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壺巾的用法

  很多壺友在猶豫,養壺巾和一般毛巾有什麼區別?到底要不要用?用的話該怎麼用?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來看看吧。

  :“涼毛巾”常擦身

  品茗之中養壺是“日課”。這堂日課可謂豐富多彩,眾說紛紜,難能大同,只可各抒已見,和而不同。

  一般來說,在續水、倒茶,或換茶葉等品茶的種種準備之際,用冷水浸過的潔淨茶巾,在有意無意之間擦拭壺體。這是“內養外護”的結合。

  新壺用粗點的茶巾,舊點的壺用柔軟的毛巾。

  用冷茶巾擦拭壺體,一是有利於壺體的按摩;二是 有利於壺內的茶汁增強穿透力,增加茶汁在壺體“空隙”中活動、流動的速度,頻率。

  :天天要“淨身”

  從理想的角度來說,養壺最好採用一壺一茶,追求品茶獨到的神韻。但如果遇到喜歡品飲各類茶的朋友,要為每一款茶配一把紫砂似乎又過於奢侈。

  重要的是要“勤”:每天用完,一定要用清水把壺內衝淨、不留殘渣,壺外用乾淨的溼茶巾擦乾水跡,擦淨茶痕。“天天淨身”,保持乾淨是養壺的關鍵。所以一般來說,只要泡茶的方法得當,茶味一樣能很好地表現出來,也不會傷壺,也不會有損茶質、茶韻。

  洗茶壺茶具時,可用壺中的茶渣在壺體周身潤擦一遍,這樣,則可擦去壺身的茶垢結渣痕,二則經溼茶葉水磨—遍使壺體光擱亮澤。

  :不用“汗手”摸壺

  有人養紫砂壺,不喜歡用養壺巾擦,而是喜歡用手摩挲。認為通過人手上“油”的摩擦能讓壺油光發亮,養出最快的效果。

  但其實,品茶講究“靜”,養壺也要講究“淨”,常言說人是“泥人”,天天洗澡也有灰。那灰、那髒,就是汗液與灰塵的固化。人汗凝固在壺上就是灰的髒的東西的積累,用“汗手”摸壺,等於天天不洗臉,還往臉上抹黑。

  用“汗手”養的壺,用手摸粘手,有種油膩膩的感覺;壺看上去,有油感而無“潤”味,黯乎乎的無神。

  :幹壺幹拭,溼壺溼擦

  紫砂壺不用時也要養護,幹壺用幹茶巾擦拭,決不能用溼毛巾;

  反過來,品茗時的溼壺,也不能用幹茶巾擦壺。如果用溼茶巾去擦乾燥的壺容易留下再也難以修復的“片片牛毛紋,暗淡失寶光”的慘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