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在高三成為學霸有哪些方法

  現代許許多多的學生面臨著考試壓力,高三的學生都想讓自己變成學霸,提高學習成績。為此,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高三成為學霸的學習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高三成為學霸的學習方法

  方法決定成敗

  用努力換取優異的成績,在這裡,方法決定成敗。無論是應屆生還是復讀生,請大家樹立一個正確的觀念:高三,需要的是學科知識之間的整合,絕非量的單純積累。要想成為“學霸”,就必須在學習和考試兩方面同時修煉“獨門祕籍”。進入高三,你的思考方式必須從學轉變成考。考和學的最大差異就是面對題目時的思維方向。思維和努力沒關係,和智力關係亦不大,它是大多數人潛意識中認識事物方式的體現,即看問題的角度。思維是可以點撥、訓練的,俗話說就是“開竅”。對考題來說,與其研究為什麼,不如研究如何做。到高三還在研究為什麼這麼做的,是個學生;開始研究做題方法、解題入手點的,才是考生。

  模仿一些同學學到凌晨幾點,每天做多少套題,做什麼樣的巨集偉計劃,如何在精神上給自己施壓等,非但不科學而且不可取。因為不斷加大知識的儲備和做題的數量,只能讓你對知識點做到熟悉、熟練,但是達不到掌握和精通。這樣的複習,會讓同學們將分數提到一定程度就遇到瓶頸,再也提不上去了。就像大多數同學困惑的那樣:“為什麼我已經很努力了,成績卻不見提高呢?”

  所以,高三的頭等大事應該是整理學科知識體系、訓練各科解題思維和臨場答題技巧。

  給知識做減法

  考生要為每個學科找到一個做減法的策略,這樣才能擺脫題海,找到解題的本質和規律。從知識層面來說,就是抓住核心考點;從學習方法來說,就是找到一條貫穿學科知識的線索。

  比如語文學科,有語言運用題、古代詩歌鑑賞題、現代文閱讀題、作文題等。是不是每種題型都需要單獨複習?有沒有一條線索可以串聯考試中的各種題型呢?

  語文的核心是詞語,以詞語為基點,從詞語到語法結構,從語法結構到表現***修辭***手法,考生據此可以串聯起字音字形題、語病題、現代文閱讀題和作文題等。

  第一步:詞語。比如“墨守成規”,為什麼是“墨”而不是“默”呢?因為這個典故講的是“墨子守成規”而不是“默默地守成規”。

  第二步:從詞語到語法結構。根據意思可知,這個短語在語法上是主謂結構。由語法結構知識,考生可以判斷“《中國好聲音》,得到很大收穫”的語病為缺主語。

  第三步:從語法結構到表現***修辭***手法。現代文閱讀題中,有些句子是不符合常規的語法順序的,如“大家都注視著這位新同學,高高的,瘦瘦的”跟常規表達不同,但沒有錯誤,那問題在哪裡呢?原來,這句話採用了倒裝手法,考生也能據此回答出這句話的作用是強調。

  第四步:從分析到運用。《岳陽樓記》中的“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使用了對仗***對舉***,在古詩文閱讀題中考[微博]生應該能夠答對。明智的考生還可以進一步將其化用到作文中,如:“秋風蕭瑟,月落殘雲。我的城頭飄揚著秦國的旗幟,我的宮殿飛揚著秦國的歌。”這便是佳句。

  再舉一個英語學科的例子:I had the film developedyesterday。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傳統教學中,老師們往往單純地強調詞彙和語法。首先看詞彙“develop”,詞義為“togradually grow or become bigger,stronger,moreadvanced”,也就是發展、變大、變強的意思;再看語法“have somethingdone”,表示請某人做某事。好了,詞彙和語法都沒錯,我們卻翻譯不了這個句子。難道翻譯為“昨天我請電影***膠片***發展了”?

  在英語中,像develop這樣的詞非常多,如果總是單獨記憶的話,不僅非常辛苦,而且遇到上述情況還沒法做對題。如此,你離“學霸”的距離就越來越遠了。

  跟中文一樣,絕大部分單詞都只有一個原始詞義,經過成百上千年的演變,原始詞義形成一個可以延伸的意象,所有的其他詞義都統一在這個意象之下。如果用這個意象來記憶這些單詞,不但更容易記住,而且可以做到舉一反三,活學活用。“develop”:發展、變大、變強,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而讓照片發展、變清晰,就是一個發展的過程。這句話的意思就可以翻譯為“昨天我把照片沖洗了”。

  通過這種聯想和發散思維,考生讀懂了詞義,進而瞭解句義,那麼解答單項選擇、完形填空、閱讀理解就不再是問題了,甚至還能將這樣的句子用在書面表達中,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

  同學們請相信,記憶沒有定式。考生不能侷限於傳統的記憶方法與記憶模式,而要突破考試必要性記憶的極限,做到最少、最精、最有效,才能輕鬆應對高考。

  標準化和客觀性

  學和考永遠是一枚硬幣的兩個面,誰都無法取代誰。考生使勁兒背單詞也未必能讓自己英語考滿分。相反,考生掌握了英語的答題思維,卻有可能讓自己即使看不懂原文,閱讀理解卻全部做對。不要以為解題的能力通過大量做題就能提高,從普通學生變為“學霸”沒那麼容易,這是一門學問,考生必須得練!

  面對一道試題,“學霸”的思考步驟通常是:第一,題目需要求得的是什麼;第二,要求得這個結果,需要哪些條件;第三,題幹給出了哪些條件,順利解答該題還缺少什麼;第四,缺的這些條件如何找到。如此,解題的標準化思維過程就出來了。

  許多考生在浩如煙海的試題摧殘下,已經喪失了思考的能力,面對“敵人”只能疲於招架。比如遇到圓錐曲線的試題,第一反應不是像“學霸”那樣認真分析試題,而是憑以前“練題”時的記憶,想當然地套用各種公式、定理,解到一定的時候才發現題目所問的問題與自己的解題方向是背道而馳的。考生不要奢望在考場上做到平時練習過的原題,題目越是相似就越要當心陷阱,越要用標準化的流程去分析問題和條件,從而找到解題的突破口。

  當然,要成為一名出色的“學霸”,除了思維嚴謹外,還要抓住考試的本質,在考場上始終要保持“客觀性”,即“別人沒說,我決不能想當然地推測”。

  比如有人出一道題:“一天沒吃飯了,我要大吃一頓。”這句話說明了什麼?

  A。一天沒吃飯,我餓了

  B。我正在大吃一頓

  C。我今天至少吃一頓

  選A的同學是習慣性主觀,題目告訴你“一天沒吃飯”就代表“我”餓了嗎?題目字面上就沒有餓了這回事,所以不對。選B的是沒有根據題目字面意思去做題,題目說“我”吃飯了沒有?還沒吃吧,所以這是審題的不客觀。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今天至少要吃一頓,這就是客觀,所以答案應該是C。

  一句話,要跟著題目本身走,不要跟著以往做過的題目走。

  成為學霸的學習建議

  1.以學為先

  所有的娛樂慾望都為學習讓路,這是學霸的核心理念。學霸跟常人一樣,都有七情六慾,都有想要任性妄為的時刻,可是他們的自制力一般都很強,他們分得清楚事情的緩急和輕重,具有大局觀念,很少因為貪玩而誤事。在具體學習的過程中,要心無旁騖,全力以赴,忘我備戰,不因外物而過度影響自己的情緒,達到心態上的平衡和積極。

  2.隨時學習,隨處學習

  善於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不要浪費刷牙、晨跑、吃飯、走路、睡前這些零碎的時間,可以利用這些時間來思考習題、記憶單詞、背誦公式、調整情緒等。也可以把學習到的知識套用到身邊常見的事物身上,例如由筷子聯想到槓桿定律等,每次看到都是加深記憶的過程。隨時學習隨處學習的操作難度不大,如果能堅持下來,效果一定會很可觀。

  3.講究條理

  學霸的桌面總是整潔的,因為他們都深諳分類的好處,只有將重要的學習用品和資料整理存放好,才能避免在尋找的過程中反覆消耗時間,做到真正的高效簡潔。除了簡潔外,還得要有序,秩序一般都是跟計劃捆綁在一起的,所以每天都要制定日計劃,每週都制定周計劃,嚴格按照計劃行事,有條不紊,把學習任務有條理地分配好解決好,分數自然會上去。

  4.學會閱讀

  學會速讀和精讀,提高單位閱讀量。學會讀一本書或者一個單元的目錄、圖解和插圖,提前瞭解內容,這樣才可以獲取更有效的資訊。在閱讀當中要當積極的閱讀者,不斷地提問,直到弄懂字裡行間的全部資訊為止,特別要弄懂知識的起點和終點,梳理好知識要點。

  5.合理安排

  該做啥時就做啥,在合理的時候做合理的事情,不背道而馳。例如嚴格把控課堂效率,做到當堂聽,當堂記,當堂理解。要是遇到不理解的情況下,要及時在課後或者課餘時間找老師請教,做到日日清堂堂清。在生活中要做到勞逸結合,張弛有度,動靜相宜,合理安排學習和生活的時間,不要因為過度沉迷學習而廢寢忘食,忽視了日常生活,也不要因為生活瑣事或者生活壓力而影響到學習。

  6.善做筆記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再高效的聆聽也難敵人體的記憶規律,這就要求了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要常做筆記,善做筆記。學霸的筆記都很有特點,他們並不是事無鉅細地把老師的話原封搬到筆記本中,而是把關鍵詞或者老師特地補充的知識點都記下來,面對課本上沒有的內容,特別是思維方法這一類的,他們更是會認真地記錄。課後及時整理筆記,特別注重知識的重組,使知識達到系統化。

  7.作業規範

  面對日常作業或者小測驗時,很多學子都不會懷有敬畏感,敷衍、隨意、因為粗心大意而丟分的情況成為了學習中的常態。可是學霸面對任何題目時都是鄭重的,他們會認真審題,冷靜應答,把每次答題行為都當作是在模擬高考,作業工整,步驟齊全,術語規範,表述嚴謹,正是因為這種長期訓練出來的規範,才讓他們能在所有的考試中保持平常心,避免發生因不良習慣而失分的情況。

  8.勤于思考,善於思考

  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在學習生活中尤其需要我們去思考。勤于思考,善於思考是這十大學習方法中的重中之重,貫穿了聽課、做作業、複習等各個階段,例如:做完一道題,不要對完答案後就急於跳過,而是要思考,弄清這道題考的是什麼,對應了課本哪一個知識點,用了哪些方法,為什麼用這樣的方法,怎樣才能達到舉一反三,在做題過程中自己是怎麼分析的,這種分析是對的還是錯的,錯在哪裡,還有哪個知識點是自己還沒掌握的等等。在答題後要善於總結題目型別和答題方法,不要在同一個問題上重複犯錯。

  9.學習互助

  學習不僅僅是一個人的事情,我們可以利用團隊的力量來鞏固或者重新整理自己的學習成果。一個人對於問題的思考會比較主觀片面,只有加入了別的聲音,我們的知識和價值觀才有可能趨向於客觀和系統。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要跟同學互相支援和幫助,一起探討學習中的問題,探討不同的解題方法,相互交流心得,攻克學習中的盲點,發現學習觀念中的錯誤點。

  10.自我調整

  不迴避問題,遇到問題時要尋求老師和同學的幫助,或者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調節;摒棄外界和自身的壓力,自覺地放下思想包袱,化壓力為動力;不管是在課業繁重時還是輕鬆順利時,都保持一顆平常心;不斷地對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增強自信心。

  如何從學渣變成學霸

  學渣變成學霸第一道檻:由學渣向中等生轉變

  很多成績落後的學渣學生,在小學或初中曾經成績優秀。如今,這些學生一提到學習則一言不發或“嗯”“哦”“知道了”成堆,應付之後行動上卻沒有多少變化。

  這部分學生學習好時,常常得到家長和老師的獎勵,而恰恰是一些額外的獎勵,導致很多學生形成為老師學、為家長學的心理。等進入初中或高中後,由於競爭的加劇、難度的加大,如果不端正學習態度,僅靠小聰明很難保持優秀。倘若再加上家長由“利誘”改為“威逼”,有叛逆心理者可能就會放棄學習。

  因此,有以上情況的你,首先要明確學習的目的,端正學習態度,由家長或老師的“要我學”變成主動的“我要學”,從心底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自覺地去學習。有了學習的慾望,相信憑你的聰明,你很快就可以跨入學霸生的行列。

  點選檢視:清華學霸十大定律 學渣逆襲秒變學霸

  學渣變成學霸第二道檻:由中等生向優等生轉變

  成績中等的學生一般學習態度比較好,普遍能按老師的要求來學習,有些還加班加點,甚至將吃飯、睡覺的時間都用來學習。這種努力學習的精神是學生成績優秀的一個基礎,但並非全部。

  其實,這部分學生之所以成績平平或不穩定,恰恰是因為太拼時間。拼時間的目的是提高學習成績,而非單純地花足夠多的時間在學習上。如果上課聽不懂或精力不濟少聽了十分鐘,那這十分鐘的精華可能要在課外花一個小時或更多的時間才能彌補。這樣就會形成“沒時間休息一上課沒精神聽課一需要課外花更多時間補”的怪圈。這部分學生,需要合適的學習方法和好的學習習慣,保證聽課效果。

  還有些學生平時上課聽懂了,作業也完成得不錯,可是考試時碰到見過的題就會做,沒見過的題就考得不行。這是因為他們太注重知識的記憶,而忽略了知識的總結與系統化。於是,在考試時遺忘就多,起伏就大。建議有這種情況的學生,加強總結,形成比較完善的知識體系,然後學會精做題和題後思考,努力達到做題以一當十的效果。這樣,成績就會穩步提高。

  總之,中等生要將拼時間的心態進行小小的調整,切記:努力很重要,但方法更重要。多借鑑好的學習方法,總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就跨出了向學霸轉變的重要一步。

  學渣變成學霸第三道檻:由優等生向學霸轉變

  優等生普遍喜歡學習,能從記憶與解題中找到樂趣,同時又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但是,很多優等生很難進入尖子生的行列。

  優等生有些有學習計劃,有些沒有,而尖子生普遍有中長期的學習計劃和短到一天的學習計劃。在按質按量完成學習計劃的情況下,尖子生會比優等生平均每天多出幾十分鐘的學習時間。幾十分鐘的時間雖短,但高手之間的較量也恰恰在這分毫之間。比如,優等生提高語文成績的措施可能是有空就看一下課外書,而學霸則有較固定的閱讀計劃。這種隨機與計劃之間的差距,日積月累起來,就會形成幾分的分差。多門功課加起來,總分就會有幾十分的差距,於是就區分出了尖子生和優等生。

  總之,一個學生要提高學習成績,首要的是“我要學”,其次是“拼效率”,最後是“有計劃地學”。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按照科學的方法逐步改善學習狀況,哪怕你現在是一個學渣,相信你在高考時也有可能考出學霸的成績。

1.高三該如何學習

2.高三學生高效學習的方法

3.高三高效學習方法大集合

4.高三學生制定的學習計劃時間表

5.高三學生快速提高成績的方法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