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高症是不是一種病原因是什麼

  有人對於高度有著無法抗拒的恐怖,這種恐怖來源於心理,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導致人的暈厥。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恐高症是病嗎,一起來看看吧。

  恐高症是病嗎

  恐高症是一種心理疾病。

  恐高症又稱畏高症。恐高的基本症狀就是眩暈、噁心、食慾不振。國外調查資料顯示,現代都市人中有91%的人出現過恐高症狀。其中10%屬臨床性恐高。他們每時每刻都得想方設法避免恐高症“突發”,他們不敢乘透明電梯,更不敢站在陽臺上,他們連4樓的高度也受不了,更不用說坐飛機了。

  恐高症一般分兩種恐高。在高處***比如爬山、在懸崖邊***恐高,是生理恐高;怕高處的人或事物***比如追求更高更好地東西***,見到比自己強的人或是事物自卑退縮,是心理恐高。

  引起恐高症的原因

  遺傳因素

  恐懼症具有較高的家族聚集性。

  素質因素

  患者病前性格多為膽小、羞怯、被動依賴、高度內向、容易焦慮、恐懼、並有強迫傾向等。

  生理因素

  恐懼症患者的神經系統的警醒水平增高,這種人很敏感、警覺、處於過度覺醒狀態。

  心理社會因素

  首次發病時可有某種精神刺激因素,資料表明有近三分之二的患者都主動地追溯到與其發病有關的某一件事。

  視覺上的資訊缺失

  我們站在非常高的建築物上面,再往下看的時候,距離會很遠,這會導致看到的物體縮小的幅度很大,這種視覺效果就會與平時看的景象完全不同,這種資訊上的缺失就會導致恐懼。

  找不到有效參照物

  我們用眼睛看各種事物,距離感必須有參照物來衡量。當從高處看東西,往遠處沒有有效的參照物作為參考,只能向下方看,而下方的遠距離景象是我們平時很少見的,因此,產生了恐懼感。

  眼前景物突然消失

  比如我們站在大廈頂層的平臺上,從大廈邊緣往前看,我們會看到大廈的邊界突然消失,這樣會對大腦的判斷產生困擾,相反,如果是一條公路,一直延伸到遠處消失,就不會讓人害怕。

  長期沒有去高處的經歷

  有很多人一直住在平房或低樓層房屋裡,幾乎沒有到高處去的經歷,一旦到高處去以後,平時習慣的平衡系統徹底崩潰,大腦無法準確定位,隨之出現了眩暈和恐高症狀。

  恐高症的克服方法

  站在高處進行實地鍛鍊

  克服恐高症,首要一點就是不能“紙上談兵”,怕什麼就要練什麼,因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真正到高處去實踐,因此,要勇敢地站到能夠引起恐懼情緒的高處進行自我鍛鍊,並保證足夠的時間。

  循序漸進逐漸提高目標

  恐高症狀的克服,不可能一下子就實現。因此,我們在進行實地鍛鍊的時候,一定要循序漸進的進行,從低到高、從易到難,當低一點的環境克服以後,再繼續提高更高的目標。

  通過想象消除恐懼心理

  通過閉目想象的方式,去構想那些能夠引起恐懼的情景,並且由低到高逐漸想象,配合身體和肌肉的放鬆,從而漸漸地提高對這種恐懼心理的承受力,知道恐怖完全消失。

  用快速刺激的方式克服

  還有一種緩解恐高症的有效方法,就是讓恐高的人快速直接地去接觸刺激的東西,比如做過山車,笨豬跳等,這種刺激會迅速讓他害怕並出現應激反應,最終,就會對這種刺激變得適應。

  適當運動能夠減輕症狀

  很多恐高症狀都來自於人體的某些平衡系統被打破,特別是視覺平衡。因此,可以通過加強運動鍛鍊,讓身體各個器官得到充分活動,提高身體感官的平衡性,克服恐高心理。

  長時間站在高處

  讓患者站在能夠引起恐怖情緒的高處,至少持續30—45分鐘。尤其開始治療時,要讓患者堅持足夠的時間使恐怖程度減少50%。逐漸地:不要一下子給患者定很高的目標,從容易的目標開始,逐漸轉向困難目標。

  集中注意力

  在進行鍛鍊時,要求患者集中精力,不要想別的事情。因為轉移注意力雖然能夠減輕恐懼心理,但不利於恐懼感的徹底消除。

  循序漸進的訓練

  剛開始克服恐高症是不能把自己的目標定得太高了,應該循序漸進的進行。比如第一天上到2樓往下看10分鐘,第二天上到三樓往下看,第四天,第五天......慢慢的一天比一天高,逐漸恐懼心理就會消失。

  經常性的訓練

  克服恐高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應當每天都堅持訓練才能達到目標。我一個朋友先前有恐高症,最後找了一份建築工地的工作,天天爬上爬下,沒過一個月就好了,可見堅持訓練的重要性。可以給自己制定一個計劃,每天堅持爬上高樓往下看。

  判斷自己是否恐高症的方法

  1、你平常去散步的時候,站在橋邊往水裡看,看有沒有頭暈。

  2、站到3樓以上的高處往下看,看有沒有頭暈的感覺。

  3、去做某些運動的時候看有沒有頭暈的感覺,如跑步、跳高等。

  4、站在高處往下看的時候,看你有沒有頭暈、出冷汗、腳發軟、嘔吐、噁心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