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花是什花

  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嬌豔的海棠花等等各種美麗的花,都是些小巧漂亮的花。小編跟你說,世界上最大的花是大王花,不信你往下看看。

  世界上最大的花是大王花

  大王花名稱由來:

  大王花的名字是取自英殖民地時的Sir Stamford Raffles。1818年時,Sir Stamford Raffles和他的朋友Dr. James Arnold在Manna這個地方發現了最大的大王花品種,花徑40cm,重7公斤,並取名Rafflesia arnoldii。發現最大的大王花花冠直徑1.4m,重10公斤,花瓣厚5cm。

  大王花植物簡介:

  大王花在當地叫Bungapatma,意思是“荷葉般碩大豔麗的花”。大王花是一種肉質寄生草本植物,主軸極短,沒有葉片和地下莖,吸取營養的器官退化成菌絲體狀,侵入宿主的組織內,因此整朵花就是它的全部,從宿主身上吸收的營養幾乎全部供應花朵的生長,花徑能夠達到3英尺,即0.9144m,最高紀錄可達1.4m。大王花的基座是由宿主的木質部發展而來的,形狀很象個廣口罈子。

  最後的絢爛***3***植株常寄生在熱帶雨林落葉層下葡萄科爬巖藤屬植物的蔓生莖的根部或較低的攀緣莖上,但它們寄生依賴關係之間的一些細節未能解釋清楚。

  大王花的花朵雖然很大,但它的種子非常微小,用肉眼幾乎難以辨別。種子帶有粘性,當動物無意間踩碰它時,就會被攜帶到別處繁衍。當然,大王花種子具體是怎樣傳播的,科學界還存在著相當的爭議。一部分學者認為:“種子是由鹿、野豬等踩進莖皮破損的植株中後進行繁衍的”;另一部分學者認為:“是松鼠幫了忙,松鼠一邊享用果實,一邊為了磨牙撕咬寄主的莖皮,於是種子就被帶進了寄主的莖皮中”,其中蟻類也應該起了一些作用。遺憾的是,由於鮮少人知道大王花的繁殖的方法,所以只能依賴自然傳播。

  據當地居民的介紹,每年的5~10月,是大王花最主要的生長季。種子具體是怎樣萌發的還不太清楚,只知種子的絲狀芽體可在不傷害宿主的情況下逐漸在莖皮內蔓延,直至一年半後,種子吸收了足夠的能量,體積膨大,穿破種皮萌發出約6mm的芽點。經過幾個月的緩慢生長,花蕾逐漸由乒乓球般的體積直至生長到甘藍一般大小。等過了一個月,花苞便會緩緩張開,完全綻放需要兩天兩夜。盛開的大王花豔麗多彩,整個花冠呈鮮紅色,上面有點點白斑,花冠50~90cm,5片多漿汁的花瓣厚而堅韌,每片花瓣厚約5cm,寬30cm左右,花瓣質量總重最高可達25磅之多,也就是10多公斤。花朵中央有一個圓口大蜜槽,其容積相當大,能夠承起6~7夸脫的水,即5~7公斤。

  大王花一生只開一朵花,花期只有4天。花苞綻放初期具有香味,之後就會散發具有刺激性的腐臭氣味了,因此有了腐屍花Corpse Flower的異名。花粉散發出來的惡臭招來蒼蠅等腐食動物為其授粉,松鼠對花粉也很感興趣,常常從一個花葯舔到另一個花葯。在花期的第4天,大王花的花瓣逐漸變黑凋零,在幾周內變成一灘粘稠的黑色物質。成功受粉的雌花會在之後的7月內逐漸形成一個半腐爛狀的果實。驚豔的花朵結出了腐爛的果實,真是一個植物界的奇觀。果實球狀,直徑約15cm,具木質化、棕色的表皮,種皮下充滿乳白色、富脂質的果肉,以及上千枚紅棕色的微型種子。

  大王花植物品種:

  大王花現今已被確認的品種有24種,但還有4種尚未證實。

  Rafflesia arnoldii、Rafflesia aurantia、Rafflesia azlanii、Rafflesia baletei、Rafflesia bengkuluensis、Rafflesia cantleyi、Rafflesia gadutensis、Rafflesia hasseltii、Rafflesia keithii、Rafflesia kerrii、Rafflesia leonardi、Rafflesia lobata、Rafflesia manillana、Rafflesia micropylora、Rafflesia mira、Rafflesia patma

  大王花瀕危與保護:

  大王花大王花僅分佈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的爪哇、蘇門答臘等熱帶雨林中,由於人類採伐木材、開拓種植園等活動的影響,當地大片雨林正在急劇減少。沒有適合的環境導致大王花逐年遞減,加上當地傳說大王花有藥用價值,有補腎壯陽的功效,花芽提取物炮製的浸膏,是婦女分娩時的良藥。當地人的濫採,更使大王花處在瀕臨滅絕的嚴重危險之中。

  印度尼西亞政府也正在著手組織植物學家搜尋和保護這種植物。1984年,國際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將大王花列為“世界範圍內遭受最嚴重威脅的瀕危植物”,提請世界公眾重視和著手保護這種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奇特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