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沒有貓的原因

  十二生肖,又叫屬相,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但你知道為什麼會沒有貓嗎?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貓原產於埃及,貓何時傳入中國,已不可考.民間傳說則是系唐三藏從印度帶回;但貓傳入中國絕不會這麼晚.古時文人稱貓為狸奴,如李商隱--"鴛鴦瓦上狸奴睡",所以貓傳入中國應該是更早的事. 

  十二屬相亦稱“十二生肖”。我國古代用十二種動物為名稱的紀時系統。其作用與十二地支略同。十二生肖與十二地支的具體配合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已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因而古代盛行以十二屬相紀年,在民間尤為流行。其源起於何時不可確考,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竹筒《日書》甲種“盜者”章可證明,十二屬相的紀年法至遲在戰國時已存在。其後,東漢王充《論衡》的《物勢》及《言毒》篇,記載有十二屬相與十二地支的對應關係,與後世流傳者完全一致。研究認為,十二屬相紀時源起於我國古代氏族社會的圖騰崇拜,其名稱“生肖”包含有中國先民以動物為親屬的理解與風俗。由此而產生對十二屬相的禁忌與崇拜,後世在男女婚配問題上有生肖相剋的說法,如謂“羊落虎口”、“豬猴不到頭”等。又有十二生肖所紀年份各有不同的吉凶色彩,如“蛇年窮,狗年富”等迷信。除漢族外,中國的彝族、維吾爾族、傣族、黎族、藏族等少數民族也有十二獸曆法,用來計日或紀年。唐代的黠戛斯國、吐蕃及蒙古族也用十二屬相紀年,清顧炎武《山東考古錄》載泰山有元碑兩塊,一記“泰定鼠兒年”,一紀“至正猴兒年”,皆說明十二屬相紀時方法在古代應用的廣泛性。

  現在一說到為什麼十二屬相沒有貓,就用民間故事來解釋。其實在貓傳入中國以前,中國就有了十二生肖。所以十二生肖沒有貓,一點也不奇怪。

  貓死了不能埋的原因

  1、有些民間說法:不準宰殺活貓。死貓不準吃,認為貓肉是酸的,又認為貓捉鼠,鼠吃蛇,吃了貓肉後被蛇咬傷無法醫治。貓死不能埋葬,要置於破籃掛在樹上,任其腐爛或鳥食。民間流傳“貓來苦,狗來富”的俗語,認為家中有狗自來主興旺,有貓自來不吉利。死狗任意拋入江河中。

  2、關於“死貓掛樹頭,死狗棄水流”一俗,民間曾流傳過這樣的傳說:一次,貓向老虎求教“展威”時,老虎正想向貓學習“吸血”,然而老虎素知貓秉性狡黠,深怕自己功夫傳授後,貓學會了會負心失約,因而強調要有擔保人。此時,貓見狗在場,便懇求它出面氶保。狗既答應,老虎即地將“展威”的技能全部教給貓,貓果真學到了本領就躲到樹上,不肯教老虎“吸血”。老虎受騙後暴跳如雷,立誓要把貓降撕碎。貓見老虎上不了樹,倚在樹上洋洋自得,誇耀自己本事,並取笑老虎不會爬樹,揚言自己就是死也要死在樹上,絕不讓老虎毀壞屍首,叫它不必傻等。

  貓在中國是禁忌的原因

  不能說是禁忌,只能說是他的寓意不大好,貓屬陰,眼能看靈,在醫院如果看到貓徘徊在某個病重患者床前不走,就預示這個病人要去世,外人以為是貓帶走人的靈魂,實際是警示,就像地震前的動物遷徙奔走,警示人們要注意,做好安全逃生措施

  人們沒法接受這種預示,所以看見貓徘徊不走在病人前就看作是不祥之兆,想趕走他,擺脫這個困境***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實際上沒有任何作用,貓貓只是報信的,提醒你們趕緊滿足病人的願望,讓他走的安心些,好心沒被接受而已***

  十二生肖的排序

  生肖動物秉性各異,古今學者一直對其選取和排列提出眾多觀點,但每種觀點又難以自圓其說。

  民間故事說

  軒轅黃帝要選十二動物擔任宮廷衛士,貓託老鼠報名,結果老鼠忘了,從此貓見老鼠就尋仇。原本推牛為首,老鼠偷偷爬上牛背佔先機。虎和龍不服氣,被封為山神和海神,排在牛的後面。兔子不服,要和龍賽跑,兔子跑到龍前面。狗不樂意,一氣之下咬傷兔子,被罰倒數第一。蛇、馬、羊、猴、雞之間還經過一番較量,最後豬跑來佔據末席。

  該傳說還解釋生肖為何無貓。其實遠古中國無貓,家貓傳入中國時生肖早已形成。這個近似於兒童故事的傳說,遠不是對問題的科學解釋。

  動物習性說

  清代劉獻延《廣陽雜記》引李長卿《鬆霞館贅言》:

  子何以屬鼠也?曰:天開於子,不耗則其氣不開。鼠,耗蟲也。於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屬鼠。地闢於醜,而牛則開地之物也,故醜屬牛。人生於寅,有生則有殺。殺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屬虎。卯者,日出之候。日本離體,而中含太陰玉兔之精,故卯屬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龍行雨之時,故辰屬龍。巳者,四月之卦,於時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時蛇不上道,故屬蛇。午者,陽極而一陰甫生。馬者,至健而不離地,陰類也,故午屬馬。羊啃未時之草而苗,故未屬羊。申時,日落而猿啼,且申臂也,譬之氣數,將亂則狂作橫行,故申屬猴。酉者,月出之時,月本坎體,而中含太陽金雞之精,故酉屬雞。戌時方夜,而犬則司夜之物也,故戌屬犬。亥者,天地混沌之時,如百果含生意於核中,豬則飲食之外無一所知,故亥屬豬。

  此說從晝夜十二時辰的角度解說地支和肖獸的配屬。持論即有先天不足,十二地支及生肖最初用來紀日、紀年,標記時辰是使用範圍擴大的結果,有些解釋顯得過於牽強。

  五行陰陽說

  明代葉子奇在《草木子》指出,十二種動物被安排是因為形體缺憾。

  “術家以十二肖配十二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無牙、牛無齒、虎無脾、免無脣、龍無耳、蛇無足、馬無膽、羊無神、猴無臀、雞無腎、犬無腸、豬無筋,人則無不足也。”

  但明代學者朗瑛在《七類修稿》反駁:“庶物豈止十二不全者?”他提出“地支在下”,別陰陽當看足趾數目。鼠前足四爪,偶數為陰,後足五爪,奇數為陽。子時前半部為昨夜之陰,後半部為今日之陽,正好用鼠來象徵子。牛、羊、豬蹄分,雞四爪,再加兔缺脣且四爪、蛇舌分,六者均應合著偶數,屬陰,佔六地支。虎五爪,龍五爪,猴、狗也五爪,馬蹄圓而不分,均為奇數,屬陽,連同屬陽的鼠,佔六地支。

  陰陽學說解釋生肖排序並非朗瑛創見,宋朝學者洪早在《暘谷漫錄》中已有類似觀點。朗瑛還將動物性情和陰陽學說相結合,把排序原因具體化:

  “如子為陰極,幽潛陷晦,以鼠配之;鼠藏跡也。午為陽極,顯明剛健.以馬配之;馬快行也。醜為陰也,俯而慈愛生焉,以牛配之;牛有舐犢。未為陽也,仰而秉禮行焉,以羊配之;羊有跪乳。寅為三陽,陽勝則暴,以虎配之;虎性暴也。申為三陰,陰勝則黠,以猴配之;格性黠也。日生東而有西酉之雞.月生西而有東卯之免,此陰陽交感之義,故曰卯酉為日月之私門。今兔舐雄毛則成孕,雞合踏而無形,皆感而不交者也。故卯酉屬兔雞。辰巳陽起而動作.龍為盛,蛇次之,故龍蛇配焉。龍蛇,變化之物也。戌亥陰斂而潛寂,狗司夜,豬鎮靜,故狗豬配焉。狗豬,持守之物也。”

  佛教說

  《法苑珠林》引《大集經》:“閻浮提外,四方海中,有十二獸,並是菩薩化導。人道初生,當菩薩住窟,即屬此獸護持、得益,故漢地十二辰依此行也”。但佛教於東漢才傳入,此說不攻自破。


十二生肖為什麼沒有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