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類畢業論文

  藝術設計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它涉及到社會、文化、經濟、市場、科技等諸多方面的因素,其審美標準也隨著這諸多因素的變化而改變。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下載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下載篇1

  淺析傳統藝術與數碼藝術設計

  摘要:數碼技術正從方方面面滲入我們的生活,數碼藝術設計更是這個時代設計的潮流,而傳統藝術是中華民族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文化結晶,它深厚的文化底蘊也對現代設計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兩者之間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關鍵詞:傳統藝術;數碼藝術設計;特性;結合

  世界正在走向全球經濟一體化,科學技術和文化、資訊傳播觀念也隨之快速發展,這使得數碼藝術在人類生活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也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新特徵。數碼藝術是藝術與媒體技術的結合,為人類的藝術事業注入了新活力。對當代文化和藝術產生及其重大的影響。

  數碼藝術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接受,正在成為一種大眾化的、平民化的藝術形勢。無疑,數碼藝術以它自身特有的視覺效果豐富、強大的互動性等特點帶給人們極大的愉悅。同時,卻也常常因為它在人文與內涵上的缺失而留下些許遺憾。而就傳統藝術來說它的創作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淵源之上的,它蘊藏著眾多的地域風情和民族文化。傳統藝術形式豐富,包涵著深刻的文化積澱、民族情感、風俗習慣、審美觀念及審美情趣。這些因素都在人們的心理情感交流上引發極強的親和力,產生心靈的共鳴。傳統藝術與數碼藝術兩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

  1數碼藝術的飛速發展

  1.1數碼藝術的發展現狀與優勢

  數碼藝術設計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才逐漸在我國普及並廣泛推廣。如今,經過二十來年的發展,這一新興藝術門類在我國已經日趨成熟,並在繪畫藝術、影視製作、商業設計等領域佔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其在這些領域的成功也印證了數碼藝術設計在文化創意產業中的巨大作用。相對於傳統藝術來說,數碼藝術設計具有取之不盡的色彩、多維的藝術空間以及對現實的再創造能力,可以不必拘泥於傳統繪畫門類的限制,集諸多技法與表現形式於一身。這種創作手法的自由性決定了數碼藝術設計必會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視覺效果,並在最大限度上擴充套件了設計藝術在未來領域的實踐。

  1.2數碼藝術的不足之處

  數碼藝術設計在為人們帶來新奇便捷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諸多缺點,目前很多的數碼作品只注重視覺衝擊效果而忽視了其中內涵;數碼藝術的商業性使得設計作品過多的注重了作品的商業價值,而其藝術價值難以得到充分體現;數碼藝術是源於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輔助製造的,從誕生以來就是依靠商業來發展,也正是由於大量的商業需要才使數碼藝術的發展如此迅速。由於數碼藝術的功利性太強,不可避免地導致批量生產從而使藝術欣賞價值降低。

  2傳統藝術面臨的挑戰

  相對於數碼藝術設計的迅猛發展,傳統藝術目前正面臨著西方文化藝術所帶來的強烈衝擊。一方面,美國在二戰後藉助其強大的科技、經濟、政治實力向滿目瘡痰的歐洲推廣美國式藝術,先後樹立起了抽象表現主義、集合主義、波普藝術、極少主義、觀念主義等符合美國意識形態需求的藝術流派,並使之隨著經濟全球化擴張到世界各地。到了二十世紀的數碼時代更是改變了人們的視覺角度、審美趣味以及創作方式,網路成為了現代人獲取資訊、休閒娛樂的主要方式,人們也迅速融入了這種方便快捷的娛樂方式。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傳統藝術似乎成了老一輩人的喜好而與年輕人漸行漸遠,傳統藝術複雜的技法和繁瑣的手工製作程式已經被他們束之高閣。這樣完全西化的創作方式對我國傳統藝術的繼承來說顯然弊大於利。

  另一方面,在中國古代,藝術是士族、學者上流社會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是人們生活的情趣,藝術作品中都富有作者的獨特個性和人文情懷。而當今傳統藝術創作出現工業化趨勢,喪失了藝術作品當中及其重要的個性。藝術的受眾所接觸到的傳統藝術品往往是大眾媒體的導向。於是,傳統藝術趨向邊緣化。

  3傳統藝術的特性

  1傳統藝術的發展幾乎貫穿了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在其漫長的過程中,它是人類以往智慧的結晶,也具有極高的藝術審美價值。審美是藝術區別於社會其他事物的根本性質。

  2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傳統藝術代表了人類的精神層面,也傳達了一種社會的思想道德。

  3傳統藝術具有極強的文化價值,像書法、繪畫、戲曲、傳統服飾、剪紙等傳統藝術裡蘊涵了豐富的人文內涵,甚至成為了代表中華民族的藝術符號。

  4傳統藝術與數碼藝術相結合

  我國的傳統繪畫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有著自身的優勢和別的創作方式所無法取代的東西,比如深厚的歷史底蘊、富有詩意的文人情懷、張弛有度的佈局法則、以及的極具內涵的藝術勝境,等等。因此,無論出現哪種創作方式和表現手段,都不應忽略傳統藝術的存在。

  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與進步,藝術也必然不會停下它發展與創新的腳步,不同的藝術形式應該勇於借鑑、敢於融合、善於互補。傳統藝術與數碼藝術源於兩種不同的藝術類別。我們既要尊重傳統藝術的獨特性,體現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又要緊跟時代的發展,反映當代人的喜好和內在的精神追求。把數碼藝術引入傳統藝術領域,將賦予傳統藝術新的時代內涵。

  4.1現代設計中傳統藝術與數碼藝術結合的作用

  1凸顯藝術性。現代設計中,數碼多媒體技術已成為展現藝術效果的重要輔助手段,藉助數碼藝術表現方式能通過虛擬顯示等意象手法,傳統藝術也能帶給藝術受眾全新的審美愉悅和視覺感受,同時也更凸顯其中的藝術性。

  2增強互動性。數碼藝術的迅速發展不僅為藝術的創作提供了高科技的設計平臺,同時也讓藝術受眾能親自參與其中,更直觀生動的感受藝術的無限魅力。

  比如,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的鎮館之寶《清明上河圖》,就是中國傳統藝術與數碼藝術設計融合的典範,這幅“百米長卷”以宋代張擇端的傳統繪畫版本為創作依據,以多媒體動畫藝術的方式呈現在公眾眼前。長卷中數百棵樹和建築嚴格按照原創制作,長卷共128米長,6.5米高,整個活動畫面以4分鐘為一個週期,展現出宋朝開封古城的白天與夜晚。

  藉助大幅卷軸的數字化多媒體應用技術,將傳統繪畫《清明上河圖》放大成巨幅3D動畫,圖中將近1700個人物被特效技術擊活,映襯著牆壁底部的流水效果以及船上的人物對白,使整幅圖變得流動起來。觀眾可以清晰地看到圖中中國古代人物形象在日夜交替中,舉止各異、栩栩如生,觀眾只要輕點畫面中的人物,人物便會發出相應的說話聲,再加上遠處的水流聲、風聲,觀眾如同置身其中,使觀眾彷彿置身其中,穿越時光隧道遊走在古城那條繁華的街道,這種互動拉近了觀眾與作品之間的距離。

  3為設計者提供全新的思路。數碼藝術通過人機互動的形式,構成了人與人、人與虛擬現實之間一種全新的關係,也將設計者們天馬行空的想象變成了鮮活生動的藝術作品,更激發了設計者們更為大膽的創意思路。

  4.2新時期的藝術拓展

  相互借鑑、融合已是傳統藝術和數碼藝術設計發展的必然趨勢。毫無疑問,結合民族優秀的傳統藝術是數碼藝術設計不斷充實魅力和生命力的關鍵所在,藝術的本身是開放、包容、發展的,當它不斷受到新的科學技術與意識觀念的衝擊,新興與傳統必定能發揮它包容的魅力從而突破與發展,使新興數碼藝術設計與傳統藝術相輔相成、生生相息。

  下載篇2

  淺談標誌設計藝術

  摘要:標誌 logo是現代經濟的產物, 作為一個成功的設計師始終要記住一點,設計必須以人為本,得讓大多數的人在欣賞設計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你的設計意圖,標誌符號是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資訊載體。標誌設計的表現方式無外乎具象與抽象。作為一種表現方式,抽象和具象表現在標誌設計中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關鍵詞:標誌;傳播符號;以人為本;具象與抽象;視覺衝擊力

  標誌是一種具有象徵性的大眾傳播符號,它以精練的形象向人們表達一定的涵義,它以單純、顯著、易識別的物象、圖形或文字元號為直觀語言,還具有表達意義、情感和指令行動等作用。

  通過創造典型性的符號特徵,傳達特定的資訊。標誌作為視覺圖形,有強烈的視覺傳達功能。它是一種國際化的語言,所以,在世界範圍內,容易被人們理解、溝通、使用。標誌有不同的物件和種類,根據功能和分類有許多用途。標誌主要包括商標、徽標和公共標識。它被廣泛應用於現代社會的各個方面,同時,現代標誌設計也就成為各設計院校或設計系所設立的一門重要設計課程。

  標誌logo是現代經濟的產物,它不同於古代的印記。在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陳列著一塊銅版,為宋代時的文物,上面刻有“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字樣,中間是一隻白兔子抱樣的圖形,右邊寫著“認門前白兔兒為記”,該標誌是至今我國發現的最早印刷在包裝紙上的標誌。

  現代標誌是企業綜合資訊傳遞的媒介,商業的繁衍,使標誌在商品的銷售與塑造企業形象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標誌作為企業CIS戰略的最主要部分,在企業形象傳遞過程中,是應用最廣泛、出現頻率最高同時也是最關鍵的元素,因為在企業行為識別系統,理念識別系統尤其是視覺識別系統,實際上都是標誌的宣傳應用。企業強大的整體實力,完善的管理機制,優質的產品和服務,都被涵概於標誌中,一個標誌會將企業形象深深的留在受眾心中。

  作為一個成功的設計師始終要記住一點,設計必須以人為本,得讓大多數人在欣賞設計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你的設計意圖,標誌符號是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資訊載體。標誌所傳達的資訊能否被公眾所接受、所認同,取決於標誌是否能被受眾識辨和理解,這就是標誌的識別性。所以識別性是企業標誌的重要功能之一。

  市場經濟體制下,競爭不斷加劇,公眾面對的資訊紛繁複雜,各種logo商標符號更是數不勝數,只有特點鮮明、容易辨認和記憶會含義深刻、造型優美的標誌,才能在同業中突顯出來,不然就被知識的海洋所淹沒。

  它能夠區別於其它企業,產品或服務,使受眾對企業留下深刻印象,從而提升了logo設計的重要性,為企業贏得效益;標誌設計要符合形式美法則,標誌的形式美是影響標誌資訊傳達的重要因素,給人以美感、動人的形象,就必須具有和諧、悅目的形象。圖形美是構成標誌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設計中不可忽視的,是標誌最後成敗的關鍵。

  強調在追求標誌設計的形式美時,不應忘記內容對形式的決定作用,只有在兼顧內容和形式關係的前提下追求標誌的形式美,才能設計出美的成功的標誌作品。必須講究組織格式和運動變化,而後才有圖形美。所謂圖形美,並不單是外在的美,還應有意象的內在美。這是從設計構思到組織形式,善於運用構成法則的運動變化,發揮單純的和諧美。

  圖形美並不像一般圖案那樣用添枝加葉的填充式的手法,而是巧於利用結構的簡化,形象的淨化,強調強化和精簡的藝術處理,以便產生一種特有的標誌造型美,所以說標誌設計既要造型美,又要符合表現的中心思想,這樣的標誌才是一個成功的標誌。

  標誌設計的表現方式無外乎具象與抽象。作為一種表現方式,抽象和具象表現在標誌設計中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具象的表達世界是人類客觀地反映世界的原始需要。人們需要客觀世界提供穩定的或確定的具體物象,從而能認識和判斷在物理上的外部世界。具象表現是忠實於客觀物象的自然形態,對客觀物象採用經過高度概括與提煉的具象圖形進行設計的一種表現形式。

  它具有鮮明的形象特徵,是對現實物件的濃縮與精練,概括與簡化。具象藝術的突出特點首先是它的視覺真實性或客觀性,即按照我們所看到的世界的樣子來描繪物件。具象的標誌具有圖形的通俗性與高度清晰的識別性,表現較為自由,充滿個性,容易以清新、明快的視覺形象傳達標誌的神髓而為受眾者所接受。在造型藝術領域和設計美學領域探討中,通常所說的具象是指客觀存在的形態,具有自然形態的特性和特徵,如動物、植物、風景、生活物品、人物等,這種自然具象形態具有現實性、直觀性。

  雖然具象藝術強調再現性,但並非只是處處原封不動地描摹我們所看到的客觀事物的樣子,而是藝術家利用美術的語言,並按照創作需要和美的規律與法則,對現實生活進行高度概括和綜合的藝術處理,在現代標誌設計中,具象類圖形設計與其它幾種圖形設計相比在實際運用中顯得薄弱,其獨特的表現特點、藝術特點與傳播優勢並未得到有力的發揮。

  標誌是一種資訊載體,接收物件是廣大的人民群眾。具象類標誌設計,由於其直接描繪客觀物件形態特徵的具象造型手法具有強烈的識別性,能夠獲得更加直觀、充實、感性的視覺效果,適當運用可以實現以人為本的標誌設計的個性化、風格化、藝術化,容易以清新、明快的視覺形象傳達標誌的中心思想而為廣大的人民群眾所接受。

  抽象是從眾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質性的特徵,而捨棄其非本質的特徵。現代社會,新型的商品品種日益增多,還有那些提供裝置技術以及資料的機構也越來越多地使用標誌。抽象類標誌是以抽象的圖形符號來表達標誌含義的,它是象形圖形的抽象引申;抽象類標誌以完全抽象的幾何圖形、文字或符號來進行表現,因而圖形具有深邃的抽象含義、象徵意味或神祕感。這些標誌的設計,如果仍用一般的表現方式是難以完成的,必須創造出一種暗示含義或表示機構的抽象特徵的符號。

  抽象標誌易於產生吸引力,但過分怪誕的抽象,也難於使觀者理解,標誌始終要具有可讀性,做的抽象變形不論有多麼的有韻味,外形有多漂亮,只要讀者看不懂,就不能算是成功的標誌。為了使非形象性轉化為可視特徵圖形,設計者在設計創意時應把表達物件的特徵部分抽象出來,可以藉助於抽象形的點、線、面、體來構成象徵性的形象。抽象形式的標誌,單純地表現物件的直接和意念,具有深刻的內涵和耐人尋味的意味感。造型簡潔,產生一種理性的秩序感,或具有強烈的現代感和視覺衝擊力,給觀者以良好的印象和深刻的記憶,這樣的標誌才能進行正確的視覺傳達。

  這種標誌表現形式圖案感極強,其構成有一種抽象的美感,往往更具強烈的現代感和符號感,有很高的記憶值。抽象類標誌也有不足的地方,由於其意義表達不甚明確,因而不像具象圖形那樣易於為人們所理解,有時甚至還會產生歧義。這是設計者在設計前要注意和考慮到的,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及簡潔、漂亮,又符合企業的標誌。

  參考文獻:

  [1]漆傑峰.《標誌設計》.清華大學出版社

  [2]郭振山.《標誌設計》.天津大學出版社

  [3]文紅.《標誌設計》.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