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愛流淚是怎麼回事

  導語:流眼淚是人類的一種自然行為,但是有時候也會因為一些別的原因導致流淚。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人類自然行為

  流淚的原因

  人類學家發現,在種類眾多的靈長類動物中,人類是唯一會哭泣流淚的成員。流淚是人們與生俱來的簡單行為,無需學習,人人都會,就象心臟搏動、腎臟排洩一樣本能,象嘆息、打噴嚏一樣自發。

  那麼,人為什麼要流眼淚?流淚對於人體有什麼作用?有什麼意義?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是長期以來使研究者們深感困惑的一個難題。

  進化論的創始人查理·達爾文認為,流淚是某種進化的"遺蹟",與進化過程中的生存競爭無關。達爾文分析道:哭泣時,眼睛周圍的微血管會充血,同時小肌肉為保護眼睛而收縮,於是導致淚腺分泌眼淚。達爾文據此認為,對於人體來說,眼淚本身是沒有意義的"副產品"。

  除了哭泣,流淚大致有3種原因。

  第一種是淚液分泌過多,常與角膜、虹膜、睫狀體等組織遭受病變的刺激有關;煙塵和化學物品刺激所引起的流淚,也屬此類。

  第二種是由於淚道系統阻塞,正常分泌的淚液不能順利排入鼻腔,以致反流溢位,臨床上可用淚道沖洗的方法來證實。

  第三種是由於下瞼外翻,淚小點不能緊靠在淚阜上,使淚液的毛細管導流作用遭到破壞,淚液不能由淚小管進入鼻腔,因而外溢。這種流淚,主要發生在眼輪匝肌張力減低的老年人和麵神經麻痺眼瞼無法閉合的病人。

  眼淚的益處

  美國人類學家阿希萊·蒙塔戈的觀點與達爾文截然相反。他認為,流眼淚對人體具有益處,這種益處在進化中有一定影響,因而能通過自然選擇被一代一代地儲存下來。人類會流淚正是適者生存的結果。蒙塔戈舉例說:眼淚中含有溶菌酶,這是人體的一種自衛物質,它能保護鼻咽粘膜不被細菌感染。觀察表明,沒有眼淚的乾哭,很容易使鼻咽粘膜乾燥而受感染。

  今天,越來越多的學者贊同蒙塔戈的觀點,相信流淚行為對人體可能具有某些益處。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家威廉·佛萊從心理學和生物化學的角度,對流淚行為進行了比較全面的研究。他把流淚分成反射性流淚***如受到洋蔥刺激***和情感性流淚兩類。在5年時間裡,佛萊的統計表明,在一個月時間內,男人哭泣流淚的次數很少超過7次,而女人則在30次以上。晚上7-10點,同家人親朋相聚,或者在看電視時,是情感性流淚發生頻率最高的時間。佛萊用特製的小試管收集受試者的眼淚,對眼淚樣品進行分析測試。他發現,情感性流淚的淚水中含蛋白質較多,而反射性流淚的淚水中含蛋白質較少。在這些結構複雜的蛋白質中,有一種據測定可能是類似止痛劑的化學物質。根據這一結果,佛萊推測,流淚可能是一種排洩行為,能排除人體由於感情壓力所造成和積累起來的生化毒素;這些毒素如果不通過流淚排出,留在體內,將對健康不利;情感性流淚排洩毒素,使流淚者恢復心理和生理上的平衡,因而對健康有益。

  然而,通過眼淚排出的究竟是什麼成分的毒素?眼淚中所含的又有哪些功能不同的蛋白質?它們是如何產生,怎樣代謝的?這些連佛萊本人也不清楚。搞清楚這些問題,將能幫助人們判斷佛萊的學說是否正確。研究表明,人的喜淚量大,味道很淡,而悲淚、怒淚則水分不多,味道很鹹,原因在於受刺激的是交感神經還是副交感神經。因此,悲傷時,流出淚水,有利於健康。人類病症名稱

  定義:流淚症:病症名。指非情緒激動而致目常流淚的一種病症。如遇受風寒刺激而致淚出不止,為冷淚。淚液排洩不暢或受阻所致的,無時淚溢。熱性眼疾及異物入目所致淚流不止的熱淚。俗稱迎風落淚。

  流淚症的概述

  迎風流淚是在淚液分泌正常的情況下,由淚道排洩發生障礙而引起淚液經瞼緣溢位現象。迎風時加重。迎風流淚是淚道疾病的主要症狀。淚道病是患者感到極為痛苦的常見眼病。迎風流淚應和反射性淚腺分泌過多所致的流淚相區別。

  流淚症的病因

  淚道是淚液的排洩管道。包括上、下淚小點,上、下淚小管,有時上、下淚小管匯合在一起形成總淚管進入淚囊,再經鼻淚管開口於下鼻道。淚小點和淚小管具有毛細管虹吸作用,將淚液自結膜囊吸至管內。當瞬目運動閉眼時,眼輪匝肌收縮,牽引內毗韌帶使其緊張,通過淚囊前筋膜使淚囊擴張,負壓增加,使淚小管中的淚液流入淚囊。當瞬目動作結束睜眼時,淚囊復位,壓迫淚液進入鼻淚管而達鼻腔。

  若某種原因造成眼輪匝肌無力,淚囊瘢痕性縮小,淚囊擴張而致無張力,以及某個部位的淚道狹窄或阻塞,均可導致迎風流淚。

  ⒈下淚點位置異常

  因淚點或下瞼外翻所致。

  ⒉淚囊吸力不足

  如面神經麻痺導致眼輪匝肌鬆弛,淚囊癲痕性縮小或擴張無力。

  ⒊淚點阻塞

  先天性,炎症,外傷。

  ⒋淚小管、鼻淚管阻塞

  炎症、產傷。

  ⒌慢性淚囊炎。

  ⒍淚道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