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政策是什麼

  人社部長尹蔚民於國新辦釋出會上表示,目前延遲退休方案已有,報經批准以後才能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延遲退休政策是怎樣的?延遲退休政策對社會有什麼影響?下面由小編為你介紹。

  漸進式延遲退休“小步慢走”

  尹蔚民表示,目前延遲退休已經有方案,但還要按照相關的程式,報經批准以後才能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為何要實行延遲退休?尹蔚民介紹,去年超過60歲以上的老人已經達到了2.2億,佔比已經超過了16%。無論從開發人力資源,還是保持養老、醫療基金的持續健康執行方面,都需要對法定退休年齡進行調整,這也是世界各國通行的做法。發達國家現在基本上退休的年齡都是在60至65歲,甚至更高。

  他稱,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有基本考慮。第一是小步慢走,漸進到位。每年推遲幾個月的時間,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再達到法定退休的目標年齡。第二是區別對待,分步實施。第三是提前公示,做好預告。

  正在對養老保險體系進行頂層設計

  尹蔚民稱,養老保險制度現在遇到最大的挑戰是人口老齡化。社會保險是大數法則、互助共濟。但我國的養老保險是“代際贍養”,即現在已經工作的人要養已經退下來的人,目前的贍養比正在逐步降低,原來是3.3比1***3.3個年輕人供養1個老人***,現在已經降到2.9比1。再往後看,發展的形勢確實非常嚴峻。基於這樣的狀況,正在對養老保險體系進行頂層設計,推進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

  第一是推行全民參保計劃;第二是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第三是進一步完善個人賬戶制度;第四是推出漸進性延遲退休的政策;第五是推進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讓基金能夠保值增值;第六是要多方面籌措養老保險基金,特別是劃撥國有資產來充實社保基金。第七,要推進多層次養老保險體制的建設,建立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商業保險等,形成立體式養老保險體制。

  ■解讀

  方案會廣泛徵求社會意見

  尹蔚民說,人社部將於2016年拿出延遲退休方案,並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他說,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第一是小步慢走,漸進到位。每年推遲幾個月的時間,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再達到法定退休的目標年齡。

  “我舉個例子,比如5年以後,你是60歲退休,這個政策施行以後,可能你是60歲零3個月退休,這樣大家便於接受。”尹蔚民說,第二個人可能是第二年退休,他可能是60歲零6個月退休。

  “第二是區別對待,分步實施。”他說,根據國家現在不同群體的退休年齡,人社部會從實際出發,區分不同群體的情況,分步進行實施。並提前公示,做好預告。

  “這個方案一旦出來之後,我們會廣泛地徵求社會意見,因為這個方案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凡是涉及到公眾利益的政策都需要廣泛聽取大家的意見,凝聚社會的共識。”這位部長說。

  醫保、養老基金整體沒有缺口

  針對養老保險基金缺口問題,尹蔚民說,從全國目前的情況看,養老保險基金的執行是平穩的,不存在缺口。

  “去年養老保險基金的總收入是2.7萬億元,總支出是2.3萬億元,當期的結餘是3000多億元,累計結餘是3.4萬億元。”尹蔚民說,但從分省的情況來看,確實不平衡,各省之間差異比較大。

  “有的省能夠保發放四五十個月,有的省保發放一兩個月。去年有7個省當期收不抵支,但這7個省都有累計結餘。”尹蔚民說,從長遠來看,應對人口老齡化,需要增強基金的持續發展能力。

  尹蔚民說,從全國的情況來看,醫保基金不存在缺口。“但是醫療保險的統籌層次比較低,只做到了地市級的統籌,所以在個別地區出現了一些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他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