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體發炎吃什麼藥效果比較顯著

  扁桃體炎一般是指顎扁桃體的非特異性炎症,可分為急性扁桃體炎、慢性扁桃體炎。扁桃體發炎可以吃一些相關的藥物。下面小編分享了扁桃體發炎用藥,一起來了解吧。

  扁桃體發炎的藥

  扁桃體炎方劑一

  【組成】生石膏***先煎***25克 玄蔘10克 板藍根10克 兒茶5克。

  【用法】水煎待溫,分次服。

  【治法】清熱解毒,利咽消腫。

  【主治】小兒急性扁桃體發炎。

  【出處】中藥方劑大全。

  扁桃體炎方劑二

  【組成】金銀花15克 大青葉15克 板藍根5克 錦燈籠6克 桔梗6克 甘草6克 牛蒡子6克 玄蔘6克

  丹皮6克 赤芍10克 馬勃5克 青蒿15克 薄荷6克 蒲公英10克 黃芩6克。

  【用法】用水泡半小時,頭煎煮沸8分鐘,二煎煮沸20分鐘,頻服,日1劑。

  【治法】解毒清熱,散瘀消腫。

  【主治】小兒急性扁桃體炎,症見發熱,咽喉腫痛,扁桃體腫大,充血明顯,或有分泌物,舌質紅或舌尖邊紅,苔薄黃或黃厚,脈數。

  【出處】中藥方劑大全

  扁桃體發炎的治療

  藥物治療

  急性扁桃體炎有傳染性,應適當隔離。因本病多為鏈球菌感染,身應用抗菌素及磺胺類藥物,療效較好。抗生素首選青黴素,青黴素過敏者可選用紅黴素、林可黴素等。高熱頭痛及全身痠痛者可選用阿司匹林等解熱鎮痛劑。經2—3日治療後如病情無好轉,則應考慮是否病毒或其他細菌感染,改用抗病毒藥、敏感抗生京或磺胺類藥物,可酌情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如潑尼鬆、地塞米松等。此外,應注意休息、通大便、多飲水、冷流食,並給適量退熱止痛藥、漱口藥水等,多數患者可在1周左右恢復。

  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全可用朵貝爾氏液含漱,4小時1次。兩側下頜角部位熱敷或超短波透熱理療有消炎作用。

  手術治療

  慢性扁桃體炎尚無肯定有效的保守療法,但中藥、扁桃體區域性用藥、冷凍、理療等皆有人試用。也可進行扁桃體切除術。過去,為防止扁桃體病灶引起嚴重併發病,扁桃體切除術甚為普遍。近年由於認識到扁桃體具有免疫功能,對切除扁桃體是否有益發生爭議。故手術已較前有所減少。對手術適應症、手術效果及切除扁桃體是否會影響機體免疫功能等也存在不同見解。據近年研究,扁桃體參與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可以產生合成各種免疫球蛋白的B淋巴細胞。

  因此有人認為切除扁桃體可以影響區域性免疫功能,但對全身免疫功能無影響。以下情況可以行扁桃體切除術:

  ①反覆急性發作或有扁桃體周圍膿腫史者;

  ②可能是引起其他部位病變的原發病灶;

  ③影響正常呼吸或吞嚥功能。為防止對免疫功能有不良影響,一般在6歲以前不行扁桃休切除術。影響吞嚥及呼吸者,可以切除一側扁桃體,以解除功能障礙。有出血傾向,繼發病活動期手術可能造成繼發病惡化以及病人健康條件不允許時,則不應手術。

  扁桃體切除主要有兩種方式,即剝離法和擠切法。剝離法對周圍組織損傷小,可以適用於各種情況,故為多數醫生採用。擠切法的最大優點是快,手術可在1~2分鐘完成,但對粘連多、有過扁桃體周圍膿腫史及可能有血管異常者不宜採用。扁桃體手術本身也可出現併發症,如術後出血、感染、區域性損傷等。少數病例術後可出現咽乾、咽部淋巴組織代償性增生等。

  手術效果與適應症的選擇是否恰當,手術操作的好壞及病人的生理、心理狀態有關。就疾病本身而言,反覆急性發作,扁桃體肥大而致影響正常生理功能,扁桃體周圍膿腫和扁桃體良性腫瘤等,療效肯定。對合並有腎炎、風溼病、低燒等全身性疾病者,其療效則各家說法不一。扁桃體切除僅是將一個可能的致病原因去除,對其他部位的器質性病變並無作用,也不能影響其他的致病因素。

  中醫治療

  1、單驗方:西月石5克,頂腰黃、煅人中白0.5-1克,白芷末0.5-l克,百壽老梅片0.1克,薄荷末0.1克。上藥研極細末,使藥物和勻,研藥粉反出亮光為佳。將藥末吹至患處,每4小時1次。

  鍼灸:取合谷、內庭、曲池、天突、少澤、魚際穴。每次選3-4穴,強刺激瀉法,每日1次。

  2、外治:用錫西瓜霜、錫類散、冰硼散、珠黃散、喉科牛黃吹於區域性,每2小時1次。

  3、含服:鐵笛丸或潤喉丸、喉症丸、六神丸,以清熱解毒、潤喉消腫。

  4、中成藥: ①羚翹解毒丸,每次9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②清咽片,每次4~6片,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③清咽利膈丸,每次6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④清咽潤喉丸,每次9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扁桃體發炎的原因

  正常情況下,由於扁桃體表面上皮完整和粘液腺不斷分泌,可將細菌***可能是外界侵入的,亦可能隱藏於扁桃體隱窩內或是身體其他地方遷延***隨同脫落的上皮細胞從隱窩口排出,因此保持著機體的健康。當機體因寒冷,潮溼,過度勞累,菸酒過度等原因造成抵抗力下降,細菌繁殖加強,扁桃體上皮防禦機能減弱,腺體分泌機能降低時,扁桃體就會遭受細菌感染而發炎。

  病原體通過飛沫、直接接觸等途徑傳入,平時隱藏在扁桃體小窩內,當人體因勞累、受涼或其他原因而致抵抗力減弱時,病原體迅速繁殖而引起發病。炎症自小窩開始,再遍及整個扁桃體。急性炎症時,扁桃體實質內充血,有多形核白細胞浸潤,在粘膜表面,可見黃白色斑點。扁桃體明顯腫脹,並可形成多數小膿腫。小窩內由纖維素、脫落上皮和膿細胞等組成的膿性滲出物向小窩口排出,故在扁桃體小窩口可見膿點。慢性炎症的病理改變明顯,淋巴細胞、網狀細胞增生活躍,扁桃體肥大。小窩粘膜上皮增厚、表面角化過度或形成小潰瘍。角化物、炎性滲出物、脫落上皮細胞、白細胞、細菌等混合形成乾酪樣物的栓子,塞於小窩口。長期炎症可致扁桃體內小血管閉塞,淋巴組織變性,逐漸為結締組織代替,此後扁桃體日益縮小,最後導致扁桃體纖維化。小窩口因瘢痕而狹窄,其內容物難以排除,常成為病灶。

  扁桃體發炎的症狀

  1、有反覆發作的咽痛、易感冒或扁桃體周圍膿腫的病史。平時症狀多不明顯,但常有急性發作病史。

  2、常自訴咽乾,發癢,異物感,刺激性咳嗽,口臭等輕微症狀。如扁桃體過度肥大,可能出現呼吸、吞嚥或言語共鳴障礙。

  3、常有消化不良,頭痛,乏力,低熱等症狀。扁桃體和舌顎弓呈瀰漫性充血,隱窩口可見黃、白色乾酪樣點狀物;這些點狀物有時需用壓舌板擠壓舌顎弓才能自窩內排出。

  4、扁桃體大小不定。兒童、青年多屬增生者,扁桃體肥大;成人扁桃體多已縮小,但表面可見瘢痕,凹凸不平,與周圍組織常有粘連。患者下頜角淋巴結常腫大。主要為慢性中毒症狀及神經反向症狀。表現為營養髮育差、雞胸、貧血、消瘦、低熱、消化不良、易乏力、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煩悶、易驚、性情暴躁、夜間睡眠磨牙、遺尿等。

  5、腺樣體面容:由於長期張口呼吸,影響面骨發育,上頜骨狹長,硬顎高拱變窄。牙齒外突,牙列不整,咬不良,下頜下垂,脣厚,上脣上翹,下脣懸掛,外眥下拉,鼻脣溝淺平。加有精神萎靡,面部表情呆板、愚鈍,即成所謂“腺樣體面容”。

  6、由於咽扁桃體肥大及鼻咽部炎性分泌物積聚,使咽鼓管咽口受阻,可併發非化膿性或化膿性中耳炎,導致聽力減退和耳鳴、耳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