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美德的散文

  美德就是敬老愛幼、扶危濟困、尊重他人人格、不損害公眾利益、誠實守信、公平交易、嫉惡如仇、文明禮讓,這一切都屬於美德的範疇。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一個甜蜜的微笑,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籍人心的寬容,融會成美德讚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

  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至今,因此我國素以“文明古都”、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我國勞動人民來重視道德修養和文明禮貌,具有悠久的傳統美德。而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文明禮儀處處可見,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所忽略。所以我們要把文明美德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

  有一次,我們家來了許多客人,而我卻沒有向那些叔叔阿姨們問好,對他們不理不睬,好像他們不存在似的。媽媽一看我這個樣子,趕忙對我說:“快向叔叔阿姨問好呀!”我含含糊糊地叫了一聲“叔叔阿姨好”便回到了陽臺,繼續幹我自己的事情。媽媽見我不甘情願,就過來數落我。我一開始覺得自己並沒有錯,所以還和媽媽頂了幾句嘴,不過沒一會兒便落了下風。我被媽媽訓得有些委屈淚珠在眼眶裡打著轉,彷彿一眨眼,眼淚就掉了下來,所以我趕緊出去招待他們。從這件事當中,我明白了:要講文明,懂禮貌,見到客人要問好。同時也知道了:文明就在我們身邊,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我認為,謙讓是最大的美德。謙讓這個詞語對人們即陌生又熟悉,早在很多年以前,我們的老師就教導我們要學會謙讓,隨著時間的流失,在我們的記憶裡謙讓這個詞已漸漸淡忘了有些人認為只是表面上談談“紙上談兵”,實際也不用去做的,但他們錯了,生活中你不一定就要做大事,而小事卻置之不理,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你都能做。

  前進的路已經為我們鋪好,下一步,就是要我們頑強的走下去。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

  :中華美德

  中華美德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的立身之本,是中華文明的精華,對於我們每個人乃至整個中華民族都是至關重要的。

  當我們每天清晨揹著書包,滿懷求知的渴望來到美麗的校園,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無憂無慮的學習的時候,我們可曾想過,在這一切的背後凝聚了多少人的辛勞?上課時我們暢遊在知識的海洋裡不斷成長,那是老師們精心備課,科學的組織教學活動,來把我們引導;上學路上我們路過的街道整潔乾淨,那是清潔工人們在晨曦中一點點把它打掃;午餐時,我們坐在餐桌旁吃著可口的飯菜,那是農民伯伯們頂著烈日、歷經風霜、辛勤勞作把它們創造……還有很多很多,似乎很難說盡。人們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分擔著不同的任務,盡職盡責,分工協作,共同建設我們的美好生活。

  我們作為21世紀的小學生應該為祖國的未來、地球的美麗,儘自己的一份力。

  今天早上,我下樓打羽毛球,看到草坪上雜草叢生、還有一些生活垃圾。我想起老師對我們說:“愛護環境人人有責。”我便下定決心清理雜草和垃圾。我於是放下了羽毛球拍,開始拔雜草,撿垃圾。不一會太陽紅著臉羞答答的從天邊一縱一縱的慢慢升起。我臉上的汗珠像斷了線的珍珠似的不停往下掉。這時跑來了幾個小朋友問:“姐姐,你拔這幹啥?”我邊擦汗邊說:“我們的社群這麼美麗,有的人卻不愛護它,亂丟垃圾,我們是社群的一員,有義務保護它,你們說對不對呀?”他們異口同聲的說:“對,我們也來拔。”我們幾個邊拔草,邊唱歌,一會的功夫我們就給草坪上的雜草和垃圾清理乾淨了。看著我們的勞動成果,我心裡美滋滋的。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行動起來,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讓哺育我們成長的地球媽媽變得更美。讓所有為人民服務的人體現他們應有的價值,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的繁榮富強,添磚加瓦。

>>>點選下一頁閱讀更多關於美德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