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發麻的原因

  我們在每天的生活中都是需要用到手與腳的,不過有時候會因為一些原因而導致手腳發麻。那手腳發麻是什麼原因呢?手腳發麻又應該怎麼辦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長期姿勢固定

  長期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會造成血液迴圈不暢,神經末梢麻痺,形成手腳發麻的感覺,只要及時活動下手腳,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恢復正常。

  2、寒冷受凍

  人體對溫度有一個感應度,超過人體感應度的寒冷狀態下,手腳感覺神經失靈,表現為手腳發麻,無知覺症狀。受凍時間過久,會造成該部位永久性組織壞死。

  3、病理症狀

  如果患者患上了中風或者是風溼病、低血糖,亦或者是糖尿病、缺鉀以及血管痙攣等疾病的話,則是會引起手腳發麻症狀的。

  4、藥物反映

  降壓藥、心臟病藥、神經鎮定或麻痺類藥物會造成肢體局部發麻,請遵照醫囑服用。

  5、物理刺激

  燒燙傷、重物錘擊、拍打等會造成手腳發麻的問題,對症治療即可。

  手腳發麻的建議

  1.適當的鍛鍊

  恰當的鍛鍊對關節病患者有較好的效果,讓受累關節有選擇地進行一些活動,不僅有利於關節液的交換,清除關節腔中的代謝產物、炎性產物和有害物質,緩解疼痛,還可以改善關節的攣縮。

  增強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防止肌肉萎縮,增加骨密度,其結果是關節活動度增大,功能受損減輕。全身鍛鍊還可以增強病人的體力和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使病人身心都得到康復。

  2.合理的飲食

  如果是因為風溼病引起手腳發麻的話,則會伴有低熱、肌肉萎縮以及貧血等症狀,所以消耗的體力是非常好的,因此這個是時候要補充高蛋白質,並且對於骨質疏鬆的患者增加維生素D與鈣,而如果有貧血的患者則應該補充鐵。

  大豆含有極豐富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它可促進肌肉、骨骼、關節、肌腱的代謝,幫助修復病損,護士應鼓勵病人適當食一些豆類食物,忌食生冷、辛辣、海鮮。

  3.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受潮

  90%的病人對氣候變化敏感,表現為陰天、下雨、受冷、潮溼的刺激時,關節區域性的腫脹和疼痛可以加重,有些病人的病情變化與季節有關,尤其是冬春、秋冬交替之季,往往使平時處於穩定期的病人,突然出現症狀加劇,而使以往的治療前功盡棄。

  因此,要有意識地重視氣候、季節對疾病的影響,做到適時而調寒溫,預防為主、注意避寒、保暖,以減少環境因素對疾病的不良影響。

  4.樹立信心、克服焦慮情緒

  作為一個病人首先要面對現實,對所患疾病有一個正確認識。有些病人也可能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未能取得滿意的療效,在精神和經濟上都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故出現焦慮情緒,以致對治療喪失信心。

  因此,護士有必要為病人講解一些知識,因為大部分病人是可以治癒的,晚期類風溼、強脊炎、重度增生、椎間盤突出等重度關節病病人。

  因此,只要病人保持樂觀的情緒,採取積極的態度、建立有規律的生活制度,適當參加些體育鍛煉,培養對生活的情趣,轉移對疾病的注意力。

  手腳發麻的偏方

  1、老絲瓜筋湯

  取老絲瓜筋50克,煎湯1碗1次服下,每日2次,連服1星期,有特效。

  2、桑葉足浴

  用霜桑葉適量,晒乾後用砂鍋加水適量煮沸,撈出桑葉,趁熱泡手腳15分鐘。每日2次,一般3天即可見效。

  3、蜂蜜蒸木耳

  取黑木耳50克,蜂蜜50克,紅糖25克。將木耳洗淨放碗內,蜂蜜,紅糖拌於其中,放鍋內蒸熟食用。分3日服完。

  4、花椒露汁

  取鮮花椒300克***幹品60克***,加5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盛入碗內,放在房上露一夜,用籮蓋上,在太陽將出時取下,冷服。蓋被出汗,一般1次即愈。

  5、雲南白藥泡酒足浴

  用雲南白藥粉40克。浸入白酒***50度以上***500毫升內,放置一晝夜後即可。用時將患肢浸入藥酒內,並反覆揉搓,以肌膚髮熱為度。每日2次,每次30分鐘,在1日內陽氣很盛之午時與陰氣很盛之子時進行治療,15日為1療程。

  500毫升藥酒可用一療程。治療期間禁食油膩、冷酸之品,禁涉冷水,勿過勞。

  6、黃芪當歸瘦肉湯

  用瘦肉50克,黃芪30克,當歸10克,田七3克,大棗3枚。共燉湯,服用。黃芪、當歸具有補氣、補血、活血化瘀的作用。本方適合中風後遺症肢體軟、手足麻木,氣虛血瘀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