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糖調經食療方有哪些

  紅糖性溫、味甘、入脾,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緩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所以有的人會用紅糖來調經,那麼你知道嗎?

  紅糖調經食療方

  1.山楂桂枝紅糖飲

  山楂15克,桂枝10克,紅糖30~50克。山楂肉、桂枝加水同煮,後加入紅糖調勻,煮沸飲用。此方具有溫經通脈、化淤止痛功效,適用於婦女寒性痛經證。

  2.姜棗紅糖水

  乾薑10克,大棗、紅糖各30克。將前兩味洗淨,乾薑切片,大棗去核,加紅糖煎水。喝湯,吃大棗。此方具有溫經散寒、緩急止痛功效,適用於寒性痛經兼嘔吐者。

  3.黑豆紅花紅糖湯

  黑豆50克,紅花6克,紅糖30克。前兩味先水煎,煎好後加入紅糖,熱服。此方具有補益肝腎、活血調經功效,適用於肝腎不足型經量過少、經血色黯兼痛經者。

  紅糖食用禁忌

  紅糖入藥,具有補血、散淤、暖肝、祛寒等功效,尤其適合產婦、兒童貧血時食用。

  在月子裡,產婦怕受寒著涼,紅糖可以祛風散寒;產婦失血過多,紅糖可以補血;產後淤血導致的腰痠、小腹痛、惡露不淨,紅糖具有活血化淤和鎮痛的作用;產婦活動少,容易影響食慾和消化,紅糖有健脾暖胃化食之功;紅糖還具有利尿作用,可使產婦排尿通暢。

  雖說產婦吃紅糖好,但是一定要適量,對於這一點,我國古代醫學家早有認識。如《本草綱目》一書中,稱紅糖為沙糖,並分析:“沙糖性溫,殊於庶漿,故不宜多食……”產婦運動少,多餘的糖分易轉化為脂肪,導致肥胖。

  也並不是所有的老人都適合吃紅糖,中醫認為陰虛內熱者、消化不良者和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紅糖。此外,在服藥時,也不宜用紅糖水送服。

  在紅糖的儲存中最好使用玻璃器皿,密封后至於陰涼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