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坐車會累

  同樣是坐著,為什麼坐在屋子裡、教室裡就不會感到累,而坐車***哪怕是高檔轎車***一段時間下來就會覺得很累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坐車會累的原因,一起來看看吧!

  坐車會累的原因

  車在行進當中不可避免會有震動,剎車,等。人體為了掌握平衡會下意識的用勁。再加上車輛抖動時人體各肌肉的慣性共振,幾個小時的顛簸,當然累了。

  坐車時緩解勞累小動作

  1彎腳趾

  腳趾保持向內彎曲一會兒後,再將腳趾用力向上翹,並分開,兩個動作交替進行。

  2踮腳尖

  雙手放在大腿上,踮起腳尖,使膝蓋高於大腿平面,保持幾秒鐘,可有效收縮小腿肌肉。還可以抖抖腿,也能有效促進小腿血液迴圈。

  3勾腳

  雙腳平放於地面上,以腳跟為軸,抬起腳掌,儘量向上伸展,直到腳腕微感酸脹。反覆勾幾次,可舒展筋骨、促進血液迴圈。

  4轉腳腕

  兩腳平放於地面上,抬起左腳,用雙手抱住左腿膝蓋,大腿放鬆,順時針轉動腳腕。兩隻腳交替進行,可促進腳腕處的血液迴圈。

  坐車聽MP4保護你的聽力

  科學家們測量了紐約公共交通系統的噪聲水平,發現在交通工具中,地鐵達80.4分貝,輕軌也有79.4分貝;車站就更吵了,地鐵月臺達102.1分貝,巴士站臺達101.6分貝。總體情況是:車外高於車內,大站高於小站,地下高於地上。

  哥倫比亞大學的格爾雄博士稱:在嘈雜的站臺上,每天呆2分鐘便足以造成候車乘客的聽力下降。華盛頓大學的奈澤表示:長期暴露在噪音稍弱的環境會造成慢性損害,而且噪聲水平只要增加一點,受損風險就會顯著增加,例如,95分貝的風險是85分貝的10倍,75分貝的100倍,“你的聽覺敏銳度只要下降10分貝,你聽清別人說話的能力就會大打折扣。”

  而且噪聲水平只要增加一點

  美國環境保護署和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日24小時的平均噪音水平應在70分貝以下,一般就不會影響聽力。格爾雄說,除了聽覺損傷,過量的噪聲還與高血壓、心臟病、內分泌紊亂、睡眠障礙有關,甚至能影響兒童的學習能力。

  因此,科學家們建議加強個人防護。聽音樂的耳機不但不能減少噪音,反而還會增加,因為人們把MP3的音量調高來壓過周圍的噪聲。各種防噪耳塞、耳罩可以有效地把噪音水平降到安全範圍以內,建議出門坐公交的時候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