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梗阻藥物治療方法

  腸梗阻說的就是腸道因為一些內容物堵塞而導致的不適症狀,一般來說腹痛腸梗阻的病人大多有腹痛。下面給大家分享,希望能幫到大家。

  

  1.粘連性腸梗阻

  ***1***非手術療法 對於單純性、不完全性腸梗阻,特別是廣泛粘連者,一般選用非手術治療;對於單純性腸梗阻可觀察24~48小時,對於絞窄性腸梗阻應儘早進行手術治療,一般觀察不宜超過4~6小時。

  基礎療法包括禁食及胃腸減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鹼平衡失調,防治感染及毒血癥。還可採用中藥及針刺療法。

  ***2***手術療法 粘連性腸梗阻經非手術治療病情不見好轉或病情加重;或懷疑為絞窄性腸梗阻,特別是閉襻性腸梗阻;或粘連性腸梗阻反覆頻繁發作,嚴重影響病人生活質量時,均應考慮手術治療。

  ①粘連帶或小片粘連行簡單切斷分離。

  ②小範圍侷限緊密粘連成團的腸襻無法分離,或腸管已壞死者,可行腸切除吻合術,如腸管水腫明顯,一期吻合困難,或病人術中情況欠佳,可先行造瘻術。

  ③如病人情況極差,或術中血壓難以維持,可先行腸外接術。

  ④腸襻緊密粘連又不能切除和分離者,可行梗阻部位遠、近端腸管側側吻合術。

  ⑤廣泛粘連而反覆引起腸梗阻者可行腸排列術。

  2.絞窄性腸梗阻

  ***1***絞窄性小腸梗阻,一經診斷應立即手術治療,術中根據絞窄原因決定手術方法。

  ***2***如病人情況極嚴重,腸管已壞死,而術中血壓不能維持,可行腸外接術方法,待病情好轉再行二期吻合術。

  糾正脫水:

  脫水與電解質的丟失與病情與病類有關。應根據臨床經驗與血化驗結果予以估計。一般成人症狀較輕的約需補液1500ml,有明顯嘔吐的則需補3000ml,而伴周圍迴圈虛脫和低血壓時則需補液4000ml以上。若病情一時不能緩解則尚需補給從胃腸減壓及尿中排洩的量以及正常的每日需要量。當尿量排洩正常時,尚需補給鉀鹽。低位腸梗阻多因鹼性腸液丟失易有酸中毒,而高位腸梗阻則因胃液和鉀的丟失易發生鹼中毒,皆應予相應的糾正。在絞窄性腸梗阻和機械性腸梗阻的晚期,可有血漿和全血的丟失,產生血液濃縮或血容量的不足,故尚應補給全血或血漿、白蛋白等方能有效地糾正迴圈障礙。

  在制定或修改此項計劃時,必須根據患者的嘔吐情況,脫水體徵,每小時尿量和尿比重,血鈉、鉀、氯離子、二氧化碳結合力、血肌酐以及血細胞壓積、中心靜脈壓的測定結果,加以調整。由於酸中毒、血濃縮、鉀離子從細胞內逸出,血鉀測定有時不能真實地反映細胞缺鉀情況。而應進行心電圖檢查作為補充。補充體液和電解質、糾正酸鹼平衡失調的目的在於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保持機體的抗病能力,使患者在腸梗阻解除之前能度過難關,能在有利的條件下經受外科手術治療。

  胃所減壓:

  通過胃腸插管減壓可引出吞入的氣體和滯留的液體,解除腸膨脹,避免吸入性肺炎,減輕嘔吐,改善由於腹脹引起的迴圈和呼吸窘迫症狀,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梗阻以上腸管的瘀血、水腫和血液迴圈。少數輕型單純性腸梗阻經有效的減壓後腸腔可恢復通暢。胃腸減壓可減少手術操作困難,增加手術的安全性。

  感染和毒血癥:

  腸梗阻時間過長或發生絞窄時,腸壁和腹膜常有多種細菌感染如大腸桿菌、梭形芽胞桿菌、鏈球菌等,積極地採用以抗革蘭氏陰性桿菌為重點的廣譜抗生素靜脈滴注治療十分重要,動物實驗和臨床實踐都證實應用抗生素可以顯著降低腸梗阻的死亡率。

  解除梗阻、恢復腸道功能:

  對一般單純性機械性腸梗阻,尤其是早期不完全性腸梗阻,如由蛔蟲、糞塊堵塞或炎症粘連所致的腸梗阻等可作非手術治療。早期腸套疊、腸扭轉引起的腸梗阻亦可在嚴密的觀察下先行非手術治療。動力性腸梗阻除非伴有外科情況,不需手術治療。

  其他非手術治療:

  1、可用石蠟油生豆油或菜油~ml分次口服或由胃腸減壓管注入適用於病情較重體質較弱者

  2、麻痺性腸梗阻如無外科情況可用新斯的明注射腹部芒硝熱敷等治療

  3、針刺足裡中脘天樞內關合谷內庭等穴位可作為輔助治療

  腸梗阻的臨床表現

  1.粘連性腸梗阻

  表現:

  ***1***以往有慢性梗阻症狀和多次反覆急性發作的病史。

  ***2***多數病人有腹腔手術、創傷、出血、異物或炎性疾病史。

  ***3***臨床症狀為陣發性腹痛,伴噁心、嘔吐、腹脹及停止排氣排便等。

  體檢:

  ***1***全身情況:梗阻早期多無明顯改變,晚期可出現體液丟失的體徵。發生絞窄時可出現全身中毒症狀及休克。

  ***2***腹部檢查應注意如下情況:①有腹部手術史者可見腹壁切口瘢痕;②病人可有腹脹,且腹脹多不對稱;③多數可見腸型及蠕動波;④腹部壓痛在早期多不明顯,隨病情發展可出現明顯壓痛;⑤梗阻腸襻較固定時可捫及壓痛性包塊;⑥腹腔液增多或腸絞窄者可有腹膜刺激徵或移動性濁音;⑦腸梗阻發展至腸絞窄、腸麻痺前均表現腸鳴音亢進,並可聞及氣過水聲或金屬音。

  2.絞窄性腸梗阻

  表現:

  ***1***腹痛為持續性劇烈腹痛,頻繁陣發性加劇,無完全休止間歇,嘔吐不能使腹痛腹脹緩解。

  ***2***嘔吐出現早而且較頻繁。

  ***3***早期即出現全身性變化,如脈率增快,體溫升高,白細胞計數增高,或早期即有休克傾向。

  ***4***腹脹:低位小腸梗阻腹脹明顯,閉襻性小腸梗阻呈不對稱腹脹,可觸及孤立脹大腸襻,不排氣排便。

  ***5***連續觀察:可發現體溫升高,脈搏加快,血壓下降,意識障礙等感染性休克表現,腸鳴音從亢進轉為減弱。

  ***6***明顯的腹膜刺激徵。

  ***7***嘔吐物為血性或肛門排出血性液體。

  ***8***腹腔穿刺為血性液體。

  腸梗阻的型別

  1.按病因分類

  ***1***機械性腸梗阻 臨床上最常見,是由於腸內、腸壁和腸外各種不同機械性因素引起的腸內容通過障礙。

  ***2***動力性腸梗阻 是由於腸壁肌肉運動功能失調所致,並無腸腔狹窄,又可分為麻痺性和痙攣性兩種。前者是因交感神經反射性興奮或毒素刺激腸管而失去蠕動能力,以致腸內容物不能執行;後者系腸管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腸壁肌肉過度收縮所致。有時麻痺性和痙攣性可在同一患者不同腸段中並存,稱為混合型動力性腸梗阻。

  ***3***血運性腸梗阻 是由於腸繫膜血管內血栓形成,血管栓塞,引起腸管血液迴圈障礙,導致腸蠕動功能喪失,使腸內容物停止執行。

  2.按腸壁血迴圈分類

  ***1***單純性腸梗阻 有腸梗阻存在而無腸管血迴圈障礙。

  ***2***絞窄性腸梗阻 有腸梗阻存在同時發生腸壁血迴圈障礙,甚至腸管缺血壞死。

  3.按腸梗阻程度分類

  可分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或部分性腸梗阻。

  4.按梗阻部位分類

  可分為高位小腸梗阻、低位小腸梗阻和結腸梗阻。

  5.按發病輕重緩急分類

  可分為急性腸梗阻和慢性腸梗阻。

  6.閉襻型腸梗阻

  是指一段腸襻兩端均受壓且不通暢者,此種類型的腸梗阻最容易發生腸壁壞死和穿孔。

  腸梗阻的分類是從不同角度來考慮的,但並不是絕對孤立的。如腸扭轉可既是機械性、完全性,也是絞窄性、閉襻性。不同型別的腸梗阻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如單純性腸梗阻治療不及時,可發展為絞窄性腸梗阻。機械性腸梗阻近端腸管擴張,最後也可發展為麻痺性腸梗阻。不完全性腸梗阻時,由於炎症、水腫或治療不及時,也可發展成完全性腸梗阻。

  腸梗阻的預防方法

  依據腸梗阻發生的原因,有針對性採取某些預防措施,可有效地防止、減少腸梗阻的發生。

  1.對患有腹壁疝的病人,應予以及時治療,避免因嵌頓、絞窄造成腸梗阻。

  2.加強衛生宣傳、教育,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和治療腸蛔蟲病。

  3.腹部大手術後及腹膜炎患者應很好地胃腸減壓,手術操作要輕柔,盡力減輕或避免腹腔感染。

  4.早期發現和治療腸道腫瘤。

  5.腹部手術後早期活動。


猜你感興趣:

1.腸胃感冒中藥方劑

2.老人便祕用藥竅門有哪些

3.腸胃溼熱脾虛中藥方都有什麼

4.腸梗阻中藥方劑有哪些效果好的

5.腸梗阻護理計劃範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