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女性出現尿失禁的原因是什麼

  尿失禁指尿液失去控制不由自主地流出,常見於老年人、產婦及久病患者,多在咳嗽、行走、大笑或驚恐時尿液自行排出,已成為世界五大疾病之一。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導致女性出現尿失禁的原因。

  導致女性出現尿失禁的原因

  第一

  生產的損傷。因為多次的生育、子宮出現下垂的情況。主要是由於在生寶寶的時候,盆腔肌肉受到了嚴重的損傷,導致女性的盆腔功能出現障礙的一種情況,這樣會導致女性出現壓力性的尿失禁的情況,這種情況順產的女性發生了比較高一些。

  第二

  身體過於肥胖。因為女性自身年齡的增大,並且身體有較多的脂肪堆積,導致對膀胱造成比較大的壓力,因此產生尿失禁的情況。

  第三

  雌激素水平降低。這種情況常發在更年期後的婦女,因為更年期以後身體分泌的雌性激素減少,使尿道粘膜變薄,張力出現下降的情況,因此產生尿失禁的情況。

  第四

  精神因素。經常處於壓力比較大,精神處於緊繃狀態的人群,這樣會導致自己經常處在於比較焦慮的狀態下,導致膀胱肌肉過敏,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膀胱收縮的情況,因此產生出現尿失禁的情況。

  女性尿失禁治療方法

  盆底肌肉鍛鍊,可以作為一線治療方法。行為治療具有很大的潛在的好處,危險性很小,而且對於壓力性與急迫性失禁都有效。對於可能有發生手術併發症和/或藥物副反應危險的老年女性,可能具有重大的價值。醫學界在40年代末就用此方法治療本病。盆底肌鍛鍊的5年治癒率或明顯改善率高達60%。

  盆底肌鍛鍊:即自然收縮盆底提肛肌,每日3次,每次至少進行15~30下,每下持續10s以上;恥骨肌鍛鍊為排尿過程中主動中斷排尿,之後並再繼續排尿的重複鍛鍊,有助於尿道括約肌功能的恢復。

  膀胱功能鍛鍊:膀胱過度活動病人的首選方法。即按規定時間排尿,並逐漸延長排尿的時間間隔,以逐步增加膀胱容量, 用意識控制膀胱的感覺刺激,重建大腦皮質對膀胱功能的控制,最終恢復正常的排尿方式,將排尿次數降低在每3-4小時一次。

  盆腔生物學反饋治療:即將不同規格的陰道圓錐置入陰道內,讓患者收縮陰道將其夾持住,並逐漸增加圓錐的重量,以增強患者陰道的收縮力。生物學反饋治療可外接測壓裝置,對陰道收縮力進行測定,並通過測壓裝置螢幕顯示給患者,直觀地指導患者正確掌握收縮方法,提高盆底鍛鍊效果。

  這些方法簡單、有效,堅持3~6個月,有效率可達70%~100%,無任何副作用。陰道託、尿墊等對難治性患者可作為支撐陰道,收集尿液的輔助性治療。

  女性尿失禁的病因

  正常的儲尿及排尿都是在膀胱壓力與尿道壓力相互協調下進行的。膀胱充盈達到一定程度,產生壓力,反射到大腦,通過主觀意識控制,通過尿道排出。正常排尿需要大腦、神經、膀胱、尿道、盆底肌肉的共同作用。任何原因造成儲尿期的膀胱壓力過高或尿道阻力下降,都會造成尿失禁。

  1、生產損傷:多次生育、尿道膨出、子宮下垂等。這是由於分娩的時候,盆腔肌肉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對盆腔內一些器官的支撐能力就下降,所以這樣也能導致壓力性尿失禁。臨床發現經陰道生產的尿失禁比剖腹生產發生率高。

  2、精神因素:因為工作緊張、壓力大、焦慮情緒或神經性膀胱而造成膀胱肌肉的反應過敏,無法抑制膀胱收縮而引起尿失禁。

  3、雌激素水平降低:更年期後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使尿道粘膜變薄,張力下降。

  4、肥胖:年齡大,腹部脂肪堆積腹壓增高對膀胱產生較大的壓力。

  5、種族因素:大規模調查顯示亞洲人尿失禁高於歐洲人。

  6、手術損傷:直接損傷盆底肌肉和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