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產後出血的原因

  產後出血為產婦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國目前居首位。那麼,是什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一、引起產後正常出血的原因

  胎兒娩出後馬上會有一些正常出血,主要是子宮內胎盤附著部位的血管開啟所致。如果你分娩時做了側切或者有撕裂,可能在傷口被縫合前也會出血。

  當胎盤開始從子宮分離時,該部位的血管會使血流進子宮。等胎盤娩出後,子宮一般會繼續收縮,使這裡的血管閉合。

  醫生可能會按摩產婦子宮,給產婦注射催產素***這是一種合成的激素***來幫助子宮收縮。母乳餵養也會對出血有緩解作用,因為母乳餵養能促進身體自然釋放催產素。

  二、引起產後大量出血的原因

  遺憾的是,有些女性產後出血量太大,需要進行專門的治療。根據《中國衛生統計年鑑》,2011年產科出血在孕產婦死亡原因中佔28.6%。產後出血的原因包括:

  1. 產後大出血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子宮收縮乏力。很多分娩併發症,比如產程異常、巨大胎兒等都會引起宮縮乏力。其他原因造成的出血最後也都會伴隨著子宮收縮乏力。

  2. 產後出血由於胎盤因素導致。產後出血最有可能是在胎盤剝離過程中或胎盤剝離後不久發生。如果是產後24小時內發生,叫做早期產後出血或者原發性產後出血。如果是在分娩幾天或幾周後發生,叫做晚期或繼發性產後出血。

  3. 軟產道裂傷是產後出血的另一大原因。有時候,宮頸裂傷,即陰道或會陰處比較深的撕裂,甚至側切太大,都可能引起產後大出血。子宮破裂、子宮內翻也可能會造成出血,不過這兩種情況都非常罕見。

  產後大出血還有可能是全身凝血功能障礙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礙可能是遺傳,也可能是某些孕期併發症造成的,比如重度子癇前期、血小板減少綜合徵、胎盤剝離等。此外,產後大出血本身也會帶來凝血問題,從而導致出血變得更嚴重。

  產後出血的預防

  由於產後出血常可在短時間內大量失血而發生休克搶救不及時將導致產婦死亡。所以對產後出血應著重於預防。預防措施分產前、產時與產後3階段。

  1.加強產前保健

  ***1***通過詢問病史及各項檢查,對有可能發生產後出血者進行預防性治療。首先應糾正孕婦貧血常規補充鐵劑和葉酸,提高對失血的耐受性,其次積極控制妊高徵的病情,積極治療肝炎及胎盤早剝、死胎等引起之凝血機制障礙健的病人。

  ***2***有產後出血可能者應住院分娩分娩前檢查血型配血備用。

  2.產時正確觀察及處理

  ***1***普及新法接生。

  ***2***正確測量產後出血量。

  ***3***嚴密觀察產程進展應用產程圖監護產程可明顯降低產程延長和滯產的發生率,間接減少因子宮收縮乏力所致的產後出血。

  ***4***根據調查資料第3產程胎盤剝離時間與產後出血關係密切。第3產程在10min以下者,產後出血明顯減少。Elrefaeyh***1997***對正常妊娠32周以上陰道分娩的產婦採用口服米索前列腺醇***misoprostol***600μ的方法預防產後出血。於胎兒娩出後立即服用第3產程平均為5min。

  3.產後階段

  產後出血預防的關鍵時刻是產後2h,因產後2h的出血量佔產後24h內累計量的3/4,故產後2h產婦應在產房留察。產後2h出血量超過100~200ml時應尋找出血原因。凡因醫療條件輸血條件不足須轉院時應做相應緊急處理有專人護送並嚴密觀察,做好記錄。