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物權的設定是怎麼規定的

  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和他物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下面由小編為你介紹不動產物權的相關法律知識。

  不動產物權的設定規定

  按照《物權法》第9條的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法律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法律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這就是說,設立、變更或消滅不動產物權,原則上都要登記,不登記不承認其物權,也不承認物權的任何變動。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主要指4種情況:


  一是第9條第二款的規定,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為什麼可以不登記?因為登記是起一個公示作用,法律已經明確規定這些自然資源屬於國家所有,已起到了公示作用,所以不必再履行登記手續。這裡所講的是國家所有自然資源,是所有權可以不登記,但使用權仍然要登記。

  二是第二章第三節規定的三種特殊情況,也可以不登記即產生物權。

  第 28條規定,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等,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自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等生效時發生效力。即拿著法院判決等,不辦理過戶登記,也承認判決書上寫的權利人就是該不動產的權利人。第29條規定,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發生效力。即父親死亡,兒子繼承,兒子不去辦理變更登記,也承認兒子對該不動產享有物權。第30條規定,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實行為設立或者消滅物權的,自事實行為成就時發生效力。農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子,該房子不登記,也承認他的物權效力。

  三是土地承包經營權,自合同簽訂之日起,承認其物權,不用辦理登記。

  以上三種情況都是法律規定可以不登記的,但第31 條有一個特別規定,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條至三十條規定享有不動產物權,處分該物權時,依照法律規定需要辦理登記的,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舉個例子說明這話什麼意思,某房產原來歸夫妻共有,雙方離婚後,法院判決該房產歸女方所有,女方可以不登記,女方拿著判決書,就能證明歸她所有。但是如果女方要求處分該房產,就必須去辦理登記,否則不符合法律規定。繼承或者合法建造的房產也是如此,處分必須登記,不登記,不可以對抗善意第三人。

  四是對地役權的規定。

  地役權是為了自己的便利,利用他人土地享有的權利。例如,甲要鋪設一條管道,必須利用乙的土地,否則就會繞圈子增加成本。這樣,甲乙雙方簽訂一個合同,雙方同意即可。雖然地役權是雙方合同生效時設立,但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相關閱讀:

  物權保護

  物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等途徑解決,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物權的保護應當採取如下方式:

  1、因物權的歸屬和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係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

  2、被無權佔有人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不能返還原物或者返還原物後仍有損失的,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3、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損毀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不能恢復原狀或恢復原狀仍有損失的,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4、妨礙行使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

  5、有可能危及行使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消除危險。

  6、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上述物權保護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根據權利被侵害的情形合併適用。

  ”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