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療頸椎病的方法有哪些

  艾 灸:中醫鍼灸療法中的灸法。點燃用艾葉製成的艾炷、艾條為主,燻烤人體的穴位以達到保健治病的一種自然療法。那麼,?

  艾灸治療頸椎病的方法

  方法:一次性點刺針暴露針尖大約是0.2-0.3毫秒,這個一次性點刺針即使不是醫生也可以操作,他不像三稜針很長,普通人不知道進針的深淺度。這個一次性點刺針你可以一次性扎到底,扎到底也就是入皮2-3毫米,絲毫不會碰到任何臟器。這樣就免去了不會扎針掌握不好深度的問題。在大椎穴散刺大約是5-6針後,就用拔罐器扣在你點刺的大椎穴上,這時可見有血液流在罐體內。如果血液流的很多,就拿下來擦淨,再拔,直到沒有一滴血液為止。

  萬病之因在於血液流通不暢,如何讓血液暢通就成為治療的方法。放血的長處在於把萬病根源的瘀血直接排出體外,尤其是區域性的淤血長期淤積在區域性而導致肢體麻木,區域性酸脹、沉重、疼痛,用這種方法也是能很快緩解症狀的。

  刺血療法操作簡單,不良反應少,往往奏效迅速。在判斷病情的時候可以參照出血顏色來看。如:出血顏色鮮紅、稀,則表示病情較輕;出血顏色黑紫,塊大粘稠則表示瘀阻較重;血液中夾有黏液果凍樣物質,說明溼毒淤積凝滯日久;血色紫紅說明新傷;出血量多,說明病程較長;出血量少說明病程短或病位較深等。

  艾灸三大穴位,一生保健康

  30歲前灸“肺俞”

  年輕人戶外活動較多,出汗後常常不注意保暖,又喜食冷飲,所以很容易感冒。固護肺氣對青少年具有重要的保健意義。林國華介紹,肺俞穴是肺臟之氣出於背部之所,還是主宰全身在表之衛氣,固護人體之正氣不受邪氣侵犯。

  施灸頻率不拘時灸,即感到身體不適或即將感冒時,或進食冷飲後施;隨年壯灸,即在農曆生日當天灸,小兒可灸5分鐘左右,青年灸15分鐘左右。此外,轉季灸,即每月灸兩次,分別在轉節氣的前1-2天施灸。

  步入中年,生活穩定,應酬繁多,思慮過度

  30至50歲灸“足三裡”

  步入中年,生活穩定,應酬繁多,思慮過度,運動不足,最傷脾胃。因脾胃損傷,不能充分運化水谷精微,水溼聚於中焦,大腹便便就出現了。林國華說,灸“足三裡”能調整消化系統使之功能旺盛,吸收營養增加能源,對全身各系統都有強壯作用。

  艾灸方法同肺俞穴,頻率可不拘時灸。“三裡”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處在肚腹的上部,胃脹、胃脘疼痛的時候就要“理上”,按足三裡的時候要同時往上方使勁;腹部正中出現不適,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內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裡的同時往下方使勁,這叫“理下”。

  50歲後灸“關元”

  步入老年,腎氣漸疲,元氣漸虧,會出現腰膝痠痛、夜尿頻多、健忘失眠、不耐疲勞、視力減退、聽力衰減、脫髮白髮等症。《醫經理解》記載:“關元,在臍下三寸,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人生之關要,真元之所存也。”該穴具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凡元氣虧損均可使用。艾灸方法同肺俞穴,最佳頻率為一日一次,亦可不拘時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