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地震方法以及生活常識有哪些

  地震是避免不了的自然災害,但我們可以多一些瞭解預防地震方法將傷害程度降到最低。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預防地震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預防地震的方法

  一、購買必要的防震物品,如干糧、飲用水等;常備家庭防震包,放在便於取到處。

  二、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識***如人工呼吸、止血、包紮、搬運傷員和護理方法等***。

  三、加固室內傢俱如加固睡床,把床下騰空,以備震時藏身;

  四、合理放置傢俱、物品,如把牆上的懸掛物取下來或固定住防止地震時掉下來傷人。

  制定家庭應急預案,設定疏散路線和避震地點,要做到暢通無阻。

  避震地點的選擇應注意:如在公共場所避震應避開廣告牌、照明燈、貨架和商品陳列櫥等,要就近躲在大柱子旁或屈身蹲避在沒有障礙的通道;如在空曠處避震應避開高壓線塔、變壓器、大型高空廣告牌、煙囪、塔吊、路燈等,避免餘震引起的坍塌造成二次傷害。

  五、按照應急預案,定期舉行家庭應急演練,通過進行緊急撤離與疏散練習及時完善避震措施中的不足之處。

  地震前兆

  地震是有前兆的,一般可分為

  一、巨集觀異常

  1、小震活動:有的大地震發生前幾天或幾小時,會發生一系列小地震多者可達幾十至幾百次,科學家稱它們為前震。

  2、動物反常常見的或是高飛亂跳、狂奔亂叫;或是萎靡不振、遲遲不進窩等:牛羊驢馬不進圈,老鼠搬家往外逃;雞飛上樹豬拱圈,鴨不下水狗狂叫;兔子豎耳蹦又撞,鴿子驚飛不回巢;冬眠長蛇早出洞,魚兒驚惶水面跳。

  3、大氣異常:地震前,尤其是大震前,往往會出現多種反常的大氣物理現象,如怪風、暴雨、大雪、大旱、大澇、驟然增溫或酷熱蒸騰等。

  4、“地光”:地震伴有發光現象並非偶然。在我國近年就至少有二三十次地震伴有地光。地光的顏色很多,有紅、黃、藍、白、紫等。地光的出現時間不一般很短,往往一閃而過,所以不易觀測。

  5、“地聲”:在地震前數分鐘、數小時或數天,往往有聲響自地下深處傳來,人們習慣稱之為“地聲”。一般說,如果聲音越大,聲調越沉悶,那麼地震也越大;反之,地震就較小。

  二、微觀異常

  1、地形變:我國幾次較大的地震:如1966年邢臺地震、1969年渤海地震、1970年雲南通海地震等等,震前都有地形變活動。

  2、電磁場異常:在1855年江戶大地震發生的當天,吸到磁鐵上的鐵釘及其他鐵製商品,突然掉落在地……

  3、地下水異常:震區範圍的地下含水岩石在構造運動的過程中,受到強烈的擠壓或拉伸,引起地下水的重新分佈,使水變味、變色、混濁、浮油花、出氣泡等。

  現實生活中,前兆異常是十分複雜的,有的異常可能對應地震,也可能不然。所以除了識別異常,還要作更深入、細緻的分析研究才能定論。

  地震自救常識

  1.大地震時不要急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麼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後迅速撤離,以防強餘震。

  2.人多先找藏身處

  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後再有序地撤離。教師等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冷靜地指揮人們就地避震,決不可帶頭亂跑。

  3.遠離危險區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4.被埋要儲存體力

  如果震後不幸被廢墟埋壓,要儘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儲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