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養生的方法

  太極拳雖屬於中華武術的範疇,也可說成是中國醫學的組成部分之一。通過練習太極拳可以達到祛病、健身、養生、延年的目的。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

  是什麼

  一. 太極拳是非常講究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養生術,太極拳的動靜結合,動中求靜,以靜御動和雖動猶靜,使太極拳更符合運動適度的健身原則;同時太極拳獨特的心靜用意,使心更易入靜,可有效阻斷過分亢進和熾烈的七情對氣血的干擾和逆亂影響,護衛“元神”正常發揮其調控人體身心健康的功能。

  二. 太極拳是主張“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強調全身心的放鬆。“練意、練氣、練身”內外統一的內功拳運動,形成剛柔相濟,快慢有節、蓄髮互變,以內勁為統馭的獨特拳法,從而有利於經絡的疏通。經絡不通,就有不健康的地方,行動不利索、血液不暢通,有可能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三. 太極拳運動中,腰部的旋轉,四肢的屈伸所構成的纏繞運動和虛實轉換會對全身300多個穴位產生不同的牽拉、擰擠和壓摩作用。這實際上是一種自我按摩,能起到類似針刺的作用,疏通經絡,激發經內氣,加強維持並聯系各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使其處於協調有序狀態。

  四. 太極拳全身性的輕慢鬆柔的適當運動,會使周身暖意融融,可加大經絡傳導速度和強度,有利於脈氣在全身上下、內外迴圈無端的經絡系統中執行,有助於經絡暢通透達,使氣血充盈全身,濡養各臟腑組織器官,營陰陽,維持和保護機體功能,加大抗禦病邪和自我修復能力。

  五. 太極拳不僅強調肢體放鬆,而且練拳全過程都要求精神放鬆,使大腦抑制與興奮結合,而且它還有利於心態平衡。所以練習太極拳是一條非常可靠的健康之路。只要你每天堅持練拳,它就可以使你持久地保持身心健康。

  六. 太極拳重視人體下盤功力訓練,人利於氣血下行,調整人體上盛下衰狀態。“上盛下衰”指的是中老年人肝腎兩虧、陰虛陽浮,出現血壓升高、心虛失眠、畏寒怕冷、四肢發涼、食滯便祕等症狀。常言“人老先從腿上老”,中年以上的人往往出現上盛下衰的諸種疾病。太極拳是加強人體丹田部位和下肢的運動。因為人體丹田與命門之間***即小腹部位***,正是人體吸收和氣血迴圈執行化為精血的最關鍵最根本的部位。所以增強小腹、腰、襠部位及下肢運動正是促進人體消化吸收和氣血迴圈執行的最基本的環節。腰脊和腿部增強,自然血脈流暢,精神旺盛,長久不衰,從而消除或避免“上盛下衰”諸症。

  如何才能練好太極拳

  太極理論,可以說是東方哲學中的一種極具代表性的理論。在我國,從它出現到現在的二十多個世紀中,吸引了無數學者對之進行研究,使這個理論日趨完善而嚴密。太極拳的創造者,也正是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延伸和推廣,使它和武術運動相結合;使練武者通過練習這種拳術既可以防身自衛又可以祛病延年。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無極之義,空空洞洞,混混沌沌,無一物而包萬物。由無極而現有極,遂太極生焉,陰***焉。所形象喻,太極為一大皮囊,內中陰陽旋轉,互相調濟以生萬物。古之學者形諸於圖,即太極圖的由來。古代的求道之士,又以無極太極之理而象諸於人身,則人體亦為一太極;既為太極必有陰陽,而陰陽的代表即為心、腎。心屬陽,陽中有陰,腎屬陰,陰中有陽,上為陽,下為陰,陰陽相濟,太極為真,人始得以長壽。

  宇宙中的陰陽相生相剋以至生生不息。陰陽相互協調又分三才,三才者:天、地、人。上天下地人在中間,行之與人體則有三身,三身的含義是精、氣、神。精氣神舍為三丹氣,上為天門***百會穴***,下為地戶***會陰穴***,中為氣海***丹田穴***。精氣神充足,即為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

  明白了這些含義,練太極拳時必先求無極。“拳訣”雲:“練拳先從無極始,陰陽開合認真求。”學者練拳之先必站無極勢,使自己心定神安,空洞無物,以至絕象覺明,復有一點靈犀生於氣海之中,則太極生焉。隨則兩儀、四象、八卦、三才、五行皆在於其中。動則為陽,靜則為陰,一動一靜,一開一合之間拳術已具。開始練習時,尤要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以達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虛至虛靈的效果。精氣神為人身至室,習練得法功必大進,實為練拳之最緊要處!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