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急性腎衰竭有什麼方法

  急性腎衰竭是一個由多種病因引起的臨床綜合徵,那麼,患上急性腎衰竭要如何治療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急性腎衰竭治療方法,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急性腎衰竭病因

  1、腎前性腎衰竭 係指任何原因引起有效血迴圈量急劇降低,致使腎血流量不足、腎小球濾過率***GFR***顯著降低所導致的急性腎衰竭。

  腎前性腎衰竭常見的原因包括:嘔吐、腹瀉和胃腸減壓等胃腸內液體的大量丟失,大面積燒傷、大手術或創傷、大出血等引起的絕對血容量不足;感染性休克、嚴重低蛋白血癥、心源性休克、嚴重心律失常、心包填塞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引起的相對血容量不足。

  2、腎實質性腎衰竭 議稱為腎性腎衰竭,係指各種腎實質病變所多之的腎衰竭,或由於腎前性腎衰竭未能及時去除病因,病情進一步發展所致,常見的原因包括:急性腎小管壞死***ATN***、急性腎小球腎炎、急性間質性腎炎、腎血管病變***血管炎、血管栓塞和彌散性血管內栓塞*** 、以及慢性腎臟疾患在某些誘因刺激下腎功能急劇衰退。

  3、腎後性腎衰竭 各種原因所致的泌尿道梗阻引起的急性腎衰竭,稱為腎後性腎衰竭。

  急性腎衰竭危害

  1、少尿期:

  ***1***尿量驟減或逐漸減少:每天尿量持續少於400毫升者稱為少尿,少於100毫升者稱為無尿。少尿持續時間不一,一般為1~3周,但少數病例可持續3個月以上。

  ***2***進行性氮質血癥: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其升高速度與體內蛋白分解狀態有關。

  ***3***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高鉀血癥、代謝性酸中毒、稀釋性低鈉血癥常見,此外,還可出現低鈣、高磷、高鎂血癥。

  2、多尿期:

  大約持續2周時間,每天尿量可達3~5升。進行性尿量增多是腎功能開始恢復的標誌,但多尿期的開始階段症狀並不改善,甚至更嚴重,早期仍可發生高鉀血癥,持續多尿可發生低鉀血癥、脫水和高鈉血癥。此外,此期仍易發生感染、心血管併發症和上消化道出血等。

  3、恢復期尿量逐漸恢復正常,腎功能多在3~6個月內恢復正常。若腎功能持久不恢復,可能提示腎臟永久性損害。

  急性腎衰竭治療方法

  ***一***少尿期的治療

  1、去除病因和治療原則病 腎前性ARF應注意及時糾正全身迴圈血流動力障礙,包括補液、輸注血漿和白蛋白、控制感染等,接觸腎毒素物質,嚴格掌握腎毒性抗生素的用藥指徵、並根據腎功能調節外藥劑量,密切監測尿量和腎功能變化。

  2、飲食和營養 應選擇高糖、低蛋白、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儘可能供給足夠的能量。供給熱量210J—250J/***kg.d***,蛋白質0.5g/***kg.d***應選擇優質動物蛋白,脂肪佔總熱量30%—40%。

  3、控制水和鈉攝入 堅持量入為出的原則,嚴格限制水、拿攝入,有透析支援則可適當放寬液體入量,每日液體量:尿量+顯性失水***嘔吐、大便、引流量***+不顯性失水-內生水。無發熱患兒每日不顯性失水為300ml/m2,體溫每升高1℃,不顯性失水增加75ml/m2,內生水在非高分解代謝狀態為250—350ml/m2,所用幼體均為非電解質液,髓袢利尿劑***呋塞米***對少尿型ARF可短期試用。

  4、糾正代謝性酸中毒 輕、中度代謝性酸中毒一般無須處理。當血漿HCO3-<12mmol/L或動脈血pH<7.2,可補充5%碳酸氫納5ml/kg,提高CO2CP5mmol/L,糾酸時宜注意防治低鈣性抽搐。

  5、糾正電解質紊亂 包括高鉀血癥、低鈉血癥、低鈣血癥和高磷血癥的處理。

  6、透析治療 凡上述保守治療無效者,均應儘早進行透析。透析的指徵:①嚴重水瀦留,有肺水腫、腦水腫的傾向。②血鉀≥6.5mmol/L,③血漿尿素氮>28.6mmol/L,或血漿肌酐>707.2μmol/L,④嚴重酸中毒,血漿HCO3-<12mmol/L或動脈血pH<7.2,⑤藥物或毒物中毒,該物質又能被透析去除,透析的方法包括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和連續動靜脈血液濾過三種技術,兒童、尤其是嬰幼兒以腹膜透析為常用。

  ***二***利尿期的治療

  利尿期早期,腎小管功能和GFR尚未恢復,血肌酐、血鉀和酸中毒仍繼續升高,伴隨著多尿,還可出現低鉀和低鈉血癥等電解質紊亂,故應注意監測尿量、電解質和血壓變成,及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當血漿肌酐接近正常水平時,應增加飲食中蛋白質攝入量。

  ***三*** 恢復期的治療

  此期腎共蒙日趨恢復正常,但可遺留營養不良,貧血和免疫力低下,少數病人遺留不可逆性腎共蒙損害應注意休息和加強營養,防治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