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發現最大的蛇化石

  很久很久以前蛇就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接下來小編和大家一起去探討探討。

  

  北京時間2月5日訊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國《自然》雜誌報道稱,科學家在哥倫比亞發現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蟒蛇殘留化石。這條蟒蛇身長達13米,足有一輛巴士那麼長,可以吞下一頭牛。這種蛇在5800萬至6000萬年前生活在哥倫比亞東北部的熱帶雨林地區。

  研究人員稱,這條蟒蛇的身體最寬處足以趕上一個人的臀部,體重估計超過一噸。目前,綠水蚺***Green anaconda***是世界上最重的蛇類,但體重也不過250公斤。身體最長的蛇則是網紋蟒,體長10米。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傑森·海德***Jason Head***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通過活蛇椎骨尺寸和體長之間的數學關係,推算出這條古代巨蟒的身體尺寸。

  研究人員將這條巨蟒命名為Titanoboa cerrejonensis,估計它的體長為13米,重約1140公斤,因此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蛇。參加這項研究的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教授戴維·玻利***David Polly***說:“Titanoboa身體最寬處甚至可以趕上你的臀部。它的個頭真是讓人歎為觀止。”研究人員在哥倫比亞塞雷洪煤礦發現了這條巨蟒和可能是其獵物的骨骼化石。塞雷洪煤礦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煤礦之一。Titanoboa是現代大蟒蛇的近親。

  玻利教授說:“也許同大蟒蛇一樣,它在水中度過了大量時間。它可能胃口也很大。我們不確切清楚這種蟒蛇的獵物是什麼,可能包括短吻鱷、大魚和鱷魚。”研究人員還根據Titanoboa的身體尺寸對5800年至6000萬年前南美熱帶地區的溫度做出了估計。古生物學家長期以來認為,由於溫度在地質時代忽上忽下,一般而言,冷血動物的身體上限也會跟著起變化。

  這是因為冷血動物所處環境的平均溫度一定程度上控制著其新陳代謝。假設今天的地球溫度並不十分異常,研究人員估計,Titanoboa蟒蛇若想存活,則需要30至34攝氏度的年平均氣溫。相比之下,哥倫比亞沿海城市卡塔赫納今天的年平均溫度約為28攝氏度。

  玻利教授說:“生活在熱帶地區的蛇新陳代謝的速度更快。所以,它們有機會以今天所不能的方式進化,長成像Titanoboa這麼大的個頭。”據他介紹,隨著未來地球溫度不斷升高,冷血動物估計會越長越大。海德博士認為,最新發現“挑戰了我們對過去氣候和環境的理解以及巨蟒進化的生物侷限。”

  但是,普渡大學氣象學家馬修·胡珀***Matthew Huber***博士對身體尺寸與溫度之間的聯絡是否“準確和具有普遍性”提出質疑。他沒有參加海德的這項研究。胡珀博士說:“海德及其同事的研究發現也許是首次有關‘蛇古溫度測定’的研究結果,所以,我們必須以審慎的態度看待這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