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盒的用法與注意事項介紹

  艾灸盒為盛放艾灸的器材,攜帶方便,便於存放,體積小,因此很受歡迎。以下是由小編整理的關於艾灸盒的用法的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

  艾灸盒的用法

  一、開啟灸盒上面的蓋子,將一整根艾條點燃後插入灸孔,裡面的卡子可以固定艾條不鬆動,然後再把蓋子合上,上面有磁鐵可以吸附在上面的。盒蓋上圓孔內有金屬卡子***不鏽鋼彈******,可調節固定各種直徑不同的艾條,方便使用14mm-18mm不同尺寸的艾條。

  因為人們對溫度的承受度不同,要自己去調節,患處感覺稍燙時,把艾條往上拔出一點,通過調節艾條高度,來控制艾灸溫度,避免燙傷,如果溫度不夠的時候,只需要把艾條往下再插進去一點就可以了。

  二、頂蓋利用磁鐵吸緊,傾斜或倒置都不會掉下來,更加安全。

  灸器熱力均衡,不受氣候、環境的影響,可以較長時間連續地給患者以舒適溫熱的刺激,保溫效能良好,艾條在盒內能燃燒,不會中途滅掉。

  使用安全,艾條插入盒內,火頭空懸盒中,底端有金屬防護網遮擋,周邊有阻燃材料擋護。運用廣泛,一盒可灸治多穴。

  三、選擇使用加厚型純竹製製作的艾灸盒,比傳統的三合板溫灸盒更加堅固耐用,更加耐高溫且不易變形。

  四、將溫灸盒放置在需要治療的部位,用盒內附帶的彈性鬆緊帶固定,盒體外側有掛鉤,可以將灸盒固定在身體或四肢穴位上進行施灸,解放雙手,更加方便安全。

  第一節方便,不用手拿,病人可以在自己操作,可以在任何體位操作、沒有任何限制地艾灸你可以看電視艾灸、你可以上網艾灸、、你可以走動艾灸。

  五、治療完畢,開啟溫灸盒,將燃燒剩餘的艾條完全熄滅,方可離開,一定要注意防火。燃過的艾灰也同樣要處理乾淨。

  插艾段法

  1、取下上蓋,取出小艾段並點燃

  2、將點燃的艾段插到固定艾段的絲上,在夾薑片位置也可配上薑片使用

  3、對準上下蓋的卡門銜接點,合上蓋和黑色控溫蓋

  4、根據燃燒狀況,旋轉黑色控溫蓋,調節通風,控制溫度

  5、卸掉底座的塑料隔熱底盒,將隨身灸裝入絨布套,用鬆緊帶固定繫於患處,將非塑料那面貼於患部溫灸,確保熱力更好傳達。

  插入艾條法***兩用艾灸盒***

  1、取下溫灸盒塑料上蓋,扭開銅片插孔蓋

  2、點燃艾條使其充分燃燒,直接插入並固定好

  3、帶上隔熱底座,合上蓋子,直接敷於患處進行艾灸

  艾灸盒的適宜用途

  安神助眠,幫助緩解壓力。

  祛風散寒、扶正祛邪、溫經通絡。

  有助於緩解宮寒、經痛等虛寒疼痛。

  保養脾胃,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狀。

  預防感冒,增強免疫力

  使用艾灸盒的注意事項

  1、出汗排毒,就是在艾灸的時候,感覺出汗,灸後出汗,這種現象有可能會持續幾天或更久。

  2、當有的人出汗一個階段後,開始起紅疹,硬疙瘩,這也是排毒的一種表現。一般繼續艾灸,紅疹慢慢會下去,硬疙瘩,可以邊艾灸,邊按摩,也會慢慢消失,這屬於面板排毒的一種現象。

  3、有些人排尿特別多,這也是從尿道排出毒素的一種表現,此時應該多喝水,沒有關係這些反應慢慢都會消失的。一般灸後尿頻的,多提示腎臟和泌尿系統不是很好;女性提示婦科會有問題。

  4、有些人出現拉稀,頻繁拉稀,而且拉屎極臭,這也是一種排病氣的反應。有這種反應的,一般胃腸有問題,或有腫瘤發生。腸道問題居多。

  5、有的人會有咽喉腫痛,牙痛等,此時多喝水,或煮一點綠豆粥來喝,嚴重的可以停灸,等這些症狀過去後,繼續艾灸,可能還會有上述症狀發生,一般反覆幾次後,就沒有了上火的症狀。

  6、有的人初次艾灸的,會有發燒的症狀,沒有關係,多喝水,可以再督脈和膀胱經刮痧或拔走罐都會退熱,而且降火氣。

  7、我的治療理念是,治療疾病,一定要給疾病一個出路,當艾灸後,元氣聚集到臟腑的時候,病邪往往會自己找出路,這些出路不一定是我們設計好的,而是病邪自己習慣的路徑。一般疾病在下肢排出的路徑是我們理想的路徑。可是疾病的排出是不以我們意志為轉移的。他會自己尋找出路。

  8、有的反應會出現頭暈耳鳴,眩暈的,遇到這樣的反應,可以停下來,休息幾日。如果這種反應遲遲不過,在大椎點刺放血或刮痧,這種反應會慢慢消失,有的人會重複這種反應2-3次後,慢慢適應。

  9、艾灸的走串,遇到這樣的很正常,也不要大驚小怪,有艾灸的通串就比沒有要好,經絡的通串,提示經絡疏通的是否通暢。

  10、婦科疾病在艾灸的時候,有的會有褐色的分泌物,有的會有水樣的,有的會有膿樣的分泌物,這些都是艾灸在幫助調整和消炎,一般過一個階段,這些分泌物會逐漸減少。

  如果有肌瘤,積液,囊腫等婦科疾病,在經期的時候,會有爛肉,血塊,血水等排出,應該是肌瘤,積液,囊腫的分解。不要害怕,有上述疾病的人建議經期艾灸,給疾病以出路,月經期就應該是排出的路徑。

  11、經過幾次艾灸,或一段時間的艾灸後,有的人會表現出肢體冰涼,這是寒氣用艾灸後在體表的反應,有的是臟腑內的寒氣表現在體表,這種反應在冬天和春天的季節更加嚴重,有這種反應的,說明身體陽虛的厲害。需要繼續艾灸,同時配合患處的刮痧,或按摩等輔助治療的方式,使寒邪儘快排出。一般到了夏季伏天的時候,這種反應可以消失。但是如果體內寒邪沒有排盡,這種反應在其他季節還會有,所以堅持艾灸很重要。也許真的應了那句話“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對於寒邪較重的病人你需要斷斷續續艾灸三年甚至更久。所以艾灸是一個慢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