高聽課的效果,而整理筆記是反思的過程,自己分析與綜合能力會得到訓練。

  4.課堂筆記來不及寫怎麼辦?

  這是如何記課堂筆記的問題,有人常常因記不全教師講解的內容,而放棄了記筆記的好習慣。課堂筆記不必記下上課的全部內容,如果在預習筆記的基礎上記課堂筆記,課堂中主要記下一些新資訊,有時內容比較多,全記下來確實有困難,那麼就要學會抓重點,先記下關鍵詞,如果還是不行,課後向同學借聽課筆記,補上遺漏的內容。 錯題集與筆記有什麼區別? 筆記主要是對重要知識點的摘要與理解,而錯題集是自己犯錯習題的收集與糾正。筆記與錯題集還是分開為好,這樣顯得更有條理。

  四,如何複習

  定期總結,查漏補缺複習可分三種,課後複習、單元複習與考前複習,其複習的重點應有所區別。複習要做到及時,首先要做好課後複習,當天學習的內容當天就要複習,課後複習的目標是鞏固基礎知識;學習完一個單元,就要進行單元複習,其目標主要是掌握單元的知識結構,考前複習是為了應考,可運用歸類法、比較法來進行復習,同時,要重視各種典型題的複習,提高審題與解題能力。

  1.複習階段除了看書外,還要做什麼?

  複習的目標有兩個,其一,是鞏固基礎知識,其二,就是提高自己的學科能力。因此,就看書是不夠的。複習階段,同樣要關注社會問題,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要多反思,有了感悟也要寫寫隨筆,這樣對自己的能力提高非常有幫助。

  2.如何抓住複習重點?

  重要知識點不等於複習重點,複習的重點對每一個人來說應該是不同的,重要的知識點與自己薄弱環節都是複習的重點。

  3.為什麼說聯絡社會熱點問題進行復習是必要的?

  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必須做到理論聯絡實際。社會熱點是會變化的,而理論是相對穩定的,如果能運用相對穩定的理論分析變化中的社會現象,表明已經學活了理論。例如:我國銀行利率有升有降,而教材中只有中央銀行有制定貨幣政策的職能表述,如果在複習時,結合當前的貨幣流通實際,則能明白中央銀行調整利率的原因,從而得出貨幣政策的調整必須符合客觀實際的結論。

  五,如何備考

  1.備考的首要任務是什麼?

  不管是什麼考試,首先考查的就是基礎知識,當然,現在的高考越來越重視能力的考試,但能力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不掌握基礎知識,既是能力有多強也無從下手。所以,備考的首要任務就是掌握基礎知識。政治基礎知識指的就是概念、原理,因此,複習時首先要把這些概念與原理疏理一下,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在心。

  2.如何提高自己的審題與解題能力?

  掌握審題技巧,提高解題能力是備考的另一重要目標。解題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定數量的習題訓練,當然,練習也不是做得越多越好,只能說不同型別的題做得越多越好,很多同學喜歡購買教輔書、練習卷,拼命地做,但解題的方法仍然沒有掌握,這種盲目的練習是時間的浪費。審題與解題的能力提高關鍵不在於練習題的數量,而在於是否能歸類複習,是否能對不同類習題進行反思。

  3.如何調整考前的心理?

  任何考生面臨考試都會能一定的緊張感,適度的緊張對不密閉會能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過度的緊張不僅對學習還是身心發展都是不利的。有的人就是由於太緊張,考前睡眠不好,注意力不能集中,考試時腦子一片空白。因此,備考的準備也包括心理上的調整。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不要把考試看成是決定命運的考試,也不要整天想著考試的結果。其次,要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因考試而改變休息時間,再次,要保證營養,健康的身體是良好心情的基礎。

  初中政治學習方法

  1、預習的方法。在瀏覽教材的總體內容後再細讀,充分發揮自己的自學能力,理清哪些內容已經瞭解,哪些內容有疑問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點、難點,分別標出並記下來。這樣既提高了自學能力,又為聽課“鋪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師解析的心理定勢:這種需求心理定勢必將調動起我們的學習熱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針對政治教材的特點,在預習時可帶著問題思考,問題從哪裡來,可從“三題”切入,即從課題、節題、框題切入,將課題、節題、框題前面加上“為什麼說”、“如何理解”、“怎麼樣”、“什麼是”等疑問代詞,變陳述句為疑問句,問題就產生了。二是從基本概念切入問題,如初三政治第七課《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中什麼叫依法治國?為什麼要依法治國?怎樣才能依法治國?三是從基本原理、基本觀點切入問題。可以這樣問自己:這個觀點的依據是什麼?在現實生活中有什麼表現?它對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實踐有什麼指導意義?在現實生活中,哪些表現又是違背了這一原理?如果違背了這一原理會導致什麼後果?我們應該怎麼辦?如初三“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一框題,我們就可這樣去問。四是從基本事實切入問題,我們可以從教材中列舉的正反事例入手,也可從老師創設的教學情境入手,思考這件事說明了什麼?我們身邊有類似的事例嗎?應如何認識和著手解決?

  2、聽課的方法。聽老師講課是獲取知識的最佳捷徑,老師傳授的是經過歷史驗證的真理;是老師長期學習和教學實踐的精華。因而提高課堂效率是尤為重要的,那麼課堂效率如何提高呢?

  ⑴做好課前準備。精神上的準備十分重要。保持課內精力旺盛,頭腦清醒,是學好知識的前提,要儘可能做好預習,萬一不能課前也要瀏覽一下老師下節課要講哪些內容,做到心中有數。

  ⑵集中注意力。思想開小差、分心等一切都要靠理智強制自己專心聽講,靠意志來排除干擾。

  ⑶認真觀察、積極思考。不要做一個被動的資訊接受者,要充分調動自己的積極性,緊跟老師講課的思路,對老師的講解積極思考。結論由學生自己的觀察分析和推理而得,會比先聽現成結論的學習效果好。

  ⑷抓住老師講課的重點。有的同學在聽課,往往忽視老師講課的開頭和結尾,這是錯誤的,開頭往往寥寥數語.但卻是全堂講課的綱。只要抓住這個綱去聽課,下面的內容才會眉目清楚。結尾的話雖也不多,但卻是對一

  節課精要的提煉和複習提示。同時還要注意老師反覆強調的部分。

  ⑸做好課堂筆記。筆記記憶法是強化記憶的最佳方法之一。筆記,一份永恆的筆錄,可以克服大腦記憶方面的限制。俗語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因此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須記筆記。同時做筆記能充分調動耳、眼、手、心等器官協同工作,可以幫助學習。

  ⑹注意和老師的交流。目光交流,提問式交流、課後交流都可以促進學習。

  3、作業的方法。作業是提高思維能力,複習掌握知識,提高解題速度的途徑。通過審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可以達到鞏固檢驗自己的目的。有些學生往往會覺得上課時明明聽懂了,為什麼題目卻不會做,考試得不到好的成績?這就需要平時作業的訓練,注意各種不同題型單項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題、簡答題、辨析題和論述題的解題方法,從而達到訓練的目的,提高自己的成績。

  4、複習的方法。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必須時常回復到所學的東西上而加以複習……牢固地記住所學會的東西,這比貪學新東西而又很快忘掉好得多。”因此往往考前的“臨時抱佛腳”是不起作用的,特別是對於初中課程,由於內容的豐富,更要重視平時的複習。那麼,應該如何進行復習呢?

  a、課後回憶。即在聽課基礎上把所學內容回憶一遍。

  b、精讀教材。對教材理解的越透,掌握得越牢,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

  c、整理筆記。

  d、看參考書。這是補充課外知識的好方法。

  e、補缺補漏,系統掌握知識結構。

  f、迴圈複習。將甲複習完後複習乙,在複習完乙後對甲再進行一次複習,然後前進……這種迴圈複習利於記憶。

  總之,在學習方法培養之時,要發展觀察力、提高記憶能力、發展思維能力、發展想象能力、培養自學能力,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還要發揮創造才能,這是時代和未來的要求。發展創造性思維,鼓勵多樣性和個性,有利於學習的創新、科技與發展。

  課後再想。課後複習不是一味地搞“題海戰術”,練習要做但不是急於跳進“題海”。首先要做的應是回顧本課聽了多少?記了多少?明白了多少?如果有不清不楚的地方不妨先翻開書再看看,直到弄明白了才做一些適當的練習以加深應象並鍛鍊思維能力。另外,開卷考後不等於都不用記憶、不要背誦了,因為一些基本的原理、概念、觀點要想運用自如,離開了記憶是談不上運用的。所以,課後多想,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背誦、記憶一些基本觀點,不但不會背上“死讀書,讀死書”的罵名,反而會使記憶更牢固、運用更靈活、學習效果會更好!

  總的來說,科學的學習方法可用如下此歌謠來概括:課前要預習,聽課易入腦;溫故才知新,歧義見分曉;自學新內容,要把重點找;問題列出來,聽課有目標;聽課要專心,努力排干擾;扼要做筆記,動腦多思考;課後須複習,回憶第一條;看書要深思,消化細咀嚼;重視做作業,切勿照搬抄;編織知識網,簡潔又明瞭。

  初中政治知識記憶方法

  關鍵詞記憶

  例如,將關鍵詞提煉出來著重記憶,最後將其他詞彙補充完整形成完整記憶。如價值規律的三個作用的關鍵詞是:調節……分配,刺激……提高,促使……分化。

  聯想記憶

  做好知識的遷移,知識是有連帶性的,很多時候,我們學習的新知識是對以往所學知識的新視角、新層面的認識,這時我們不必重新記憶,只需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加以補充加工即可。如市場、市場經濟的作用。

  協同記憶

  多種感官聯動,耳聽,眼看,手寫,口唸,效果可能好些。

  記憶的方法很多,大家在學習過程中要善於發現和總結適合自己的記憶方式方法。

  1要做到及時複習和定時複習。遺忘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時間與遺忘的數量成正比,因此對待遺忘最好的良藥就是及時複習,趁熱打鐵;定時複習,鞏固記憶;經過多次複習後,知識即可成為長久記憶。

  2多思多用,熟能生巧。常說常用,隨時隨地運用我們所學知識說明日常生活的人和事。如用價值規律說明鋼材價格的升降。改變學習形式可以使學習更有效率,而且語言要規範、運用政治術語要準確。

  3正確區分相近或相似的知識點。首先要仔細比較這些知識點的異同,找出它們相同和相異的原因,在真正理解知識的基礎上把它們放在一起掌握,第二,找出區分的關鍵詞;整理出比較表,使異同一目瞭然。第三,把這些知識點放在特定的環境中去體會.如在日常生活中用的都是價格,只有研究價格的背後時我們才用價值。總之要比較異同,整理異同。

  4弄清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有的同學常有這樣的問題:對老師上的每一節課都能聽懂,但總覺得知識非常零散。搞不清所學知識之間有什麼聯絡。怎樣才能解決這一問題?思想品德每一個知識都不是孤立的。知識間的聯絡從不同的角度來劃分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從聯絡的程度來看有顯性聯絡和隱形聯絡之分,即有的知識之間的聯絡很明顯就能表現出來,很容易就能表達清楚,如市場經濟與國家巨集觀調控、稅收與國家的財政收入等,但有的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則需要我們透過現象去抽象和提煉或者搭建橋樑、藉助其他知識去尋找。比如遵守市場交易原則與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三大產業之間的關係,調整經濟結構與價值規律和市場的作用之間的關係、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我國的民族政策等。從聯絡的空間角度看,可分為橫向聯絡和縱向聯絡,橫向聯絡是指平行知識間的聯絡,如課與課、節與節、框與框之間的聯絡;縱向聯絡則是從深度上挖掘知識的內在聯絡,如一課或一節中包含的知識。除此以外,由於條件的變化,還會在知識間產生其他的聯絡。

  1有意識地自己動手整理知識體系。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是先從課題或節題中心入手,逐漸細化知識點,認真思考本課或本節為什麼包含這些知識,它們分別是從什麼角度對本課或本節知識進行闡述的,把能夠準確反映知識間關係的內容用盡可能簡短的詞句甚至用一個詞概括出來,用不同方向的箭頭將知識連線起來,這樣你就可以自己繪製一個知識體系圖,這種知識體系能夠將知識間的橫向、縱向和隱性聯絡較為科學準確地挖掘出來。如果能經常進行上述工作,就會提高構建知識內在聯絡的能力。擴而廣之,你可以對整冊書包含的內容進行整理和概括,對一個學科的知識形成一個巨集觀的認識。

  2重視一冊書的前言部分,前言是對本書所學內容的整體介紹。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把知識置於整體當中去認識。用聯絡的觀點來看待知識,去尋找新舊知識間的聯絡。

  3理論聯絡實際是政治課的教學原則和重要的學習方法,在長期堅持的基礎上可以對同一類社會問題進行概括和歸納,找出解決這類問題一般使用的理論知識,以實際材料為背景構建一種新的知識聯絡。如整頓規範市場經濟秩序、保護生態環境、科技創新活動與成果等。

  4藉助教參中列出的知識結構來理解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絡。但這一方法遠沒有前面的方法好,因為沒有經過自己消化,拿來主義的東西效果不會太好。

1.初中政治學習總結

2.政治學習心得體會5篇

3.思想政治學習心得

4.初中政治新教材學習心得

5.學習時事政治心得體會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