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別不安全食品

  隨著科學技術運用的越來越廣泛,不安全食品時刻圍繞在我們的身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判別不安全食品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判別不安全食品的方法

  偽劣食品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們在日常購物時卻難以識別。《偽劣食品防範“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記的方式引導消費者強化食品安全自我防範,以期使偽劣食品因缺乏市場而退出市場。防範“七字法”:即防“豔、白、反、長、散、低、小”。

  一防“豔”。對顏色過分豔麗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蠟果一樣又大又紅又亮、鹹菜梗亮黃誘人、瓶裝的蕨菜鮮綠不褪色等,要留個心眼,是不是在新增色素上有問題?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會有漂白劑、增白劑、麵粉處理劑等化學品的危害。

  三防“長”。儘量少吃保質期過長的食品,3℃貯藏的包裝熟肉禽類產品採用巴氏殺菌的,保質期一般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長的食物,如果食用過多可能對身體產生影響。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業的產品,這類企業的食品平均抽樣合格率最低,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這些企業出現。

  六防“低”。“低”是指在價格上明顯低於一般價格水平的食品,價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貓膩”。

  七防“散”。散就是散裝食品,有些集貿市場銷售的散裝豆製品、散裝熟食、醬菜等可能來自地下加工廠。

  導致不安全食物中毒的原因

  ***1***冷藏方法不正確,如將煮熟的食品長時間存放於室溫下冷卻,把大塊食物貯存於冰櫃中,或冷藏溫度不夠。

  ***2***從烹調到食用的間隔時間太長,使細菌有足夠的繁殖時間。

  ***3***烹調或加熱方法不正確,加熱不徹底,食物中心溫度低於70℃。

  ***4***由病原攜帶者或感染者加工食品。

  ***5***使用受汙染的生食品或原輔料。

  ***6***生熟食品交叉汙染。

  ***7***在室溫條件下解凍食物。

  ***8***廚房裝置、餐具清洗、消毒方法不正確。

  ***9***使用了來源不安全的食物。

  ***10***加工製備後的食物受汙染。

  清洗不安全果蔬上的殘留農藥的方法

  ***1***水洗浸泡法***用清水洗乾淨後浸泡***:蔬菜汙染的農藥品種主要有機磷殺蟲劑,有機磷殺蟲劑難溶於水,此種方法僅能除去部分汙染的農藥,但水洗是清除蔬菜水果上其他汙物和去除殘留農藥的基礎方法。主要用於葉類蔬菜。一般先用水沖洗掉表面汙物,否則等於將果蔬浸泡在稀釋的農藥裡。然後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於10分鐘,果蔬清洗劑可增加農藥的溶出,所以浸泡時可以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劑,浸泡後要用流水沖洗2-3遍。

  ***2***清洗後鹼水浸泡法:有機磷殺蟲劑在鹼性環境下分解迅速,所以此方法是有效地去除農藥汙染的措施,可用於各類蔬菜瓜果。方法是先將表面汙物沖洗乾淨,浸泡到鹼水中***一般500m1水中加入鹼面5g-10g***5-15分鐘,然後用清水沖洗3-5遍。

  ***3***去皮法:外表不平或多細毛的蔬菜瓜果,較易沾染農藥,所以削去外皮是一種較好的去除殘留農藥的方法。

  ***4***儲存法:農藥隨著時間能緩慢分解為對人體無害的物質***空氣中的氧與蔬菜中的酶對殘留農藥有一定的分解作用***,所以對易於儲存的瓜果蔬菜可以通過一定時間的存放,減少農藥殘留量。一般應存放15天以上,同時建議不要立即食用新採摘的未削皮的瓜果。

  ***5***加熱法: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隨著溫度升高,分解加快,所以對一些其他方法難以處理的蔬菜瓜果可通過加熱去除部分農藥。此法常用於芹菜、菠菜、小白菜、圓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先用清水將表面汙染物洗淨,放入沸水中2-5分鐘撈出,然後用清水沖洗1-2遍。

  ***6***陽光晒:經日光照射晒乾後的蔬菜,農藥殘留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