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治療急性尿毒症有哪些方法
尿毒症實際上是指人體不能通過腎臟產生尿液,將體內代謝產生的廢物和過多的水分排出體外,引起的毒害。那麼,對於急性的尿毒症要如何治療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急性尿毒症的治療方法,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急性尿毒症的西醫治療方法
1、對症治療:利尿以10%葡萄糖300~500ml加速尿100~500mg靜脈滴注,降壓用巰甲丙脯酸、甲基多巴、複方降壓片,複方羅布麻片等。糾酸多給予口服或靜滴碳酸氫鈉、蛋白同化激素***如丙酸睪丸酮、苯丙酸諾龍***等。輔助治療常用atp、輔酶a等,均用常規量,特殊患者根據病情酌情加減用量,適當限制水、鈉、食物中蛋白質含量。
2、血液透析***血透***及腹膜透析***capd***、血透選擇無心血管病變及嚴重貧血患者,每週2次。capd選擇年齡較大者。全身浮腫明顯,嚴重貧血患者每日4次。
用藥指南:尿毒症以脾腎虛衰為本,溼毒內蘊為標,在疾病發展過程中存在著本虛標實的病理特徵。實驗證明溫腎益氣藥能改善腎臟病變,增強機體免疫能力。活血化瘀藥與清熱解毒藥合用,可抑制腎小管萎縮和纖維組織增生,促進廢用的腎單位逆轉。通腑洩熱藥物能使血中bun、cvt下降,改善症情,同時能夠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急性尿毒症的中醫治療方法
1、中醫機因干預療法腎區中藥離子匯入。
採用腎區直接給藥,通過遠紅外加熱,經面板經絡微迴圈,將高濃度中藥。
源源不斷的滲透到腎臟內部,將即將硬化壞死的腎單位軟化,從而增加腎臟的供血供氧,使硬化壞死的腎單位重新開始正常工作,從而達到標本兼治的作用功效。
2、中藥內服
尿毒症病程纏綿,病機錯綜複雜,並分不同階段,治療時一定要根據疾病的特點辨證論治,一般可選用生黃芪、附子、蟲草、仙靈脾、巴戟天、姜半夏、丹蔘、車前子、蘇梗、黃連、大黃、桃紅、當歸、紅花等溫腎瀉濁、化瘀清利等藥物,這些藥物能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祛邪而不傷正氣,有推陳出新,改善腎血流量,降低尿素氮、血肌酐,糾正酸中毒等作用,可明顯改善臨床症狀,提高機體代謝及免疫功能,加快毒性物質的排洩,阻止腎小球的進一步損害,抑制尿素氮、肌酐的升高,促進血色素的升高。
3、中藥灌腸
此方法有一定的結腸透析作用,但不同於結腸透析,是清除體內氮質的一個重要途徑,為口服藥物的補充,尤其對不能口服藥物的病人更為適宜。一般選用大黃、附子、生牡蠣、土茯苓、蒲公英以通腑洩濁,促進毒素從腸道排洩,抑制蛋白分解,同時增加腸的蠕動,防止腸道內毒素吸收,促進體內有毒物質排出,有利於減輕健存腎單位的負荷,從而控制血肌酐、尿素氮等毒性物質的升高。
4、藥浴
一般多選用易透過面板進入體內發揮作用的藥物。如麻黃、桂枝、羌活、丹蔘、紅花、川芎、防風、細辛等,它藉助藥浴水的溫熱效應,將藥物成分直接作用於體表,由於體表面板溫度升高,面板毛細血管擴張,促使血液和淋巴液的迴圈,使毒物隨汗液排洩增多,故可使已經受損傷的腎臟有機會自行恢復,尿量增多,水腫消退,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目前研究表明,麻黃能改善腎血流量,紅花能改善迴圈功能,而起到利尿作用。由於體內水分大量排出,水腫消退,尿素氮、肌酐得以排出體外,不僅噁心嘔吐症狀緩解,還能迅速改善高血鉀症狀帶來的危險,起到面板透析的作用。
急性尿毒症的預防方法
1、積極治療
尿毒症雖是致命的疾病,但也並不是無藥可醫,對無誘發因素的病例,腎功能不可逆轉時,可考慮做透析治療,透析療法包括口服,腹膜,血液透析***人工腎***三種;口服透析治療僅適用於輕的尿毒症患者,近年來,由於透析療法的普遍應用,使晚期尿毒症病人有5年以卜存活並保持一定勞動力者不少,因此,透析療法是治療晚期尿毒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2、充分休息
尿毒症病人應保證充足的休息和良好的營養,不要從事力所不及的活動。
3、避免有損腎臟的化學物質
要避免含有鎘,氯仿,乙烯乙二醇和四氯乙烯的用品和環境,它們一般存在於殺蟲劑,汽車尾氣,塗料,建築物和家用清潔劑中。
4、限制含鎬量高的食物
已經在一般家庭用品中發現一些化學元素與急性和慢性腎病有關聯,只要仔細閱讀產品的說明,多采取一些預防措施,是町以避免這些有害物質的。
鎘:這種稀有金屬用於生產殺蟲劑,橡皮輪胎以及塑料,塗料和其他產品,由於鎘的工業用途很廣,已經大範圍地在一些食品和水中發現,以下幾點應引起注意
限制攝人含鎘量高的食物,如由動物肝和腎製成的食物,比目魚,蚌類,扇貝,牡蠔以及在汙泥中長成的蔬菜。
確保用來噴塗和工藝用塗料,染料,瓷鈉不含鎘。
不要使用古董的烹呼叫具,因為這些器具上塗有含鎘製成的色素。
5、勿抽菸
煙對腎臟有害無益。
6、採用低蛋白飲食
對尿毒症患者應給予低蛋白飲食,正常成人每公斤體重需要蛋白量1—1.5克,尿毒症病人只能進食0.5克/公斤以下,以減少體內氮質代謝產物的生成和瀦留。
7、選用蛋奶類食品
由於進食蛋白量少,因此應儘量選用營養價值較高的雞蛋,牛奶等動物蛋白質食物,而少用豆製品等植物蛋白。
8、補充水分
根據病情供給適量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