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的養生方法有哪些

  人體有四大養生區,即背部區、脊柱區、腋窩區和肚臍區,其中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就是背部。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主要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介紹

  保養背部,首重保暖中醫認為,背為陽,腹為陰,人體背部分佈的基本上是人體的陽經,所以背部的脊柱是主一身陽氣的督脈所在。督脈與六陽經有聯絡,稱為“陽經之海”,故其統攝一身之陽,全身陽氣的執行都與脊柱有關,因而,背的寒暖與臟腑的功能息息相關。

  《養生四要·慎動》中提到:“背者五臟之附也,背欲常暖,暖則肺臟不傷。”《攝生訊息論·春季攝生訊息論》又說:“不可令背寒,寒即傷肺,令鼻寒咳嗽。”因此,當風寒入侵人體時,背部是首當其衝的。背部受寒,就會出現腰痠背疼、肌肉抽搐等問題,並可能導致下肢關節及內臟等的不適,形成病害。尤其是患有風溼痛、支氣管炎、哮喘、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以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做好背部保暖十分重要。就算是在夏天,天熱汗出腠開,也容易導致風寒入侵,同樣會招致疾病。所以說,背部養生重要,而做好保暖是首要工作。

  方法

  1、搓背。搓背也分自我搓和他人搓。自搓可在洗浴時進行。以溼毛巾搭於背後,雙手扯緊毛巾兩端,用力搓背,直至背部發熱為止。注意用力不宜過猛,以免搓傷面板。搓背法有防治感冒、腰背痠痛、胸悶、腹脹之功效。

  2、捶背。捶背又分自我捶打和他人捶打。本法可以舒經活血,振奮陽氣,強心益腎,增強人體生命活力。

  3、背部按摩。在背部的特定部位、穴位上施以特定的手法,以鬆弛肌筋、舒筋通絡、壯腰補腎、調和臟腑氣血,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一種保健方法。

  脊椎是背部的主體,是中樞神經的主要通道,並在其兩旁散射出許多成對的神經,散佈到四肢、體壁和內臟,傳遞著大腦和各組織器官間的興奮抑制等資訊。背部正中的脊椎是督脈的循行線,它總督一身之陽經,有統帥、調節、聯絡其它陽經的作用,地位十分重要。而脊椎兩側的膀胱經又貫通全身上下,五臟六腑在其俞穴上都有相應的反應點,臟腑機能發生的病理性變化,都可在背部俞穴上反應出來。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背部皮下隱藏著大量“沉睡的”免疫細胞,在缺少刺激的情況下,這些對人體極為有用的免疫細胞常處於一種“休眠”狀態,如用良性刺激的方法啟用它,使其進入血液迴圈,就成為具有吞噬異物能力的網狀細胞,能積極消滅有害病菌,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此外,背部還有重要的保健穴,如著名的華佗夾脊穴以及大椎、膏肓、命門穴等。

  因此,如果經常在背部正中可以形成大面積的負壓作用以及牽拉、擠壓等的刺激,也可用走罐的方式產生刺激。這種特有的刺激,不僅有利於快速疏通經絡、平衡陰陽,而且能調節臟腑,促進血液迴圈,通過神經系統的傳導作用增強內分泌功能,啟用免疫細胞,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背部推拿法

  1、一指禪推法患者取坐位,術者自枕骨下經風府推至大椎穴,再以蝴蝶雙飛勢重點推風池穴,然後自風池經天柱推至大杼穴。

  2、滾法患者取坐位,術者以滾法從枕骨下經風府、大椎、肩中俞滾至肩外俞。

  3、拿法患者取坐位,術者單手拿雙側風池穴,再拿兩側肩井穴。

  4、按法患者取坐位,術者用拇指分按風池、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穴。

  5、搖法患者取坐位,術者一手扶住頭後枕部,另一手托住患者下頦,輕緩地作小幅度被動環旋活動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