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外治腰痛的方法

  中醫認為,腰痛的病因通常可分為4種。那麼有哪些呢?不如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腰痛中醫外治的方法吧!

  中醫外治腰痛的方法

  ***一***溼敷法

  方一 取吳茱萸、黑附子、肉桂、乾薑、川芎、蒼朮、羌活、獨活、威靈仙、土元、全蟲、冰片各10克,細辛6克,紅花15克,皁角9克,川椒30克。將上述藥物烘乾,研為細末、過篩,取生薑汁或酒調成膏狀敷於患處。本方善治風、寒、溼三氣所致關節痛。

  方二 取絲瓜籽適量,研為細末,醋調成膏狀,敷命門穴***背後兩腎之間,在第二腰椎棘突下,與肚臍相對的位置***,上用塑料薄膜和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本方適用於溼熱腰痛。

  ***二***熨敷法

  取荊芥、防風、秦艽、丁香、肉桂、乳香、沒藥及胡椒各等量,共研細末。治療時將藥粉撒在患處面板上,取白布2~3塊***醋浸***蓋於藥末上。再用20毫升注射器吸取95%酒精噴灑在白布上,然後點燃,並不斷噴灑酒精,待患者感覺燙時吹熄,略涼後再度點燃***初次熨敷時不要太熱,用此法應注意防燙傷***。反覆4~5次即可結束1次治療,一般可隔日進行,亦可每日進行。10天1個療程,停5天,繼續下1療程。本方適用於急慢性腰扭傷、慢性腰勞損。也可適用關節扭傷、肌肉風溼病、骨折及脫臼的功能恢復階段等。

  ***三***藥酒拍打法

  取桑寄生、杜仲、狗脊、川斷、白花蛇、梧桐花、木香、當歸、元胡、乳香及沒藥各等份,浸於45~70度白酒中,每日攪拌,半月後使用。用時在患處蘸上藥酒,拍打腰部。每日1~2次,每次15分鐘,本方對外傷性腰痛、腰肌勞損及風寒溼痺所致的腰痛均有較好的療效。

  ***四***膏藥

  取傷溼止痛膏、麝香追風膏等,使用前將患處面板洗淨擦乾,貼於患處即可。貼的範圍略超過病痛區域。如是固態的膏藥,如狗皮膏、萬應膏、損傷風溼膏等,先行烘烤,烊化後再貼於患處。有些軟膏,如溫經痛絡膏、舒經活絡膏、伸筋膏等糊狀物,用時直接塗布於面板上,以看不見痛處面板為度,外加紗布幷包扎,按使用說明或醫囑定時更換。

  值得注意的是,區域性面板有創口、發生感染或有面板病的患者禁忌貼膏藥。含有麝香之類藥物的膏藥,對懷孕有影響,孕婦不宜使用。另外,對一些西醫已經診斷明確的腰痛,還是應以主治醫生的治療為主,上述方法僅作為輔助治療。

  避免腰痛的方法

  1.運動與姿勢

  平日良好的坐姿、睡姿或站姿,加上規律性的鍛鍊身體,有助於最大限度地緩解背部疼痛的狀態。需注意的是,定期運動是有益身體的,但關鍵是不要拉傷背部肌肉。

  2.周邊環境與腰背受傷問題

  保證自身家中和工作環境的安全性,儘可能的避免腰部受傷。參加易被絆倒、滑倒的活動時,應最大限度地降低腰背部受傷的危險性。

  3.假使你患有長期腰痛,或脊椎疾病

  這種情況下,你仍然可進行體育運動,但請先諮詢醫生或物理治療師。他們會根據你的實際狀況提供相應的指導治療,以適應你鍛鍊的需要。

  4.培養肌肉的力量和柔韌性

  你的腹部肌肉和背部肌肉一起運作,能為人的脊椎提供支撐和力量。而臀部和大腿的力量和柔韌性則有助於保持盆骨的對齊。

  5.定期運動

  像游泳、走路和騎自行車等運動,能讓你肌肉功能運作地更佳。需注意的是,如果你擔心新型的運動方式適不適合自己,請先諮詢醫生。

  6.避免長時間站立

  儘量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彎腰。久立傷骨,站多了對骨頭不好。因為站立的時候骨頭受力,但血液迴圈放緩,給不了骨頭足夠的給養。上班時要抓住機會多走動一下,最好是見縫插針的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