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溼疹最佳的治療方法

  溼疹有時為乾燥型,即在小丘疹上有少量灰白色糠皮帶脫屑。也可為脂溢型,在小斑丘疹上滲出淡黃色脂性液體,以後結成痂皮,以頭頂及眉際、鼻旁、耳後多見,但癢感不太明顯。那麼有什麼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西醫治療】

  症狀較輕可不用藥,多清洗患處即可。如症狀較重可用氫化可的鬆軟膏塗患處。

  【中醫治療】

  內治宜養血祛風,清熱解毒,佐以利溼。

  生首烏15克、徐長卿6克、蟬蛻6克、金銀花6克、野菊花6克、苦蔘6克、生甘草5克、地膚子6克、白蘚皮6克、生薏米6克、茯苓皮6克、蒼朮3克、茵陳6克、黃芩6克。

  水煎服。每日一劑,餵奶的嬰兒由母親服用,經過奶水便可得到治療;已斷奶的嬰兒,可每日服3—4次,少量頻服。治療7—14天左右,可好轉。

  適當配合外洗藥也有一定的療效。可用金銀花10克,野菊花10克、蛇床子10克、生甘草6克。乾性溼疹可洗患處,每日2—3次;溼性溼疹外洗後再塗黃柏軟膏黃柏粉3克、煅石膏粉9克、枯礬4.5克、青黛3克,加菜油適量調和,每日3—4次外用。

  【藥膳治療】

  1.菊花茶:菊花兩錢,開水沖泡飲用,可清熱散風解毒。

  2.銀花茶:銀花五錢煎水,加糖適量飲用,可清熱解毒、消腫痛、除瘡毒。

  3.荷葉粥:粳米一兩,先以常法煮粥,待粥將熟時取鮮荷葉一張洗淨,覆蓋粥上,再微煮片刻,揭去荷葉,粥成淡綠色,調勻即可,食時加糖少許,可清暑熱、利水溼。

  4.薏米粥:薏米一兩以常法煮粥,米熟後加入澱粉少許再煮片刻,再加入砂糖、桂花少量調勻後食用,有清熱利溼,健脾和中之效。

  5.茵陳陳皮茶:茵陳、陳皮各三錢煎水飲用,可加少許糖,有助清熱利溼、理氣健脾燥溼。

  嬰兒溼疹患兒的飲食:

  溼疹寶寶如何新增輔食

  當寶寶五個月以後,新增蛋黃時請先把蛋黃表面的一層青灰色的蛋黃剝去,然後再取適量進食。因為此灰色蛋黃對部分孩子會引起過過敏。

  補鈣能緩解溼疹的症狀

  溼疹的主要原因是因先天性的過敏體質,出生後給予牛奶、雞蛋等人工蛋白食品時容易發生過敏,同時科學家認為嬰幼兒溼疹與缺鈣也有關係,補鈣能有效的緩解溼疹的症狀、減輕嬰幼兒的痛苦。

  寶寶溼疹能母乳餵養

  孩子對母乳過敏引起奶癬臨床比較多看到,當一歲斷奶後溼疹常常會好轉,母親服用一般的中藥一般無大妨礙,如果大量服清熱解毒藥,寶寶會大便溏薄,大量服辛熱的藥物寶寶會大便乾結,一般的中藥對寶寶沒有影響。

  寶寶溼疹的原因

  溼疹常常來自遺傳。因此如果你或其他近親得過溼疹、哮喘或過敏等疾病,你的寶寶就更可能患溼疹。雖然溼疹並不是對某種物質的過敏反應,但可能通過寶寶周圍環境或飲食中的過敏原誘發,如果你的寶寶還在吃母乳,媽媽飲食中的過敏原也可能誘發寶寶溼疹。高溫、接觸寶寶面板的刺激物比如羊毛、某些肥皂、洗液、清潔劑裡的化學成分、溫度變化和面板乾燥也可能會加重溼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